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44名特警惨死 美媒:菲律宾为美国战至最后一人

沃尔登·贝洛 · 2015-03-30 · 来源:参考消息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参考消息网3月30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3月17日发表沃尔登·贝洛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美军简直就是让菲律宾政治陷入危机》,全文编译如下:

  1月25日凌晨,菲律宾国家警察部队特别行动队的突击队员悄悄进入分离主义组织“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注:以下简称摩伊解)盘踞的南部小城——马马萨帕诺。这支精锐的海上部队是为祖尔基夫利·阿卜希尔,也就是人称“马尔万”的马来西亚籍制弹高手而来。

  临近中午时,死亡人数已经达到数十人。

  这次事件严重损害了阿基诺三世政府的声誉,破坏了数十年来与摩伊解在和谈上取得的进展,也凸显了发展中国家政府让自己听凭美国政府调遣的危险性。

  突击队员们击毙了马尔万,此人一直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头号通缉恐怖分子”名单上高居前列。可是接下来的情况陷入一团糟。叛乱分子被惊醒,向闯入者开火,突击队员不得不将马尔万的尸体留下。唯一聊以自慰的是,他们从尸体上割下了食指,将其交给了美国联邦调查局。

  撤退时,9名海上部队的突击队员中弹身亡。他们用无线电设备呼救,但得到的答复是负责掩护他们撤退的“快速反应部队”已经被困在了一片无遮无挡的玉米地里。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遭围困的36名特警被摩伊解的狙击手一一射杀,只有一人在跳入旁边的河里后侥幸逃生。

  在这场血腥战斗中,总共有44名警察身亡。根据摩伊解的估计,它所损失的作战人员有18人,还有大约4名平民被打死。

  及时的救援行动根本就没有实施,因为该地区的一个步兵营临近中午时才得知突击队员遭到攻击。当停火监督员最终在傍晚时抵达那片玉米地时,战斗早已结束,他们发现尸体上的武器和其他装备都被取走,从一些伤口来看,他们是被近距离射杀的。

  断送和平

  被称为“马马萨帕诺大屠杀”的这次事件引起了菲律宾政坛的极大震动。

  最大的牺牲品是在菲律宾国会进入最后审定阶段的《邦萨摩洛基本法》。这部法是菲律宾政府和摩伊解展开的历时近5年的密集谈判的结果,目的是结束在菲南部持续了近50年的战斗。原本要依据该法为身为穆斯林的摩洛人创立一个自治区,这个坚决要求独立的民族长期以来一直拒绝融入菲律宾大的政治体制内。

  由于占多数的基督徒群情激奋,国会对该基本法的批准受到质疑,让菲律宾有可能最终重返敌对状态。一些政客利用这次事件挑拨主流文化中暗藏的对穆斯林的歧视,这样做不只是要让摩洛人自治的前景落空,也是为了推进他们自己的政治野心。

  在国会的质询下,政府高官一点一点地在电视上还原了这次突袭行动的情况。他们似乎感到内疚、悲痛、难以置信,并且因为对这次有计划的袭击“不知情”而感到气愤。

  在对这次行动进行拆解后,关键的一环似乎是刻意向警方和武装部队高层隐瞒相关信息的做法。只有总统、特别行动部队指挥官以及前国家警察总长阿兰·普里西马知道这次行动。虽然普里西马因腐败指控遭到停职,但作为总统信任的助手,他实际上负责指挥这次行动,绕过了现任警察总长和内政部长,在灾难降临之前,后2名官员对这次行动一无所知。

  在听证会上了解到的关于这起悲剧的信息还包括:筹划并实施捉拿马尔万行动的官员选择不将这件事告知警方和军方高级领导人。他们还无视并违反了摩伊解、政府和第三方监督员就进入前者控制的区域所精心商定的程序。

  摩伊解的成员(以及死硬派分离主义组织邦“萨摩洛伊斯兰自由战士”的成员)那天早上以为遭遇了大规模的入侵部队,于是实施反击。一旦战斗打响,这些组织的领导人就很难意识到突击队的行动用意,也难以让交火终止。

  看起来非常明显的一点是,一些受伤被俘的警察最后遭处决,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实施暴行的是哪个组织。

  幕后推手

  对于许多人来说,令人大惑不解的一个地方是,在菲律宾政府为结束长达50年的战乱而举行的自治谈判进入最后阶段之际,它为什么要在不事先告知谈判伙伴的情况下派突击队大规模潜入摩洛人的地盘,进而危及和谈所要达到的目标(据说这个目标被视为阿基诺总统的一个重要政绩)?

  在越来越多的人看来,答案肯定与美国政府存在某种关联。

  事实上,华盛顿染指了整个行动:美国人用500万美元悬赏马尔万的人头。在长时间的交火过后,一架美军直升机出现在该地区,据说是为了帮助转移伤者。而马尔万的手指也于几天后出现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间实验室里。

  菲律宾官员在美国是否参与了这次突袭行动的问题上以“国家安全”为由三缄其口,或者只在参议院的秘密会议上透露相关内容。因此,探究美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任务落到了媒体的头上。

  或许其中最可靠的调查结果来自《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该报发现美国的无人机确认了马尔万的藏身地点,引导突击队员来到这里,并赋予了不在战场的菲律宾指挥官实时指挥的能力。该报称,美国方面建议不要将此次行动告知菲律宾警方和武装部队的高级官员以及摩伊解,理由是防止马尔万得到消息。

  此外,最初的计划是让海上部队与快速反应部队采取联合行动。但据说美国方面否定了这一方案,它支持让海上部队单独发动突袭,快速反应部队负责掩护,事实证明这一计划带来了灾难性后果。海上部队是由“退役的”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队员训练的,发挥的作用相当于菲律宾国家警察部队特警分支内的美国小分队。

  美国是否全面参与这次行动尚需挖掘,不过现在许多人明白,除掉马尔万是美国政府而非菲律宾政府的重中之重。正如一名菲律宾议员所言,马马萨帕诺悲剧是“美国人战斗到只剩一名菲律宾人”的情况。

  身陷困境

  随着关于美国所发挥的作用的细节浮出水面,阿基诺总统就要迫于压力承认与指挥这次行动的华盛顿串通一气,迄今为止他仍拒绝承认这一点。

  阿基诺已经遭到了国内民族主义者的猛烈抨击,这些人之前批评他与美国达成一项军事条约,允许美国使用菲律宾的基地来实施奥巴马总统的“转向亚洲”战略。

  由于让一名遭停职的警察总长负责这次人命关天的行动并拒绝承认对此事负有指挥责任,阿基诺已经备受批评,在这种情况下,指责他为美国的计划葬送菲律宾人的生命似乎会让这名总统所面临的困难局面雪上加霜,让外界普遍感觉领导权出现转移,并让人担心政变策划者和其他政治投机者(菲律宾不乏这样的人)会利用这样的局面。

  最后还要附上我个人对此事作出的一点说明。作为菲律宾众议院的一名现任议员,我在阿基诺总统拒绝承认对这次行动负有指挥责任后,收回了对他在政治上的支持。由于我所在的公民行动党仍然与政府结盟,我不再担任该党在国会的代表。(编译/李凤芹)

2.1.jpg

  资料图片:一年一度的非致命武器演练旨在提高该国军警的安保能力。新华社路透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朝阳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公孙鞅之叹
  3.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4.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7.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8.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9.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0. 这下成仇了,特朗普和马斯克开撕!瓜太多,太密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7.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内奸:倒查20年
  10.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