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力证黄继光堵抢眼的真实性

比雷更雷的人 · 2014-11-26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总的来说,黄继光堵抢眼的事迹是真实可信的。要么捧杀,要么骂杀,不可信的,是无聊或无耻文人的描述。

  黄继光(1931—1952),原名黄积广,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因堵枪眼牺牲,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其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持续挖掘报道后,后来中国人民志愿军给其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对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怀疑,此起彼伏。疑问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黄继光到底有没有堵枪眼,二是黄继光到底能不能堵住枪眼。

  第一个问题比较好回答。

  据一批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作战报告显示,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14日~1952年11月25日),历时43天,是朝鲜战争七次战役中的第六次。上甘岭主峰高597.9米,被称为597.9高地(代号0号高地?)。黄继光就是牺牲在收复597.7高地的战斗中。

  上甘岭的争夺历经反复,是从美军攻占我阵地开始的。黄继光堵枪眼发生在战役初期,10月19日我军夺回上甘岭的战斗中。《人民日报》当年10月21日和12月20日两次报道了黄继光事迹。

  黄继光堵枪眼的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他堵还是不堵,上甘岭战役照样胜利,抗美援朝照样还是那样的结果。黄继光堵了枪眼,仅仅使某次战斗缩短了一些时间,减少了一些伤亡,所以当时仅仅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很多人质疑《人民日报》的报导读起来很假,那是报道员对战斗外行的缘故,文人的“艺术加工”“好心办了坏事”,并不能因此否定黄继光事迹。

  还有的人质疑黄继光事迹根本没有发生,原因是黄继光牺牲的时间,和我军一些报告和战争亲历者的回忆有数小时的出入。原因一可能是和597.9高地战斗同时间进行的537.7高地的战斗产生混淆。我军在19日晚,成功夺回韩军驻守的537.7高地。二可能是对单次战斗时间的划分存在分歧,上甘岭地区的战斗此起彼伏。

  中外战例中,堵枪眼的事迹并不罕见,如和德军战斗的苏军战士马特洛索夫,和日军战斗的国民党士兵熊其佬等。堵枪眼还是我军的一个光荣传统,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据不完全统计,共出现黄继光式战斗英雄十四人,如许家鹏、李家发等。我们常常用文人的胆量去衡量战士的胸襟,对黄继光等人的英雄行为不理解不认可,拒绝接受因而得出不可能的结论,反映的是自己的怯懦。

  另一个促使黄继光堵枪眼的原因,可能是朝鲜人民军的宣传。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堵枪眼事迹,有金昌杰、黄淳福、申甲新、朴石峰、金明哲、李寿福、申基哲、李亨焕、金仁焕、金圣镇等一大批。

  第二个问题是个技术性问题,黄继光到底能不能用肉身堵住枪眼?

  资料显示,上甘岭高597.9米,被称为597.9高地,整个高地面积3.7平方公里,上山只有一条路。美军守卫上甘岭的兵力,据公开资料,“全歼美军五个连”。综合各种资料,黄继光堵枪眼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黄继光所在四连,埋伏在离敌人约50米远的坑道(战壕?)中,任务是爆破敌人地堡火力点。地堡是用钢筋水泥修筑的类似坟堆、留有枪眼供机枪手射击的军事设施。黄继光接受任务前,我军战士已经爆破了敌人多个火力点,并有多名战士牺牲。黄继光被临时任命为班长,带领二名战士,利用土堆、石块、树桩等地形地物做掩护,灵活运用低姿匍伏、侧身匍伏等单兵战术动作,迅速抵制地堡。二名战士在此过程中被击倒,黄继光虽然左臂受了重伤,但是还是成功的爆破了最后一个地堡,地堡中的“机关枪”停止了扫射。

  此时,离上级要求我军拿下阵地的时间,约剩半个小时。正当我军发起全面冲锋,意图一举收复高地时,地堡中的机关枪却又突然开火。弹药用尽的黄继光,奋不顾身扑了上去,堵住了枪眼。

  黄继光堵枪眼的枪,是机关枪,并没有说明是何种机关枪。以当时美军当轻机枪使用的M1918A2自动步枪为例,弹丸初速为853.4米/秒,射速在300~650发之间。很多人认为黄继光会被打成二截,甚至“化成一股青烟”。黄继光到底能不能堵住枪眼呢?

  高速枪弹主要以其所携带的动能杀伤受害人。高速枪弹遭遇人体骤然减速时,将其所携带的强大动能释放于人体,造成严重破坏。研究资料表明,高速子弹击中人体时,动能在弹丸前端聚集形成一个数倍于弹丸直径的球状冲击波。一颗7.62毫米子弹形成的球状冲击波直径接近于一枚鸡蛋。但是并不等同一定会在人体留下一个鸡蛋那样大的伤口。否则,是不是我们的高速钻头,在国土打一个小洞,直接把美国打成一片大海呢?

  实际在击中目标后,很多时候子弹仍然会以极高的速度穿透目标呼啸而过,向远处继续飞行。有打靶经验的人、或者射击爱好者都知道,老式靶子通常是用一根三公分粗的木头,松垮垮的立着。子弹穿透靶纸后,会继续飞行很远的距离,是需要加强防护的。当然,靶纸没有被打烂,靶子没有被打倒,更没有打成二截,我们可以从容的放倒靶子,拿下靶纸,仔细研究弹着点。美国有二位总统是被刺杀的,没有出现被打成二截的报道。

  黄继光堵枪眼时,子弹接近于初速,即子弹速度最高穿透力最强时。子弹会瞬间穿透黄继光身体,这时子弹仍然高速运动,保存着大部分的动能,只有少部分动能释放到了人体组织中。研究表明,痛感有一定的迟滞性。人体在中弹后10~20秒内,几乎没有疼痛感。这一点容易理解,我们日常生活被快刀割伤后,当时基本没痛感。有时候摔了一大跤,当时没痛感,第二天却痛得动不了。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结论:黄继光堵枪眼后,子弹穿透身体继续运行,他没有被打成二截,还会在那里;虽然身体在流血,但在10~20秒内,他能说话,能活动,能表达思想。

  也即是说,黄继光最大限度可以堵枪眼约20秒。这20秒时间里,虽然子弹还有很强的杀伤力,但敌机枪手射击精度会因为黄继光堵抢眼产生偏差,为我军冲锋创造了有利条件。事后战友在黄继光身上找到9处大的枪眼,说明敌机枪手射击明显受到影响,握枪晃动很大。

  我记得,中学时100米跑优秀是13秒!而当时我军距离地堡仅仅50米。什么叫时间就是生命?黄继光用身体告诉你。

  再回应最后一点质疑。据报道,黄继光的尸体,是被一个女卫生员背下山的。有人质疑上甘岭战役后,土层被打松,根本无法步行。

  打到最后,敌我共发射炮弹约230万发,579.9高地土石被炸松1至2米,成为一片焦土,是实际情况。但上甘岭战役,共有大小战斗700余次,这些战斗怎么打?整个战役持续时间43天,黄继光牺牲在第5天。女卫生员都去背尸体了,那么多男人却在说风凉话,不无耻吗?

  总的来说,黄继光堵枪眼的事迹是可信的。要么捧杀,要么骂杀,不可信的,是一些无聊或无耻文人的描述。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6.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7.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8.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