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刘小萌 你何苦如此仇视毛泽东时代

李培兰 · 2015-01-03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在刘小萌的新作《不要美化上山下乡运动》一文中,通篇否定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时代,否定了中国革命,语言之恶毒,文字之尖刻,把共产党的执政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比喻作“狼血”,称知青一代人是喝狼血长大的,提到毛主席时,只用毛泽东三个字,决不会加上“同志”二字,提到党和政府时,则采用国外反华势力惯用的“中共”二字。不知道吃过几年洋面包的刘小萌,算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他在文章中幸灾乐祸地庆幸毛主席没有“万寿无疆”。攻击共产党搞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公有制经济,是毛泽东想要大包大揽地统管中国,通篇文章颠倒黑白歪曲事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说成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造成的失业,而采取的不得已的办法。

  2,挎大和歪曲“家庭出身论”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3,把知青回城当工人后,又在改革改制中遭受下岗失业,说成是当年上山下乡所致。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一、众所周知,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就是从打土豪分田地开始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就是要同传统的私有制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私有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新中国的建立,为走向共同富裕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国家在1956年前后,完成了城市中的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以及农村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毛主席才是最伟大的改革家,他创建了全新的公有制企业,使城市里90%以上的工人都有工作和固定收入,有社会福利待遇;在农村中以人民公社的生产队为基础,人人可以分配到基本粮和自留地,又用挣工分的办法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整个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城乡的失业率,远远的低于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年代,这已经是不真的事实。刘小萌怎么能昧着良心说黑话呢?

  不否认在文革中老三届知识青年全体上山下乡,有暂时缓解就业压力,为国分忧的意图。但是知青在农村劳动锻炼几年后,绝大部分人不是都陆续招工回城了吗?

  二,毛主席说过,阶级斗争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解放初期,被打倒,被分了田地的地主阶层对人民政府有怨恨,被迫接受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资本家心存不满,这无可厚非。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国家在参军提干等重要工作中,挑选家庭出身好的人,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政府的政策还是强调重在政治表现和工作表现。当时的大学招生,除了像哈军工,航空航天这样的军事院校要严格挑选出身外,其余绝大多数大学招生还是以分数为主,以表现为主。而绝不像刘小萌所说的那样,所有的出身不好的孩子都进不了大学,可见此人说话不尊重事实,胡编乱造,已经成了习惯。农村中,对地富分子的管教要稍微严一点,经常举办一些学习班让他们进去学习方针政策,但是在劳动生产中仍然是实行同工同酬。地富分子极其子女同样是人民公社社员,男劳动力每天十分,女劳动力每天八分。城市中机关单位和工厂里的资本家极其子女,更是同普通职工没有区别。大家干一样的活,拿一样的工资,享受一样的福利待遇。人人平等没有歧视。哪会像改革改制后的企业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同一个单位领导干部和基层合同工的工资相差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就是退休金也相差三到十倍。这才是对工人阶级最大的歧视和反攻倒算!

  三、刘小萌在文章在说:“知识青年因为上山下乡,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权利”也有有不少人就将知识青年贫困的根源归咎到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去。认为是下乡影响了学业,不能到大学深造,以致今日没有竞争力。

  这个问题应该实事求是的分析:六、七十年代国家要在帝国主义的重重封锁的压力下发展国防工业和轻重工业,大搞修建水库和建造水电站等基础建设,在战后重建的艰苦岁月,只能做到先生产后生活。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来普及大学教育。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确缓解了当时的就业压力,为国分忧和承担责任。

  但是,人说话可得凭着良心,下乡几年后,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之前,已经有1千多万知青回城安排了工作,到了79年农场知青大返城之后又安排三十多万人就业。八十年代初我国是真正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当时我国有四十万个国营企业,一百多万个集体企业。国企不仅是生产单位,还能吸纳大批工人工作,稳定了社会秩序。

  除了个别知青外,基本上都安排了工作,有固定收入有福利待遇,不用担心失业担心欠薪。

  1992年之后,在国企改制转型的春风推动下,国营和集体等公有制企业被一步步逼上死路。先是用减员增效的手段逼工人下岗,后来干脆将工厂贱价卖给资本家,或是放纵国企领导蚕食侵吞国有资产。几十万亿国有资产流失。这是五千年文明史上的最大浩窃!昔日的领导变成了私营老板。百分之七、八十的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其中就包括大批知青和工程师。

  所以说:下岗知青的贫困生活与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没有多少直接的联系。

  你刘小萌算是运气好,大学毕业后刚好分配在事业单位工作。如果你是企业职工,不是一样的下岗吗?到时候你一个学历史的人有什么本事在市场经济中混?

  知青运动源于五十年代,发展于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分子知识化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人类一种最新生活方式的偿试和探索。那是一个劳动光荣的火红年代。连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李钠,朱德的孙子和总理的侄子、侄女都带头下乡,普通百姓还能有什么怨言?

  知青运动的主旋律是英雄豪迈的,但也有艰苦甚至悲怆的一面。知青对农场农村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与当地百姓相处得水乳交融。乡亲们把我们捧着贡着。当时全国发生的迫害知青的恶性事件并不多。而且政府处理得很及时。而绝不象某些伤痕影视剧如《蹉跎岁月》、《风雨丽人》和《美人草》那样地将知青所处的农村环境描写得跟旧社会一般阴暗。现在该是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后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进入知识经济年代,劳动不再光荣伟大。陈永贵、邢燕子、候隽、董加耕、朱克家等人从中央退下。知青还能有什么地位?自然要被边缘化了。

  你刘小萌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也不是被剥夺财产的地主资本家。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知识分子,尽量发挥他们的特长,你刘小萌也接受过共产党毛主席阳光雨露的抚育。你何苦那样仇视毛泽东时代?!

  奉劝刘小萌之流不要对毛泽东时代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要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挑毛病。不要忘记毛泽东时代是一个艰苦奋斗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社会。不要忘记没有前三十年的辛苦创业,就没有后三十年的所谓发展。不要忘记知识青年是与共和国同命运共成长的一代人。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