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蒋高明:以人为本就地城镇化

蒋高明 · 2015-03-23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父母在,不远游”。中国这个以孝道为主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抛家舍业进城去打工,将自己的父母、老婆、孩子放在家里不管,新婚妻子“活守寡”,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完全是由经济发展的不平等带来的,是国内外不加节制的自由市场经济将农业边缘化造成的。城市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呢?如果我们将投资的重点放到农村,在中国乡村发展以健康食品生产、加工与物流为主的农业产业,那么,农民是不需要离开家乡的。相反,他们原本美丽的家乡,如增加城市要素,则会变得更加适宜人类居住。

  就地城镇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保留中国固有的村镇分布格局,仅对一些人少生活成本高的村庄进行适当的整合,增加城镇的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第三产业、健康、银行、医疗卫生、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等基本元素,将中国的村镇发展成为环境优美、农民有就业、有养老的美丽小城镇。那么就地城镇化以后,农村会发生那些变化呢?

  一是农民有了稳定的职业,有了体面的工作。他们不用担心失业,不同担心在城市里找不到活。农业产业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产业,要是农民都不种植粮食,不出售粮食,城市人是没有办法生存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城市的房子、汽车、钞票都不能吃,在饥荒到来的时候,黄金还不如粪土!如果有良好的产出,经济回报高,农民完全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农民就是现代化的职业工人。就地城镇化后的农人完全可以像城里人那样,工作无忧;在生态科技带动下,劳动强度大大减少;他们可以采取每周工作5天,也享受周末和节假日,在农忙季节实行“三班倒”,工资加倍。农忙时种植与收获粮食,养殖动物,获得最多的初级农产品,而闲时则对处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实现农产品升值,富裕的劳动力还可以从事第三产业。这样的农村根本不需要上楼,只要把他们很好地组织起来,农民创造的价值是无穷大的。农民工能够创造“中国制造”的奇迹,难道不能将他们的家乡改变成人类最适宜居住的小城市吗?有了固定职业的农民,他们将获得全社会的尊重。没有他们,什么科学家、政治家、歌唱家、作家,都得喝西北风。社会要恢复农民的社会地位,他们和工人一样,从事的是最重要的劳动,他们不是农民工,而是令人遵照的农人,他们的劳动理应得到比进城打工更高的回报。

  二是农村有了健康的保障。进城的农民健康无法保证,他们拼的是体力,是青春。很多无辜的农民在外面打工。落下一身病后,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乖乖地交给医院。现在的农业模式,完全采取违背自然规律的办法,采取对抗的办法控制病虫草害,农药、化肥、焚烧农膜产生的致癌物质长期与他们作伴,不得怪病都困难,加上周围劣质工厂、养殖场、食品加工厂污染,他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危险。就地城镇化后,医疗设施进入农村,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动用国家、集体、社会的力量,保证中国最大、最重要人群的身体健康,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医疗卫生方面,恢复当年农村赤脚医生做法,发扬光大祖国传统中医学,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再加上农民有了很好的心情,疾病困惑从此远离农村城镇家庭。

  三是家庭团聚,不再出现留守儿童、孤独老人和“活守寡”的妇女大军。人皆有父母,将老人放在家里不赡养,进城打拼是年轻农民最无奈的选择。中国有5000万留守儿童,有谁在享受了舒适的现代生活、享受了廉价食品后,考虑过农村留守孩子的痛苦?笔者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我们小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谁家的孩子会有什么痛苦。尽管当年的物质生活不富裕,可每个孩子都是健康的,阳光的,孩子们淘气中带着智慧。那些现代版的“寡妇群落”,有谁知道失去家庭温暖的苦衷?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课题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有近6000万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生活压力大,是压在农村留守妇女头上的“三座大山”[1]。一位长期研究中国留守人口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留守妇女的数量之大、承受负担之重,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是少见的。”

  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状况与精神负担非常严重,她们不得不在“更好的经济收入”和“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做取舍。她们并不算奢侈的心理期待,实际是在呼唤更合理的命运安排。还是少女时,她们也曾驻足过多彩的城市;嫁为人妻后,她们也曾与丈夫一起在城里打拼;当成为母亲后,为了孩子,她们却不得不回到乡村,忍受“牛郎织女”的分居生活;离别,从最初的难过,慢慢变成一种习惯。更有一些出国打工村的“全职妈妈”,她们没有财力陪伴丈夫去国外打工,只有在家里忍受分离的痛苦。

  “我们结婚才几个月,他就出国了,那时非常想他,现在也只好习惯了”。湖北省某县邬家湾一“80后”媳妇张娟无奈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她的丈夫在伊拉克打工,一签约就是两年。她独自带着5岁的孩子,偌大一个家,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比繁重的家务更难以承受的,是心理上的煎熬。有些年轻的留守妇女还要面对地痞流氓骚扰,晚上睡觉不敢关灯,或开着电视睡觉。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将年轻男性农民吸引在家乡呢?

  四是农村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农村孩子群体中,不乏有治国之材,不乏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学者、政治家与军事人才,然而,现在的农村孩子从小失去家庭温暖,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们怎么能够健康地成长?笔者是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村走出去的第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我之所以能够考上重点大学,得益于教我的各位好老师。那时候,村里就有小学,小学老师是师范毕业生,教课十分认真,我们从小就打好了基础;高中的老师更厉害,大部分老师都是山大、山师大毕业生,甚至还有北大毕业生担任公社中学的老师。我们的课业并不重,整个初中几乎都是一边劳动一边学文化课,只是到了高中才进行系统的学习。当时的农家孩子考上大学,上学不要钱,还管分配,吃国库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从笔者从村里走出后,三十多年来,蒋家庄先后有一百多人考上大学、大专或者中专,其中考上山大的5名,有2名博士(笔者和一名女博士,现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由此可见,只要重视农村教育,农家孩子长大成人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当然,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当年的精英教育变成了今天的素质教育,今后农家子弟大学生从事农业并不是新鲜事。只有农村有了人气,尤其有了知识青年后,我们设计的各种农业产业才能够实现。就地城镇将增加中国大学生就业机会,中国农村腾飞了,中国才有可能实现中等发达远景,美丽中国才有希望。

  五是乡村环境污染可以从源头解决,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健康的食物。现在的农村环境比任何一个朝代都糟糕。传统的农业是人勤地产的,现在的农业是化学化的懒人农业,农药、农膜、除草剂、化肥污染比比皆是,小时候见到的很多物种因环境污染消失了。一些严重污染的工业项目,如农药厂、化肥厂、造纸厂、淀粉厂、屠宰场,肆无忌惮地进军农村,因为那里的环保成本几乎为零。大量污水充斥了当年曾经十分美丽的河流,有着银沙滩的小河变成了臭水沟,白色污染遍布农村,农田里充满了杀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品可能安全吗?现在的中国乡村几乎没有垃圾处理设施,污水也没有处理,任其排放,蚊蝇滋生,垃圾遍地,大树被进城,河流被挖,几乎没有自然生态要素。曾经的“山清水秀,空气新鲜”的中国乡村,现在仅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就地城镇就要从源头解决这些问题,让城市中的好的要素进入农村,如垃圾处理设施(仅对白色污染等,生活垃圾可以用过饲料或肥料进入生态循环)、污水净化设施、公园、健身设施、医院、银行、学校、图书馆、俱乐部等等。这样,农民在健康的环境下,有愉快的心情,才能为社会生产健康的食物。从国家层面上,困惑国家的面源污染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六是大城市压力减少,房地产价格得到合理的回归。农民住别墅,农村闲置的院落充分发挥作用,并将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节约自然资源。就地城镇化的内涵(教育、医疗、卫生、垃圾处理设施等等)

  就地城镇化的资金从那里来?中央资金、地方资金、城市下乡的自己、农民自筹的资金,建设美好家园,大家的积极性会高的。

  [1]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课题组. 2012.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难忍“牛郎织女”分居生活. 中国广播网,http://native.cnr.cn/news/201203/t20120331_509367005.shtml.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公孙鞅之叹
  3.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4.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7.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8.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9.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0. 这下成仇了,特朗普和马斯克开撕!瓜太多,太密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7.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内奸:倒查20年
  10.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