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话在今天还有力量吗?

马小哲 · 2025-06-30 · 来源:心聿思政公众号
字体: / /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以少数人的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将多数人的生存置于风险之中的体系,那么“联合”的必要性就永远不会消失。这句古老的口号,就像一颗深埋地下的种子,在新的历史土壤中,必将以新的形态,破土而出,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力量之花。

lianheqilai_Jc.jpg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句诞生于一百七十多年前的口号,像一声穿越历史的惊雷。它曾是工业革命时代蒸汽与煤烟中升腾的旗帜,是千百万劳动者冲向街垒与广场时的战歌,是印在无数小册子、横幅和信仰者心脏上的滚烫烙印。它简洁、雄辩,充满了撼动世界的力量。但在今天,这个由智能手机、零工经济和全球化供应链构成的复杂时代,这句口号听起来,是否更像是一段来自遥远过去的、略带天真与浪漫的回声?

当一个在深圳富士康流水线上打螺丝的年轻人,与一个在硅谷格子间里优化代码的软件工程师,或是一个在孟加拉国服装厂里缝制标签的女工,以及一个在伦敦街头骑着单车送外卖的大学生,他们还能被同一个称谓——“无产者”——所定义吗?他们分散在地球的不同角落,说着不同的语言,被不同的国籍、文化和消费习惯所区隔,甚至在一条全球化的产业链上,他们彼此的利益看起来是那么的对立。资本,早已学会了如何巧妙地让他们相互竞争。于是,那个曾经清晰可辨的、共同的“敌人”,似乎也变得模糊不清。联合?这听起来像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资本是流动的、无国界的。一家跨国公司可以在一夜之间将工厂从底特律迁往墨西哥,将呼叫中心从都柏林转到班加罗尔,只为追逐更廉价的劳动力和更宽松的监管。它在全球范围内运筹帷幄,像一个精于计算的棋手。而劳动者,却往往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地、国籍和本地的法律框架之内。他们像一颗颗被分割在不同棋盘上的孤立棋子,疲于应对眼前的生计,无暇他顾。

更何况,连“工厂”这个联合的物理空间本身,都在瓦解。曾经,成千上万的工人在同一个厂房里,分享着相似的作息、汗水与怨气,阶级意识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被自然地锻造出来。而今天,工作的形态变得原子化、碎片化。零工经济的兴起,让无数人成了“独立的个体户”,他们没有同事,只有竞争者;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只有一部手机和一套算法。那个曾经将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的“老板”形象,如今也变成了一个非人格化的、无法与之谈判的应用程序(APP)。你无法对着一个算法进行集体谈判,也无法组织一场针对数据模型的罢工。在这样的图景下,重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似乎显得不合时宜。然而,如果我们拨开这层由地域、文化和职业形态差异构成的迷雾,去审视其背后那个看不见的、却又无处不在的体系,就会惊人地发现,一种全新的、深刻的“联合”基础,恰恰在全球化的今天,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浮现出来。

这个新的基础,不再仅仅是共享贫困或在同一屋檐下的劳作,而是一种共享的“处境”。那个管理着孟加拉国女工缝纫速度的精密计时器,与那个决定着伦敦外卖骑手接单顺序和收入的算法,其背后的逻辑是同构的——都是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而将人的劳动压缩到极致。那个让深圳年轻人重复着单调动作的流水线,与那个让硅谷工程师不断进行“敏捷开发”、永远在追赶下一个“deadline”的项目管理系统,其本质都是一种对劳动过程的精细控制与异化。我们看到,全球供应链成了一条无形的、横跨大陆的传送带。一颗在刚果由童工开采的钴矿,被运到中国精炼,做成电池,在越南组装进手机,最后由一个美国的零售店员卖给消费者。这条链条上的每一个人,虽然彼此陌生,但他们的命运却被这条价值链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一端的微薄利润,建立在另一端的严苛剥削之上。这难道不是一个新的、更加庞大而隐蔽的“工厂”吗?它的厂房就是整个地球。

正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新工厂”里,我们看到了“联合”的新形式和新希望。它不再是通过某个统一的中央组织自上而下地号召,而是以一种更灵活、更网络化的方式,自下而上地生长出来。当亚马逊在欧美多国的仓库工人在“黑色星期五”或“Prime Day”购物节当天,约定好同时举行罢工时,他们就实现了一次跨越国界的联合。他们抗议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仓库主管,而是那个统一的、不近人情的、由数据驱动的管理体系。他们的行动,精准地打击了跨国资本最脆弱的物流节点,让远在西雅图总部的董事会感受到了切实的压力。当世界各地的优步(Uber)司机和外卖骑手,通过社交媒体和加密聊天群组,分享彼此的收入截图、交流对抗算法的技巧、组织跨城市的抗议活动时,他们就在虚拟空间里建立起了新的工会。他们认识到,那个为他们派单的APP不是一个中立的技术平台,而是一个不承担传统雇主责任的、新型的“数字老板”。他们的联合,迫使各国的法律制定者开始重新审视和定义21世纪的雇佣关系。

当2013年孟加拉国拉纳广场大楼倒塌,一千多名服装工人遇难后,全世界的消费者、人权活动家和工会组织联合起来,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运动。他们向H&M、Zara等时尚品牌施压,最终促成了《孟加拉国消防和建筑安全协议》的签署。这场联合,将消费者的伦理选择与生产者的劳动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证明了“团结”可以在生产和消费两端同时发力。这些新的联合,形式各异,规模有大有小,但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事实:马克思的洞见,在全球化的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获得了全新的维度。“无产者”这个概念,其内涵需要被重新审读。它不再仅仅指那些一无所有的工厂雇工,而是泛指所有那些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无论是体力的还是脑力的),并且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被自身无法控制的资本逻辑所支配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程序员、外卖员还是流水线工人,他们都在这个巨大的体系中,分享着一种根本性的无力感和不安全感。因此,“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今天,不再仅仅是一句革命的口号,它更像是一种生存的策略,一种夺回主体性的宣言。

“联合起来”,意味着共享信息,戳破那个“你的敌人是另一个国家的工人”的谎言。

“联合起来”,意味着协同行动,在跨国资本面前,形成一种对等博弈的力量。

“联合起来”,意味着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主义,它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去关注气候变化、贫富差距、性别平等等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议题,因为这些议题的根源,都与那个追求无限增殖的体系息息相关。

这句口号的力量,在今天或许不再表现为排山倒海的街头政治,而更多地体现在网络空间的一次次串联、供应链上的一次次精准施压、法庭上的一次次权利争夺,以及消费者每一次清醒的道德选择之中。它变得更安静、更分散,却也更坚韧、更具渗透性。它提醒着我们,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以少数人的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将多数人的生存置于风险之中的体系,那么“联合”的必要性就永远不会消失。这句古老的口号,就像一颗深埋地下的种子,在新的历史土壤中,必将以新的形态,破土而出,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力量之花。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用心良苦
  2. 李进同志(四)
  3.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4.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5.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6.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7.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8.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9.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10.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8. 李进同志(三)
  9.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0.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