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婚恋网广告中的性别、爱情与家庭

翕如 · 2015-02-04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这个社会上,有分层与不平等、种族主义、青少年犯罪、教育不公平——和它们相比,婚姻家庭作为研究兴趣,听上去就显得“家长里短”;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文化资本的传承、价值与规范的延续、性别观念的建构等等一切,也都是发生在家庭之中的。家庭随着社会变迁改变,却也在同时重构着社会。婚恋网广告中折射出了怎样的婚姻、家庭与性别观念?对于它们的观察,不失为一种锻炼社会学想象力的办法。

  1.他负责挣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性别分工与标价的“爱情”

  

  在百合网的这两条广告里,真爱的标志是“工资卡”和“房子”。第一条广告中,听男方说不会“送花送礼物甜言蜜语”而面色有变的姑娘,脸色在看到那张金灿灿的工资卡时瞬间放晴。第二条广告里,男人带着新房求婚,“爱情”的表白则是“房子是你的,你是我的”——百合网的这两条广告,无疑是强调“爱情”的。然而在广告的话语里,“爱情”又同时被高度物质化:真爱被金钱(工资卡)与房子代表,也被金钱(工资卡)与房子衡量。

  高度物质化的“爱情”(与婚姻)——这在我们如今的流行话语中十分常见。举些简单的例子:各类论坛上,经常有女人提问“男朋友不愿意给我花钱,能不能嫁”;在情感经验交流咨询中,一个常被提及的说法就是“不愿意为你花钱的男人一定不爱你”;在国内走“高端”路线的哈根达斯冰淇淋广告是“爱她,就带她去吃哈根达斯”;房地产公司的广告更是常打“丈母娘牌”——男方买房,否则结婚免谈。

  

  

  

  而这样高度物化的爱情与婚姻背后,强化的是一种极端二元对立的性别角色分工:挣钱买房养家糊口被固化成男性的责任——就好像那句流行的网络语言:“他负责挣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这样高度物质化的爱情与婚姻,与背后折射的性别角色分工,对于男女两性来说,都会构成极大的束缚。

  对于男性而言,这样固化的性别角色分工意味着极大的压力与压迫:这些压力与压迫,一方面,是最直接的经济与生活上的(想一想我国如今的房价!);另一方面,“男人就要挣钱买房”,是将(男)人压入一个模板,用“挣钱买房”,定义男人是否为男人(manhood):挣钱不多的男人,尤其是挣钱没有妻子/女朋友多的男人,不论其他,被嘲笑讥讽位”软饭男”——从这个意义上说,“男人就要挣钱买房”和“女人就要相夫教子”,一样忽略个体选择与差异、一样束缚个体自由。

  而对于女性而言,“他负责挣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的话语与背后固化的性别分工,不断强化与再生成的则是女性的从属与附庸地位——“房子是你的,你是我的”,在这样的话语里,女性和房子一样,都成为了一种“拥有物”,只不过,拥有房子的,是女人,拥有女人的,是男人——在这里,买房结婚,成了一种拥有交换另一种拥有。而这样的交换到了极端,则成了下面这样的广告:

  性别的平等康乐,不意味着女性将男性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对于女性而言,也更不应该成为一种近似“只索取不付出”的心态——性别的平等康乐,是意识到在区分“男性”“女性”之前,我们首先都是“人”;是意识到,作为“人”我们都有各自面对的束缚与困境。性别的平等康乐,意味着选择,也意味着自由——而这“选择与自由”,不仅仅是针对女性的。在谈论性别问题时,出于历史原因,我们的确往往更加关注女性的地位,然而需要铭记的是:单一的性别,并不能成完整的故事。性别的平等康乐的终点,是人的平等康乐。

  2. “结婚要趁早,外婆等不了?”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因为这两则广告。

  百合网这两则广告针对“剩女”,第一则传达的信息是“今年一定要结婚,不能再慢慢挑了,因为外婆等不了”;第二条的信息则是“赶紧嫁人,不要让婚姻大事成为爸爸的心病”。

  在这样的广告里,无论是拿了学位找了工作,仿佛只要是没有结婚,女性的人生就是残缺的、令人担忧的。而婚姻对于女性的意义,并非是自身的选择与幸福,而仅是为了亲人不再“等待”与“担心”。将婚姻与“孝道”强制捆绑,靠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压力催促女性“赶紧嫁人”,在这样的话语里,女性自己的人生追求、喜悦康乐与独立自主性被完全忽视并彻底抹煞。

  之前每谈论性别研究相关话题,总会有人(很多时候是姑娘)留言“楼主一定没有男人要”:可是,“有没有男人要”并不是,也不应是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婚恋网站认为“未婚女性”是让“家人”担忧的“残次产品”;“没有男人要”能够用来骂人——只是时至今日,女性已不应该仅仅被“XX的妻子/情人”这一重身份标志定义自己的独立人格。红袖添香、洗手作羹汤作为一种人生形态固然美好,却不应该成为女性能被接受可以选择的唯一路径。

  大学一年级时候选修佟新老师的《社会性别研究》,有一节课说“爱情”。佟老师在课堂上问,“爱情是什么?”,在场同学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文艺,有的幽默,还有的愤世嫉俗。近六年之后,我至今记得老师当年给的一个答案:“爱情是爱一个人,同时学会更好的爱自己”。相夫教子、小窗画眉、举案齐眉、赌书泼茶诚然都是值得心往神驰的画面,然而,婚姻与爱情的意义,本质在于自我的喜悦与共同的成长,而非对“长辈”与舆论的单一顺从。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这两条广告中的主角换了性别,这仍然是糟糕的广告。

  3. 重建“后宫”?:婚恋网广告中的男性凝视

  

  在世纪佳缘的这条名为《搜索》的广告中,一个男人站在巨大的屏幕前,挑选“中意”的女人,实在颇有古代帝王挑选秀女充实后宫之感。更有趣的是,广告中以配音形式出现的男人的挑选标准,全部集中在了女性的容貌上(眉眼带笑、鼻子挺直、唇红齿白等等)。这样的一条广告,可以看做是“男性凝视”(Male Gaze)的经典案例:

  1975年,Laura Mulvey发表了著名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讨论了"男性凝视"(Male Gaze)的概念——在"看"的动作中,男性将女性身体视为具有性意味的审美客体。男性是“看”这一动作的主体,因而“凝视”的过程本身,被认为是体现着极其不平等的性别权力关系。在世纪佳缘的这条广告里,“看与挑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男性手里,女性则是彻底被动的——你注意到没有,广告结尾与男人约会的姑娘就是他选中的那位——只要他挑中,他就能拥有,在这里完全看不到任何女性的自主性(Agency)。

  倘若把广告中的性别角色颠倒过来又会怎样?然而有意思的恰恰就是,婚恋广告采取的视角往往都是“男性挑选女性”而非“女性挑选男性”,在婚恋网的广告中,针对女性的话语则恰恰是百合网广告中的那句“我不能再慢慢挑了”。

  

  男性“挑”是卖点,女性挑是“让外婆担心”。

  男性随便挑,女性不能挑。

  这其中性别规范的双重标准,不言而喻。

  文中图片与视频素材皆来源于网络。

  -----

  文中提及广告视频:

  1. 百合网之工资卡: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xNTE1MjY4.html

  2. 百合网之房子: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EyNDE5NjQw.html

  3. 百合网之外婆: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2NzE2OTA4.html

  4. 百合网之父女: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1MDQ4MzAw.html

  5. 世纪佳缘: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3MDcyMTQw.html

  6. 有缘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2Njc1MDgw.html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8.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9. 致2025年高考生的一封信
  10.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