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毛主席用“拖”字诀拖出一个胜利!(以弱胜强的密码)

教员的追随者 · 2025-06-26 · 来源:鲲鹏击浪|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毛主席的战略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始终与人民血肉相连。在西北的沟壑梁峁间,人民领袖与人民军队共同写下的战争史诗,至今仍激荡着历史的回响。

一纸电报,四万精兵,毛主席用“拖”字诀拖垮二十万敌军。

1947年4月15日,陕北窑洞的灯光下,毛主席提笔起草致西北野战军的电报:“敌现已相当疲劳,尚未十分疲劳;敌粮已相当困难,尚未极端困难。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击之。”

这封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电报首次提出 “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当时西北野战军仅四万余人,面对的是胡宗南中央系步骑二十四个旅及杂牌十个旅的数十倍兵力围剿。毛主席的战术扭转了西北战局,也展现了他独特的军事哲学。

“蘑菇”战术:以柔克刚的战争艺术

1947年初春的陕甘宁边区,战云密布。胡宗南大军压境,占领了边区大部分县城和乡村。边区人口仅一百五十万,三分之一沦陷敌手,又逢荒旱,“近数月粮食极端困难”。

在兵力、资源悬殊的情况下,毛主席提出看似被动的“蘑菇”战术:不急于北上打榆林,也不急于南下打敌后路,而是与敌人在现地区“周旋”。他要求向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说明:“如不使敌十分疲劳和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

这一战术的精髓在于以时间换空间,以空间换战果。西北大地广袤贫瘠,敌军深入解放区后,补给线拉长,兵力分散,而解放军依靠边区人民支持,在熟悉的地形中灵活转移,不断消耗敌人。

“我军战斗意志极其坚强,士气极其高涨”,毛主席在1947年10月总结西北战场经验时指出,“我军虽在数量上少于敌人几倍,但在战斗力上优于敌人,尤其是在精神上压倒敌人,敌人极怕我们,我们不怕敌人。” 七个月的“蘑菇”战术,击破了胡宗南大军攻势,歼敌十一个旅,实现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转变。

一切取给于敌:打破常规的后勤革命

在总结西北战场经验时,毛主席尖锐批评了军中的保守思想:“对于若干干部似乎认为一定要有定期大休整,要有两三千人一个团的充实的大部队,要有大批民夫、大车随军使用,要有充分的后方粮弹供给,才能打大胜仗,稍有疲劳减员即叫苦连天的思想”。

他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原则:“一切取给于敌,不靠后方接济”。七个月作战中,西北野战军“未补解放区新兵,补的都是俘虏,即俘即补”,而且“没有作过一次超过两星期的正式整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行军作战中”。

这种打破常规的作战方式源于毛主席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洞察。他在电报中要求全军树立新思想:“大大减少民夫、大车,节省粮弹,提倡不怕伤亡,连续战斗,善于利用两个战役或战斗之间的空隙进行短时休整(七天、十天或半月),善于捕捉战机,经常保持旺盛士气,多打胜仗,每战确保胜利,一切从打胜仗中解决问题的思想。”

1949年春季战役中,彭德怀指挥第一野战军将这一思想发挥到极致。面对胡宗南集团17万兵力,我军采取 “大胆插入敌人纵深割裂敌人,迂回截击”的战术,在渭河两岸歼敌6900余人,打乱了胡宗南的退却部署。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奥秘

面对强敌,毛主席从不被动应战。1936年,蒋介石调集150余团兵力四面包围陕北根据地,毛主席却提出了出人意料的破局之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在数倍于己的敌人即将发动进攻时,他敏锐判断:“敌人这次进攻没有围的形势”。因为东面的阎锡山被红军打过之后不愿再战;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在红军东征后方空虚时都未乘机抄后路。毛主席决定向根据地西面的甘肃陇东和宁夏方向主动进攻,赶在敌人进攻之前抢先动手。

这一战略在1949年西北决战中发展为经典的 “钳马打胡,先胡后马”*方针。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报指示彭德怀:“你们应当集中王(震)、周(士第)两兵团全力及许(光达)兵团主力取迅速手段,包围胡匪四五个军,并以重兵绕至敌后,切断其退路,然后歼灭之。许兵团留下必要兵力监视两马,以待杨(得志)兵团赶到接替。”

在扶眉战役中,第一野战军以第19兵团佯攻“两马”,主力则大胆穿插至胡宗南部后方,一夜行军70余公里占领罗局镇和眉县车站,切断了敌军退路。此役歼灭胡宗南集团4.4万余人,彻底改变了西北战场态势。

政治建军:战斗力生成的源泉

毛主席深知,任何战略战术的落实最终取决于人。1947年冬季,他在西北野战军中领导开展了 “诉苦和三查”运动,这一新式整军运动成为提升战斗力的关键。

1948年3月,毛主席评价西北大捷时指出:“由于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运动的正确进行,大大提高了全军指战员为解放被剥削的劳动大众,为全国的土地改革,为消灭人民公敌蒋介石匪帮而战的觉悟性;同时就大大加强了全体指战员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坚强的团结。”

新式整军使“部队的纯洁性提高了,纪律整顿了,群众性的练兵运动开展了,完全有领导地有秩序地在部队中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民主发扬了”。西北野战军的战斗力由此空前提升——从1947年一次最多歼灭敌人两个旅,到1948年宜川战役一次歼灭敌人五个旅。

毛主席在1947年10月的电报中精辟总结道:“利用边区地方广大,人民拥护,七个月内击破了胡宗南中央系步骑二十四个旅及杂牌十个旅的攻势。” 人民战争思想始终是他军事战略的根基。

以弱胜强的战略智慧启示

“蘑菇”战术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战争哲学。毛主席在西北战场上的实践,体现了他军事思想的精髓:立足实际、扬长避短、争取主动、依靠人民。

1947年10月11日,毛主席在向全军推广西北战场经验时强调:“必须将重点放在依靠前线,依靠野战军从前线自己解决问题。不但西北有此经验,各区自己亦必有这种经验,务望总结起来,加深部队教训,争取大反攻胜利。”

今天回望西北战场,毛主席的电报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装备落后、兵力悬殊的困境中,他化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用最朴素的“蘑菇”战术拖垮了强大的敌人。

当彭德怀指挥第一野战军横扫西北时,毛主席在香山起草的电报手稿上,“钳马打胡”四个字力透纸背。这位从未进过军校的军事家,以中国式的战争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奇迹,他的军事思想已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宝贵财富。

“对于共产党人来讲,群众的疾苦可绝不是什么小事。”毛主席的战略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始终与人民血肉相连。在西北的沟壑梁峁间,人民领袖与人民军队共同写下的战争史诗,至今仍激荡着历史的回响。

是为读《毛选》第四卷之《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一文所写!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用心良苦
  2. 李进同志(四)
  3.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4.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5.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6.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7.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8.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9.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10.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7.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8. 李进同志(三)
  9.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0.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