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读毛选,当然是学方法,看毛主席怎样办一件事!

煤油灯儿 · 2024-11-03 · 来源:煤油灯儿|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向毛主席学习办事方法,有很多光辉的事迹可作范本。这里就以“除四害(鼠雀蚊蝇)”为例,看他老人家怎么办好一件事!

事前:

1. 从调查情形入手

新中国成立之初,城乡疫病流行,群众缺医少药,加上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细菌武器,大量带着病菌的昆虫也洒落到了我国的东北、华北地区,人民的生命、庄稼受到威胁。

得知情况后,毛主席安排调查组分赴各地,带着问题做调查,并听取调查组的汇报。在充分了解情况之后,中央政府设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消灭疫病。

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消灭病虫害是群众的诉求,也将直接造福于群众,但要完成消灭害虫这样一件大事,当然离开发动群众是不可能办到的。于是,一场全民动员的灭四害运动就此展开,仅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上至八十老人,下至八岁孩童童,在短短4个月里,有10万人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并创造了大量好经验好办法。

毛主席时刻想着群众,拜群众为师,在群众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他对侄儿毛远新说:“对周围的人要分析,我到哪里都想打听,都想交朋友。”

3.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麻雀要吃粮食,也要捉害虫,体现出了两面性。因此,毛主席主张“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里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要消灭”,既做一般指导,也做区别对待。

4. 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四害”的具体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麻雀。它先背上“罪名”被赶尽杀绝:敲打锅盆锣鼓发出噪音,不让它们落地歇脚,一直飞到死于饥饿和劳累。还捣鸟巢、摔鸟蛋、捉幼鸟,要斩草除根。

直到被“平反”,麻雀才终于成为名正言顺的益鸟,臭虫取代了它的地位。后来,臭虫又被蟑螂取代,“四害”最终版本是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5. 多与人商量,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

1955年12月,毛泽东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上批示:“除四害,即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及其他害兽),麻雀(及其他害鸟,但乌鸦是否宜于消灭,尚待研究)、苍蝇、蚊子。”过了一个月,在征求了多数人的意见后,这17条扩充成了40条。

6. 当断则断

1951年9月6日,卫生部副部长贺诚写了近3000字的《二十一个月来全国防疫工作的综合报告》汇报了防疫工作情况,毛主席当即批示“中央认为各级党委对于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缺乏注意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缺点,必须加以改正。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

毛主席主张将卫生工作与防灾减灾放到同等地位,为新中国卫生事业奠定了基调。

事中:

1. 只唱一出《香山记》

毛主席认为,众多矛盾之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的,工作虽然繁杂,必有一个是中心工作。因此,开展工作要抓中心或关键,以带动其他。

1955年12月,毛主席在为中央起草的通知中,给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工作提出了除“四害”和消灭疾病的中心任务,引导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向讲究卫生、除病灭害的方向深入发展。

2. 学会弹钢琴

为了贯彻卫生工作方针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毛主席主张建立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专科防治所、卫生宣传站等卫生机构;在卫生保健制度方面,采取了全国“免费医疗”的做法;特别是重视中医工作。他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

3.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消灭“四害”,一定是用最残酷的手段,这是原则,但在具体方法上,还需要注重灵活。比如灭老鼠要“掏窝”,用水缸“捕鼠”,调墨油“粘鼠”,用碗、桶、面盆“扣鼠”,等等,无奇不有。

北京有一位小学生,发出了一种灭鼠的“奇招儿”,就是把老鼠逮住后,往肛门里塞粒黄豆,再用线缝上,放回窝里,倒霉的“菊豆”鼠拉不出屎来,就会发狂,能把整窝老鼠都咬死。

4.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中国人是在消灭麻雀的过程中学会了保护麻雀。

由于没有麻雀吃昆虫,粮食幼苗都被虫子吃了,比麻雀吃粮食造成的损失大得多。麻雀绝迹了,水稻产量也跌入了建国以来的新低。根据中科院的建议,毛主席正式宣布全面停止扑杀麻雀,并将麻雀从四害名单中移除。但已经来不及了,失去天敌的蝗虫等昆虫铺天盖地,中国不得不从苏联进口麻雀。

5. 抓而且紧

1958年4月20日的《人民日报》记录了当时火热朝天的“战斗”盛况:

十九日清晨四时左右,首都数百万剿雀大军拿起锣鼓响器、竹竿彩旗,开始走向指定的战斗岗位。八百三十多个投药区撒上了毒饵,二百多个射击区埋伏了大批神枪手。五时正,当北京市围剿麻雀总指挥王昆仑副市长一声令下,全市八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里,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枪声轰响,彩旗摇动,房上、树上、院里到处是人,千千万万双眼睛监视着天空。假人、草人随风摇摆,也来助威。不论白发老人或几岁小孩,不论是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战士,人人手持武器,各尽所能。全市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麻雀过街,人人喊打”局面。被轰赶的麻雀在天罗地网中到处乱飞,找不着栖息之所。一些疲于奔命的麻雀被轰入施放毒饵的诱捕区和火枪歼灭区。有的吃了毒米中毒丧命;有的在火枪声里中弹死亡。

这就是“抓而且紧”的典范!

6. 检查评比

毛主席善于运用树立典型的工作方法,比如在灭鼠运动中,就用先进带落后,不断提高大家的积极性。评比战果的方法是数老鼠尾巴,而消灭老鼠是有奖励的,比如,一跟老鼠尾巴换一盒火柴,或者几根尾巴换一个本子。

据人民日报报道,安徽巢湖市评出的“一等卫生先进工作者”工人顾友昌,从1952年开始6年如一日“除四害”,战果惊人。仅1957年,他就消灭老鼠2660多只,麻雀4728多只,苍蝇90斤,挖蛹25斤10两,蛆31斤。武汉72岁的老太太蔡月英,3年如一日“除四害”,消灭了330多只老鼠、240万只苍蝇……先后5次被评为市、区爱国卫生模范。

事后:

1. 总结经验

“除四害”运动固然带来狂热、盲目的负面影响,但也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卫生环境、普及了卫生工作知识,并且探索出中国卫生事业发展道路。

根据“除四害”等卫生工作经验,1965年,毛主席在“6.26指示”中,提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口号,。

2. 赔一个不是

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全国捕杀麻雀2亿多只,结果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中国城市道的两旁的树枝都光秃秃,树叶几乎全部都被害虫吃光了。

1959年11月,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就麻雀问题给毛主席写信,说:“科学家一般都认为,由于地点、时间的不同,麻雀的益处和害处也不同;有些生物学家倾向于提消灭雀害,而不是消灭麻雀。”两天后,毛主席批示:“张劲夫的报告印发各同志。”

他随即为麻雀平了反,也算是“赔一个不是”。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2. 中科院专家:"如果房子价格一直下跌,你我都将没有饭碗"!老百姓回怼:先查查你名下几套房?
  3. 用心良苦
  4. 李进同志(四)
  5. 西藏烟花秀事件,主要矛头不在烟花
  6.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7.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8.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9.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10.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7.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8.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9. 李进同志(三)
  10.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8.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9.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10.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