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一个普通人离精神分裂究竟有多远?

窦征 · 2025-11-20 · 来源:甄别随笔公众号
字体: / /
年轻人的裂缝不是失败的证据,而是成长的痕迹。这些裂缝在某一天,会成为你理解世界最锋利的能力。愿你在裂缝里找到光……

如果要选一个词来形容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分裂”恐怕是最贴合也最无奈的形容。

不是医学意义上的,而是社会意义上的:外表人畜无害,内心兵荒马乱;嘴上云淡风轻,脑里电闪雷鸣;白天像个机器人,晚上像个废人。

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像一块被过度使用的玻璃——光还透着,但裂纹已经密密麻麻。

很多人以为这是情绪问题,其实它更接近一种时代病灶。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个人精神的撕裂往往来自外部世界的撕裂。

外部矛盾越激烈,内部裂缝越锋利。

所以如果要聊“精神分裂者”,我们要聊的根本不是“病人”,而是被时代挤压到精神边缘的正常人。

躺平是欲望的自然结果,不敢躺平是现实的铁律。

房价像天梯一样高耸,工资像狗刨一样挣扎;AI随时可能接替你,岗位像风口一样转瞬即逝;晋升像彩票一样随机,努力像供奉一样玄学。

人们只好在白天打工人的壳和夜晚清醒梦者的影子之间来回切换。

上一代人活得累,这一代人活得裂。

微信提示音响起,心里一紧;提示音不响,更紧。

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哪一代像现在一样,既害怕被打扰,也害怕被世界遗忘。

渴望联系,又渴望隐身;想参与世界,又想退出群聊。

这不是社恐,也不是社牛,而是社交矛盾体。

成年人要扛得住现实的风暴,孩子气却在深夜默默流淌。

我们一边说着“凡事我来”,一边又希望有一天真的能有人拍拍肩说一句:“这次换我来。”

现代人被迫提前成熟,却迟迟无法真正长大。心理年龄像电梯,在不同楼层之间反复升降。

现代人为什么容易精神撕裂?

不是因为脆弱,而是因为承载得太多。

如果一个人身上的冲突太密集,他的精神世界自然会出现裂纹。

社会风气把“努力”塑造成万能解法,可真正的现实却把结果钉死在资源、平台、关系、运气上。

精神撕裂从这里裂开——一边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一边又清醒地知道胜率微乎其微。

这不是价值混乱,而是矛盾重压下的自我保护。

上一代人每天接收的信息,可能不如你刷十分钟短视频。

注意力被切割,情绪被拽着满场飞奔。

世界大得吓人,信息多得吓人,人却被吸成一个小小的情绪水球,一点小针就能扎穿。

精神撕裂也来自于此:外部信息密不透风,内部情绪无处安置。

你要做一个成色过硬的职场人,要做懂事孝顺的子女,要做和善可靠的朋友,要做独立自主的成年人,要做情绪稳定的合格社会人。

可你从来没有一本说明书,也没有一个“暂停键”。你只能在不同角色之间来回折返。

角色越多,裂缝越大。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个体状态不是孤立存在,它依赖于时代的结构性条件。

今天的社会矛盾密度,是很多人无法承受的复杂度。

这个时代的速度像跑车,人类的精神却只有三轮车的引擎。

你的大脑没有进化到可以24小时应对海量信息;你的情绪调节系统没有进化到可以随时更新版本;你的神经结构没有足够的缓冲区来吸收压力震荡。

精神裂缝,就是现代化的代价。

社会告诉我们:要成功、要漂亮、要赚钱、要能力强、要抗打击。

但现实的容错率却低得像传说:

选错一次专业,人生就像被改了剧本

跳一次槽,可能就回不了原来的跑道

谈一次恋爱,情绪就像被程序格式化

出一次差错,可能就被淘汰出局

压力和期待的曲线越离谱,精神裂缝越明显。

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难找到真正的安放处。人们被建议要情绪稳定,却没有被允许情绪失控。

你不能对领导发火,不能对同事吐槽,不能对客户摆脸,不能对世界抱怨,最后只剩自己对着自己处理所有废墟。

当情绪出口越少,裂缝越深。

人们总把精神疲惫当作软弱,可现实往往正相反:越清醒的人,越容易在早期感受到精神撕裂。越敏感的人,越容易在矛盾中被拉扯得遍体鳞伤。

精神裂缝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不是退缩,而是一种看见。

看见矛盾、看见压力、看见价值冲突、看见时代的荒诞、看见自身的局限。

裂缝是洞察的代价。

真正值得警惕的,从来不是裂缝本身,而是无声的麻木。

精神的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处安放。

现代人需要的不是“再卷一点”,也不是“再坚强一点”,而是构造一个能让自己正常生存的系统。

情绪必须被放出来,压久了只会变形。

你需要一个安全的出口:写东西、画画、散步、独处、运动、倾诉、记录、发呆都行。

情绪被接住,人便能重新站稳。

不必对抗整个世界,只需要对抗今天的小事。

世界太大,你太小;但任务够小,你就够强。

你的价值不能只来自KPI,也不能只靠别人打分。

人一旦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精神裂缝就会开始愈合。

时代强迫我们追求完美,但完美是精神裂缝的根源。

允许自己迟疑、疲惫、混乱、矛盾、偏离轨道,这些都是正常的生命迹象。

与世界保持距离,但不断和自己靠近。距离感会减少撕裂,自我靠拢会增加修复。学会让世界变小,让自己变大。

每个人都是带着裂纹的人,每一代人也都在缝缝补补中前进。

今天的裂缝深,但光也正从裂缝里进来。

“精神分裂者”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境况:它告诉我们时代太快、信息太多、压力太硬、内心太软。

它提醒我们人类并不是钢铁,是会被拉扯、撞碎、折断、又重新粘起来的生命体。

年轻人的裂缝不是失败的证据,而是成长的痕迹。

这些裂缝在某一天,会成为你理解世界最锋利的能力。

愿你不必为了世界而崩裂,愿你在裂缝里找到光,愿你在撕裂的时代,活成一个完整的人。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2.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
  3. 以改革的名义
  4. 吴铭:为什么要坚决拒绝离岸人民币
  5. 吴铭:金融,只会祸乱,不会造福
  6. 孙子出了修正主义,孙子的孙子就又要出马列主义了!
  7. 都被狗吃了
  8. 中国最大精神病医院要上市了,一年入账10亿
  9. 俞敏洪:口号与时代的错位
  10.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能采取哪些手段?
  1.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2. 色情片中被异化的女性
  3.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4. 铁证:“亩产万斤粮”到底是谁在鼓吹?
  5. 负债狂欢:7.36亿人被“精致”绑架的还债游戏……
  6.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7. 关于耿、黄集团和九十一人大字报事件的历史考察
  8.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9.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
  10. 30岁快递员因送错快递被杀:谁之病?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6.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7. 令人“窒息”的聊天!
  8. “文革”前夜的“出气大会”
  9.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10. 吴铭:就金融问题就教于李先生
  1. 踏入深宅的冬日;一道门槛,无声的较量;…特殊的眼镜与不眠的黄昏
  2.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3.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4. 吴铭:处置日本问题,一定要吸取俄罗斯在处置乌克兰问题上的教训
  5. 粉妖回忆录——最后一顿饭
  6. 蒋介石出卖外蒙古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