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致命“爆米花”!因其“特殊的威胁”,被10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储存和转让……

张学峰 · 2023-09-16 · 来源:瞭望智库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军事援助,其中包括被美国法律划归为违禁类别的集束弹药,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争议和担忧。

  集束弹药相对于普通弹药,有覆盖面积大、杀伤率高的特点,对步兵、火炮和卡车车队等目标非常有效。然而,由于哑弹率高以及由此对平民造成的危险,集束弹药备受争议。

  美军曾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使用集束弹药,造成大量民用设施损毁、众多平民死伤。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表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希望集束弹药继续在战场上使用。古特雷斯呼吁相关方遵守《集束弹药公约》相关条款的规定,避免在乌克兰使用集束弹药。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签署了《集束弹药公约》,承诺不使用、储存、转让集束弹药。一些还没有签署该公约的国家,也在积极寻求合理军事需求与降低人道主义灾难。

  1

  致命“爆米花”

  《集束弹药公约》将集束弹药定义为:可散布或释放重量小于20公斤的爆炸性子弹药的常规弹药,包括爆炸性子弹药。但该定义也提出了三大类“例外”。

  2009年7月1日在老挝川圹省拍摄的集束炸弹。1964年到1973年间,美国在老挝投下2.6亿-2.7亿枚集束弹药,其中约30%未爆炸,约8000万枚小炸弹散落、隐埋在老挝国土上。图|新华社发(凯乔摄)

  第一类是设计用于散发照明弹、烟雾、烟火剂或金属片的弹药或子弹药;或设计专用于防空的弹药。第二类是设计用于产生电力或电子效应的弹药或子弹药。第三类是为避免造成大片滥杀滥伤后果及未爆子弹药构成的危险而具备所有下列特点的弹药:每一弹药所含爆炸性子弹药在10颗以下;每一爆炸性子弹药的重量在4公斤以上;每一爆炸性子弹药根据设计能测到和锁定单一目标;每一爆炸性子弹药装配有电子自毁装置;每一爆炸性子弹药装配有电子自行失效装置。

  当然,上述定义实际上是该条约禁止的集束弹药。广义上的集束弹药和子弹药重量并无关系,也没有例外。集束弹药还有一个更加形象的名称:子母弹。不过,鉴于目前媒体广泛使用集束弹药一词,本文也采用这一表述。

  集束弹药通常包括航空集束炸弹、航空布撒器,携带子弹药的炮弹和火箭弹。基本的集束炸弹由一个母舱和最多可达两千多个子弹药或小炸弹组成。有些类型的航空布撒器被设计成挂载在飞机上投放子弹药,释放完弹药后仍然保留在飞机上。子弹药本身可能装有小型降落伞减速器或拖带,以减缓其下降速度,允许飞机在低空攻击时逃离爆炸区域,同时确保子弹药以正确的姿态落地。子弹药往往在落地时爆炸,其覆盖范围比单一战斗部的覆盖面积大得多。

  美军俚语经常把一些采用子母弹战斗部的炮弹称为“鞭炮”或“爆米花”炮弹,因为它们在目标区域投放时引起大量子弹药发生连续的小规模爆炸,从远处听上去像是鞭炮或者爆米花。

  集束弹药最大的优点是覆盖面积大。一枚装有644枚M77子弹药的美制227毫米M26火箭弹,可以将子弹药散布在直径约200米的圆形区域,相当于5个足球场的面积。可以达到与五发或更多单一高爆战斗部的火箭弹类似或更大的作战效果。所以,它们对步兵、火炮和车队等“面目标”非常有效。有遭遇集束弹药攻击过的士兵形象地称其为“钢雨”。

  对越南战争期间集束弹药使用情况的分析发现,其造成人员伤亡的效率是标准高爆弹的8倍:大约需要13.6枚高爆弹才能杀死一名敌方士兵,而发射的带有子弹药的炮弹(两用改进型常规弹药)平均只需1.7发炮弹即可杀死一名敌方士兵。在和平时期针对车辆的测试中,集束弹药的效果是其60倍。杀伤效率的提高也减少了155毫米火炮武器系统炮管的磨损。

  不过,集束弹药并不是对所有目标都很高效,集束弹药并不会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马斯克最近表示,集束弹药只会改变尸体数量,不会改变冲突结果。通常,单一弹头对建筑物等“点目标”更有效。一些精确制导炮弹对付高价值“点目标”尤其高效。

  2

  多种类型,用途广泛

  现代集束炸弹具有反装甲、杀伤人员和反物资、纵火燃烧等多种功能和类型。一枚集束弹药可以使用不同用途的子弹药。子弹药本身也可以是多用途的,例如聚能装药来攻击装甲,与破片弹结合起来攻击步兵、物资和轻型车辆。

  2003年4月5日,在巴格达南部的一个居民区,人们纷纷绕开一枚集束炸弹的“小炸弹”。图|新华社发

  较早投入使用的是燃烧集束炸弹,它们含有白磷或凝固汽油弹的子弹药,可以结合少量杀伤人员和反装甲子弹药来阻碍灭火工作。在城市地区使用时,先是使用常规炸弹破坏建筑物的屋顶和墙壁,以暴露其中的易燃物,然后再使用这类燃烧弹。

  最早的战例之一是1939年至1940年的苏芬战争期间,苏联向芬兰投掷了RRAB-3集束燃烧弹,绰号为“莫洛托夫面包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双方在战略轰炸中都广泛使用了集束燃烧弹。一些现代集束炸弹的子弹药会释放高度易燃的温压气溶胶,在二次点燃时会导致高压爆炸。

  人员杀伤集束炸弹利用爆炸破片杀伤人员并摧毁软目标。与燃烧性集束炸弹一样,这些都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生产的第一批集束炸弹。它们往往采用延时引信,在闪电战期间被用以阻碍目标区的消防和其他损害控制工作。在攻击工事时,它们往往使用触发引信。

  集束炸弹的一个重要用途是打击集群装甲目标。大多数反装甲弹药都包含聚能装药战斗部,可以击穿坦克和装甲战车的装甲。现代制导子弹药,例如美国CBU-97传感器引信炸弹中的子弹药,可以使用聚能装药或爆炸成型弹丸。非制导聚能装药子弹药的另外一个用途是有效对抗上部带有掩体的壕沟。为了简化补给并提高战场效率,各国也都生产装备了兼具破片效应和聚能破甲效应的子弹药。

  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新概念集束弹药投入使用。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国首次使用CBU-94/B反电力集束炸弹。它的TMD(战术弹药布撒器)里面装有202枚BLU-114/B“软炸弹”。每枚子弹药均含有少量炸药,可散布147卷镀铝导电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可以通过在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中产生短路来扰乱和损坏电力传输系统。在最初的攻击中,塞尔维亚70%的电力供应被中断。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炸弹和炮弹开始使用“智能子弹药”,这些子弹药使用热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来定位和攻击特定目标(通常是装甲车辆)。此类武器包括美国CBU-97传感器引信炸弹,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伊拉克自由”行动中首次使用。一些用于反坦克的子弹药,如果在没有定位目标的情况下到达地面可以自毁,理论上可以降低平民意外伤亡的风险。由于其极大降低了“滥杀无辜”的概率和哑弹的风险,一些智能集束弹药被排除在《集束弹药公约》所禁止的弹药之外。

  集束弹药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带有子弹药的炮弹和火箭弹。

  美国较早投入使用的这类炮弹通常称之为改进型常规弹药(ICM)炮弹,从某种程度上避免直接使用“集束弹药”这一敏感词语,给人的感觉是在常规弹药上改进了一些,其实是欲盖弥彰。

  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两用改进型常规弹药”(DPICM)。这其中两用是指既能反装甲又能杀伤人员。它的子弹药和大一点的手榴弹相当,具有一个聚能战斗部,可以击穿约10厘米的钢装甲,并通过周围的预制破片来杀伤人员。

  它不是某一型号弹药,而是一系列集束弹药。涵盖了105毫米、155毫米和203毫米榴弹炮发射的集束弹药,以及227毫米火炮火箭弹以及部分型号陆军战术导弹。155毫米的M483A1炮弹可携带88枚子弹药而M864炮弹可以携带76枚子弹药。

  3

  美国是使用大户

  第一个在作战中广泛使用的集束炸弹是德国的SD-2,通常称为蝴蝶炸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使用这种炸弹攻击民用和军事目标。同时,美国、苏联和意大利也发展了自己的集束弹药。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集束炸弹成为许多国家的标准空投弹药,种类繁多。34个国家生产集束弹药并在至少23个国家使用。

  二战之后的主要局部战争,几乎都有集束弹药的出现,从越南到阿富汗,从伊拉克到叙利亚……当然,作为发动战争最多的国家,美国自然也是集束弹药的使用大户,引发了大量的人道主义灾难。

  越南首都河内工兵博物馆展出的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的集束炸弹。(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使用集束炸弹对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目标进行空袭。1964年至1973年间,2.6亿-2.7亿枚集束炸弹的子弹药如雨点般落在老挝,特别是川圹省,其中8000万枚未能爆炸。截至2009年,集束炸弹和其他未爆炸弹药每年仍然造成超过100名老挝平民伤亡。

  1983年,美国在入侵格林纳达期间投下了21枚“石眼”集束炸弹。

  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向南联盟投掷了约2000枚集束炸弹,内含38万枚子弹药,其中英国皇家空军投掷了531枚RBL755集束炸弹。行动期间,至少有23名塞族平民被集束弹药炸死。据塞尔维亚政府称,行动结束后,至少有6名塞尔维亚人被炸弹炸死,其中包括3名儿童,6个地区多达23平方公里的区域仍然处于“聚集性污染”状态,其中包括滑雪胜地斜坡附近的科帕奥尼克山。战争结束后的第一年,就有100多名平民死于哑弹。

  2001年到2002年间,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在阿富汗行动初期使用了大量集束弹药。联军使用了1228枚集束炸弹,其中包含248056颗子炸弹。

  伊拉克也是美国集束弹药的重灾区。据人权组织的报告,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法国和英国向伊拉克投掷了61000枚集束炸弹,其中包含2000万枚子弹药。2003年至2006年,美国及其盟国使用了13000枚集束弹药(其中包含200万枚子弹药)袭击伊拉克,大量子弹药未能爆炸。联军多次在居民区使用集束弹药,对当地平民和该地区的美军人员均构成威胁。

  此外,一些集束炸弹,例如CBU-87中使用的BLU-97/B颜色鲜艳,本来目的是提高可见度并警告平民。然而,醒目的颜色加上它们看上去没有威胁的小巧外观,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会被孩子误认为是玩具。这个问题在阿富汗战争中更加严重,当时美军从飞机上投放黄色包装的人道主义口粮,口粮的外包装色与美军使用的集束炸弹的子炸弹颜色很相似。口粮包装后来改为蓝色,又改为透明,希望避免这种危险的混乱。

  4

  替代与禁用

  所有武器都是危险的,但集束弹药对平民构成了“特殊的威胁”——它们始终会留下大量未爆炸的子炸弹。

  这是成本和技术原因导致的。在成本的限制之下,目前还很难为每一个常规非制导的子弹药安装十分可靠的引信和自毁装置,确保其完全不会遗留。根据不同的统计,集束弹药的哑弹率从2%到40%不等。哑弹落地后相当于一枚地雷,战后仍然可能伤害平民,可以说后患无穷。据美方宣称,美国155毫米DPICM子母弹的哑弹率为2%,平均一枚炮弹将产生1.9枚哑弹。10000枚炮弹将产生19000枚哑弹。

  根据2000年的统计,美国制造的配备M77子弹药的M26火箭弹的哑弹率应该为5%,另有研究表明,有些型号的哑弹率还要高得多。海湾战争之前,对于在测试前冷却至-25°F(-32°C)的火箭弹,其验收测试哑弹率从2%到23%不等。美国曾试图开发哑弹率低于1%的子弹药。然而,受到成本和技术的双重限制很难实现。

  另外,由于该武器的影响范围广泛,它们经常用于直接攻击目标区域内的民用和军事目标。当在人口稠密地区或附近使用集束弹药时,武器的这一特性对平民来说尤其成问题,很多国际组织的研究报告都记录了这一点。在某些情况下,平民成为此类武器的故意攻击目标。

  为此,很多国家都在寻求集束弹药的替代品。

  对于榴弹炮来说,可使用带有近炸引信的标准高爆弹,使其在空中爆炸,以扩大其杀伤范围。空爆的效果会像集束弹药一样扩散到广阔的区域。然而,空爆的覆盖面积虽然很大,仍然不如集束弹药那么大。

  对于多管火箭炮来说,替代方案是使用替代战斗部。比如“海马斯”火箭炮发射的新型火箭弹采用了另外一种战斗部,它在空中爆炸,可以散布出160000个预制钨碎片,这使其具有类似霰弹枪的效果。因为这些是碎片,而不是小炸弹,所以不存在哑弹问题。空爆和大量破片提供了类似于集束弹药的区域效应,但覆盖面积没有那么大。

  所以有些国家认为,集束弹药在军事上仍然有其难以替代的作用。

  因此,《集束弹药公约》应运而生。该公约禁止缔约国使用、开发、生产、获取、储存、保留或转让集束弹药。《集束弹药公约》于2008年5月在爱尔兰都柏林通过,该公约于2010年 8月1日(即30个国家批准该公约6个月后)在批准国生效,并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截至2022年2月10日,共有12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其中缔约国110个,签署国13个。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等国未签署该公约。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的这段言论真让人大跌眼镜
  2. 胆太肥,4000万中央项目全烂尾!
  3. 李昌平:基层“官不聊生”的深层原因
  4. 张志坤|俄朝这出戏演得真不错
  5. 西南大学的有关领导能否出来走两步?
  6. 秦安:金正恩访俄,中俄朝均表态,期待朝鲜同志明确“抗美援俄”
  7. 刘云|19岁女大学生工地搬砖 与留学生高额补助的对比反思及改进建议
  8. 日本布局中国预制菜,预制菜滚出校园不容商议
  9. 后续消息,西南大学的回应引发学生抗议
  10. 为什么缅怀毛主席的人越来越多?
  1. 47年了,该还人民真相!他从毛手里接过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2. 真是讽刺!
  3. 釜底抽薪放大招:完犊子了?好像真的要完犊子了
  4. 熊蕾:永远不要忘记是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的!
  5. 胡锡进的这段言论真让人大跌眼镜
  6. 毛主席与邓小平是如何看待群众"闹事"的
  7. 周恩来病重时留下700字长信,毛主席读后泪水涟涟:我要去看他
  8. 铁穆臻|毛泽东——和数千年一切腐朽产物进行迄今为止最彻底决战的领袖
  9. 美国“功勋”间谍在华落网!大量惊人内情披露
  10. 胆太肥,4000万中央项目全烂尾!
  1. 郭建波:陶铸由被中央信任到打倒的历史原因分析
  2. 吴铭:一个蓄谋已久的骗局——如何看待恒大到美国申请破产事件
  3. 肖志夫:美国对中国“和平演变”已经事实上完成到什么程度?
  4. 深夜惊雷!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生了!
  5. 事关党国存亡,"依法治国“要商榷
  6. 有些地方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不必惊慌,请保持镇定
  7. 或许是一个双簧表演
  8. 反腐反出了医疗奇迹
  9. 真是脸都不要了!
  10. 柴静,这次回归为什么败得比上次还惨?他们低估了真正的对手
  1. 郭松民:秋雨绵绵,来到毛主席纪念堂……
  2. 章家敦说,润人都是中国军队假扮的破坏分子
  3. “故国人民有所思”:弥留之际毛主席为什么坚持要回滴水洞?
  4. 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表明观点:消灭私有制!   
  5. 一个穷打工仔的第100次相亲
  6. 保安野蛮踩踏学生敬献伟人的鲜花,校方竟然没有正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