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如何重访左翼历史?──阅读《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

林柏仪 · 2015-02-01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作者为英国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社会学博士生、工会工作者

  台湾的左翼运动与共产党人,如同世界上多数地方一样,都有着值得纪录的悲壮历史。在上世纪的二十、三十年代间,台湾左翼受到日本殖民政权的高度镇压,至四十、五十年代,则再受国民党法西斯政权的全面排除,留下许多令人遗憾的悲剧。然而,假使在走过五、六十年又经历了「民主化」后,这段历史依然未能被台湾社会所正视,岂非悲剧中的悲剧?

  作家杨渡透过采集史料、口述采访写成的《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是期望为这群台湾左翼份子重新赋予意义的著作之一。用他的话说,这本书是要重访台湾长年受到掩盖的「左半部」历史。其中,曾经领导台湾农民运动和共产党运动的简吉,作为关键人物,更不该被这个社会遗忘。

  如今,简吉或许是较为新一代所认识了,他所参与领导的「台湾农民组合」,也正式被写入了历史教科书中。只是,简吉与农民组合的左翼政治思想,有机会被台湾社会所认识吗?我们能够正眼面对,作为「台湾共产党」一员的简吉吗?

  串联台湾两代左翼实践的简吉

  《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一书将焦点集中在1926年至1930年的台湾农民组合发展,如何逐步左倾,与受到日本殖民政权镇压的历程。并且透过简吉的狱中日记和书信、友人的口述记忆,推敲阐述简吉的心路历程,描绘一位「带着小提琴的革命家」的人文浪漫形象,聚焦他与家人的互动关系。并且再延伸叙述简吉在1945年后,重新投入地下左翼运动的历程,将两段抗争历程结合在一起。

  整部著作可说是文辞优美,引述的资料也令人印象深刻,对那时代下的巨观历史与微观个人情感都有触及。对有志了解台湾左翼历史的社会大众,这应是值得一读的通俗著作。

  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历史传记,这本书的重点或许不在提出了什么新的学术观点。但其中,作者经过考证比对,指出「二二八事件」后的台湾左翼地下党人之所以能顺利在山区活动、将各流亡者安排于偏乡躲藏,和简吉等人于二十年代就在乡村地区积极活动、遗留下的人际网络基础,颇有关系。这个贯时性的观点,将二十年代与五十年代的台湾左翼运动串联起来,是有其贡献和意义的。这也具体显示了,台湾左翼在历史上虽受镇压,但并非全然断层。

  回首来看,颇为可惜的是,受限于二十至五十年代台湾左翼人士遭遇政权的镇压,他们少有机会能公开活动与出版,更遑论能撰写回忆录留下纪录。这导致相关史料深受局限,仅有极少数有机会流传至今(因此,近来渐渐出现的台湾五零年代左翼白色恐怖受难者口述史,显得相当难能可贵)。以简吉为例,他在1931年至1941年入狱期间,曾撰写完成《台共的十年》,却遭日本殖民政权没收。他撰写的日记、文章,也多遭查缉或散失,如今仅有约一年份的《简吉日记》于2004年出版,成为简吉的唯一一本着作。

  在这样的资料限制下,我们不容易探究许多细微的问题,例如:台湾农民组合自一个素朴的农民团体,于1927年迅速地承继日本劳农党的社会主义纲领,并且于1928年接受台湾共产党指导,这之中的细节历程为何?有无发生什么样的辩论?农组干部与一般农民,又如何看待这些社会主义纲领?

  又例如,简吉为何在十年的牢狱之灾后,仅潜沉三、四年后,又立即告别妻小,再次投入左翼政治运动,甚至扛起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的山地组织工作?如此坚决,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与组织因素,能促使他承担起这样的志业?

  在相关史料的欠缺下,这也构成《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遭遇的限制;这片土地上的确有着切切实实的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只是还需要更多的具体血肉,化先人传说为当代行动者的参照资源。

  蓝绿右翼政治下的台湾左翼

  而除了历史悲剧导致的资料散失外,如简吉般的台湾左翼份子,不见容于当前台湾主流的蓝绿政治,也是「难以重访」的原因之一。

  政权镇压不该是社会全面遗忘左翼的借口。举例来说,同样是左翼长年遭受政权镇压的马来西亚,至少目前已有相当多丰富的「马共」史料持续出版,为大马左翼青年有所参照。为何台湾整体来说,不易有相同的累积?

  作者杨渡观察到:「在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镇压下,这一段结合农民运动与红色革命的反抗史诗,被压抑而无法伸张。在民进党执政后,由于台独反中路线,再加上他们延续了国民政府的反共意识形态,也刻意压抑这一段历史,而为台湾史研究者所忽略。」(页16)这点观察,我认为大体上是正确的。台湾的「民主化」历程看似变革巨大,但也有深沉「不变」之处。以本土认同为主轴的新兴右翼政治集团,虽然曾成功挑战了原先的右翼政治集团,但台湾政经结构并没有真正的「转型」,资本主义阶级社会依旧,亲美反共依旧,自然也不会真的平反左翼份子。这样的「不变」,仍是当前台湾政局的现实光景,却被激烈的选举对垒所掩盖,甚至分化了左翼的力量。

  以杨渡自身为例,他的现实政治实践也不无矛盾。如同他坦白所说:「本书的采访与写作,约莫花了两年半的时光,后来因故去参与总统大选的助选,而离开了一年半。」(页26)而这位他去助选的候选人,所隶属的政党,竟就是「中国国民党」──那个将简吉、以及成千上万名台湾左翼份子枪决的政党。

  这象征了为何难以重访台湾左翼的现实原因。因为要真正肯认台湾左翼的历史,就必须要全盘清算台湾右翼政治集团的作为。但若连同情左翼的部分作家或社运工作者,都不乏还是会在各种「考虑」下,跟蓝绿之一藕断丝连,这又怎能让另一方的支持者信服?

  真要重访台湾左翼的历史,还是得从实际重建独立于蓝绿之外的台湾左翼开始。只是,这巨大的挑战,摆在当前的现实中,或许会有种经常性的无力感?彷佛前景渺茫、难有希望?似乎必然会淹没在蓝绿政治,或亲中/反中的斗争浪潮之中......?但无论如何,现实仍是一再地召唤左翼行动者:如今,台湾的农民未必好过于简吉时代的农民们,工人遭遇到的剥削状况依然长存,甚至越演越烈......。面对压迫现实,左翼没有悲观的权利。

  简吉的时代没有比今日容易,但他与农民组合在有限的空间下,都能坚定地主张社会主义,高呼「打倒资本主义」;今日至少相对握有「政治自由」的左翼行动者,又岂能不多负起责任?阅读左翼历史,只是这样任务的开端。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8.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9. 致2025年高考生的一封信
  10.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