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产业研究

国产CPU三种发展模式和乱象

铁流 · 2022-10-26 · 来源:铁君公众号
字体: / /

不久前,包云岗老师对于国产CPU几种模式写了一段总结:

一、

过去20多年,中国的CPU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高铁模式。以海思、海光、飞腾等为代表的企业,兼容X86/ARM主流生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努力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北斗模式。以龙芯、申威为代表的企业,独立构建技术体系,独立建设产业生态,目标是通过完全自主来实现可控。

近年来,出现了第三种模式——5G模式,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自发地选择开放指令集RISC-V,参与RISC-V全球生态建设,通过融入国际生态、兼容国际标准、打造国际优势。

这三种模式并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相反,都需重视与发展,因为当前中国的处理器发展需要多种模式并进的“饱和式救援”。

二、

5G模式为何会兴起,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

5G模式和高铁模式、北斗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指令集作为一种标准规范,是归属于某个公司、由该公司来主导指令集演进和生态构建?还是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国家或企业、用开放合作模式由全世界共同演进和共建生态?

当一个指令集隶属于一个企业,那么指令集的发展就会和企业的兴衰紧密绑定。历史上,有很多指令集随着企业的衰败而失去活力甚至消失,例如Alpha指令集随着DEC被收购而消失,SPARC指令集随着SUN公司没落而无人问津,MIPS指令集随着MIPS公司的颠沛流离而失去主流地位。

与CPU产业不同,通信产业采用是在ITU/3GPP等国际开放联盟和标准组织治理下的全球共建模式,支持各国企业既合作又竞争,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

标准越开放,生命力越强。

最近David Patterson教授用以太网(Ethernet)发展历程来论述开放标准具有更强生命力:1970-1980年代,很多企业都开发了各自的局域网协议,比如Apple AppleTalk (1985),Datapoint ARCNET (1977),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DECnet (1975),IBM Token Ring (1984),Xerox Ethernet (1974),等等。这和今天国内指令集七国八制现象如出一辙。

这种局面得以改变,在于多家企业选择联合共建开放标准。1979年,DEC、Intel、Xerox成立联盟,推出基于Ethernet的DIX以太网规范。1980年,IEEE成立了802.3工作组,很多企业参与802.3工作组共同制定以太网标准。1983年,第一个IEEE802.3标准通过并正式发布,10Mb/s以太网基本发展成熟。

以太网是一种开放标准,IEEE 802.3工作组负责标准制定,全世界企业都可以根据该标准规范开发各自的网卡的交换机。

在我读大学时,以太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低端互连技术,带宽不高、延迟也大,只能用来连连宿舍网。但今天的以太网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主流的互连标准,这正是得益于它的开放性。

今天的RISC-V,能否复制以太网的成功?

包老师写的非常好,铁流谈谈几点看法:

一、扶持上厚此薄彼

关于CPU发展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并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相反,都需重视与发展,因为当前中国的处理器发展需要多种模式并进的“饱和式救援”。

这里包老师说的很对。只不过,“饱和式救援”中出现了一些乱象。

最大问题是三种模式扶持力度上没有一碗水端平。

既然是饱和时救援,那对三种模式的扶持力度上必须也要“饱和”,即便不“饱和”,至少不应当厚此薄彼吧。

然而自十二五以来,HGJ专项及大量国资、地方配套资金政策都给了X86/ARM,在信创项目中,一些公司依靠全国设立分公司、产业基地,以投资换市场抢单,使ARM吃下了大部分份额,某公司营收年增长300%。相比之下,龙芯在研发3A3000/3A4000的时候恰恰处于低估,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引入鼎晖靠风投续命搞研发。这种海量国有资金支持技术引进,自主CPU靠风投续命的现象令人唏嘘。

铁流认为,之所以芯片被卡脖子,一方面和80年代造不如买,自废武功,导致基础薄弱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这些年大量资源都用来技术引进,轻视自主研发有关。

二、技术引进CPU缺乏市场竞争力

最初搞技术引进的时候,当初的说法是引进的CPU去商业市场竞争,自主CPU走体制内市场,两者井水不犯河水。不过,由于引进的CPU无法与国外寡头竞争,结果都往体制内冲,这也是近年来信创CPU混乱的根源。原本的规划是“饱和”救援,引进CPU冲商业市场打击外商,自主CPU走体制内保障信息安全,内外两条线反击外商。结果变成了引进CPU和自主CPU互相倾轧,体制内市场几家分,自主CPU的份额被引进CPU挤压成小众。可以说,引进CPU成功冲击了自主CPU的基本盘和根据地,做到了英特尔、AMD都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是最初规划的,引进的CPU去商业市场竞争,自主CPU走体制内市场,从两个方面反击外商,铁流相信任何人都是双手赞成,如今的现状反而是同室操戈,亲者痛,仇者快。

三、3GPP制定标准分分合合

从历史上看,3GPP制定标准的时候充满了勾心斗角,各家公司都为了自己的利益绞尽脑汁。在3G时代,由于中美欧厂商博弈,演变成了TDS、CDMA、WCDMA三个标准,而且西门子还因为自己搞一套标准被爱立信、诺基亚等北欧厂商边缘化,最后在3G标准制定中出局,退出通信设备市场。

在4G时代,英特尔、北电、摩托罗拉、ATT等美国公司曾要搞Wimax,结果被中欧联手搞的LTE击败,北电、摩托罗拉损失巨大,之后破产。高通曾经想基于CDMA发展4G,结果发现自己在3G时代太霸道,没人和自己玩,最后也投了LTE。即便是LTE,也是分为TDD和FDD两套标准。

在5G时代,标准制定过程中也充满利益博弈,一些大公司甚至为了赚钱高额专利费,把一些零增益的技术写进标准。何况5G本身就是商业概念,几年前鼓吹的所谓5G改变社会、改变生活完全是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其结果是运营商背负巨额债务,用户话费攀升,设备商赚钱。楼继伟也指出,现有5G技术很不成熟,数千亿级的投资已经布下,而且运营成本极高,找不到应用场景,今后消化成本是难题。

实践上看,3GPP模式未必全是好处,RISC-V指令集破碎化是很难避免的问题,只要利益足够大,各家厂商和联盟在发展RISC-V时,没准会出现类似TDS、CDMA、WCDMA三足鼎立的情况,即便名义上属于一个阵营,没准也会有类似TDD和FDD的分别,形成两个分支。

利益博弈中充满腥风血雨,西门子、北电、摩托罗拉等一批公司都因压错宝而折戟沉沙,可见,现在的RISC-V厂商必然会经历一波类似的搏杀,若成为胜者自然笑傲江湖,若是失败者,甚至连像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北电那样组成失败者联盟的机会都没有。

四、RISC-V政策很好

目前,RISC-V的政策很好,上海、深圳等地都大力扶持RISC-V。比如,上海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2018年度第二批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将从事RISC-V相关设计和开发的公司作为扶持对象。深圳则发布《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RISC-V等架构芯片研发,最高奖励1000万元。当下,物联网、车联网方兴未艾,这都是RISC-V的机会。

不过,RISC-V也有不少问题,比如想搭顺风车的很多,真正敢于亏本去开荒的非常少,包老师团队是少有的主攻高性能CPU,而且还将代码开源的团队。

就目前来看,RISC-V嵌入式领域会侵蚀ARM的市场份额,但在桌面和服务器方面任重道远。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史上“马屁诗”最快翻车案
  4.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7. 毛主席究竟为什么要发动那场运动?
  8. 改革后实用主义之弊
  9. 漫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未来
  10. 中科院专家:"如果房子价格一直下跌,你我都将没有饭碗"!老百姓回怼:先查查你名下几套房?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李进同志》(一)邂逅
  6.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7.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8.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9.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10.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彭德怀错杀功臣后毛主席一生都没释怀
  6.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7.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8. 郭建波:关于王、关、戚问题的历史考察
  9.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10.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大学的底线在哪里?这还有脸过那个恶心人的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