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军事史话】《孙子兵法》其九(行军篇)

工人理论学习组 · 2025-06-22 · 来源:工农兵大道|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所有这些既生动而又具体的分析, 充分表明孙武从实际经验中掌握了透过现象去分析事物本质的思想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难能可贵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林木、翳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缸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简评:《行军篇》所说的“行军”,大体是“带兵”的意思,曹操解释为“择便利而行”。全篇主要论述安置军队(处军)、观察敌情(相敌)和严明赏罚等问题。

行军作战,要把自己的军队安置在有利的地理位置上,这是孙武“处军”的着眼点。《行军篇》首先论述山地、水地、沼泽地、平原地等四种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处军”方法,然后概括出“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 的“处军”原则。接着说明行军中遇到特殊条件,如“绝润”、“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时,应当怎样安置军队。以上是关于择利处军的问题。

《行军篇》讲的另一重要问题是“相敌”,也就是在妥善处军的前提下,充分了解敌情的问题。孙武提出,要从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摸到的情况中,分析敌人的作战意图,把握住真正的敌情。孙武总结了31种观察、分析敌情的方法。只有摸清敌人的情况,才能制订出正确的作战方案,决不能鲁莽行动(惟无武进)。如果不慎重考虑而又轻敌,就必然会被敌人所俘虏。(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最后,《行军篇》还谈到了如何带兵的问题,孙武认为要把兵管理好,必须“文”“武”兼用,“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就是用宽厚的态度来使用士兵,用法制来整肃队伍,使士兵能够统一服从将帅的指挥。这是孙武军事思想中以法治军的一种具体表现。

“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的处军原则在春秋时期是必要的。当时的侦察方法不发达,只有高贍才能远瞩,处军高阳,便于发现和了解敌情。当时作战物质条件很差,武器简陋,打仗以车战为主,处军高阳,容易形成居高临下之势,便于发挥车战的作用,有利于作战。此外,处军高阳,将卒可以避免染疾、发病,粮食、武器也容易管理。可见孙武处军高阳的原则,是从当时实际作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在侦察器械缺乏、情报设施还不发达的春秋时期,将帅们必须也只能凭借直观看到、听到、摸到的各种现象来判断敌情。孙武总结出一整套侦察、判断敌情的“相敌”之法,在当时是有重要的军事价值的。孙武提出,要从“敌近而静”、“远而挑战”中分析敌人进退攻守的作战意图;从在远处看到的树动、鸟起、兽骇、尘土高低中分析敌人来、去、伏、覆和战车、步卒的动静;从在近处看到的敌人轻车奔走的快慢迟疑中分析敌人的行动计划;从敌人的“杖而立”、“汲而先饮”中分析出敌人的供应情况;从敌人军营上空的“鸟集”中分析出敌军营寨的空虚;从敌人的赏罚情况和士兵的喜怒中分析出敌人的士气;……所有这些既生动而又具体的分析, 充分表明孙武从实际经验中掌握了透过现象去分析事物本质的思想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难能可贵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用心良苦
  2. 李进同志(四)
  3.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4.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5.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6.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7.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8.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9.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10.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8. 李进同志(三)
  9.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0.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