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滠水农夫: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能否不问姓资姓社

滠水农夫 · 2015-02-28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经过三十多年历程,单个、分散的小农经济已陷入死胡同,走出三农困境的出路还在于发展规模经营,这基本成为社会共识。然而,现在摆在面前的规模经营模式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主流提倡推广的由资本主导的发展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农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模式,而另一种则是以南街村、洪林村、周家庄等为代表坚持集体经济体制下,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尽管不为主流所宣传、提倡和推广,但因其在实践中取得的不凡业绩,实现了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农村就地城镇化,使采取这种模式发展的村庄成为了闻名全国的明星村。

  而与之相对的是,主流所提倡推广的由资本主导的发展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农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模式在实践中越来暴露出重大弊端,一是资本之意不在“农”,而在圈地,由于农业利润低下,流转的土地非农非粮状况极为普遍,严重威胁到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二是国家惠农政策抽瘦补肥,锄弱扶强,真正受益的是极少数掌握大量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农场主和新地主,而广大农民不仅不能受益,反而沦为更弱势地位;三是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普遍造假,不过是戴顶帽子,便于极少数人骗取国家惠农补贴而已。因此说如果继续坚持上述资本主导的规模经营模式,必然会使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三不”原则架空。反观在集体经济体制下发展规模经营的模式,则完全可以保证“三不”原则的落实,且已有南街村、洪林村、周家庄等最有力的证实。

  两种不同的规模经营模式已经摆在那里,如何抉择显而易见。对于规模经营模式的选择,难道会由于集体经济有姓社的嫌疑,虽明知可为而视而不见,弃之不用吗?更何况,总设计师早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的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将来要实现农村集体化的二次飞跃,目前中国农村面临的发展形势,不正是实现总设计师当年夙愿的一个绝佳契机!于情于理,发展集体经济体制下的规模经营都应是当今政策主导者的一个极好选择,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15-2-26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8. 致2025年高考生的一封信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