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本周最大的突发事件,就是两条北溪管道遭到“国家形式”的破坏性袭击。北溪管道的被破坏,不仅让欧盟国家的冬季危机再也没有了缓和的可能,也让俄罗斯失去了与欧盟硬碰硬的重要依仗。同时,也让波罗的海地区局势瞬间紧张起来了。最有趣的是,北约还率先发难,正式发出了警告,这真是把所有人都当傻子了。
就在前几日,两条北溪管道接连被报道出现重大泄露事故,四个大洞在波罗的海中引起巨大的天然气漩涡。随后,瑞典和丹麦政府宣布,这不是自然泄露事件,而是有预谋的“破坏行动”,这有地震中心“海底爆炸”记录作为证据,再加上事发海域的复杂性,实施爆炸行动的,不可能是弱小组织,只能是“国家主体”。
至此,究竟是谁破坏了北溪管道,一直都是各个媒体和网民们乐于讨论的话题。就在争相猜测的过程中,几日内都没有说话的北约,突然发布了正式声明,指出这就是“蓄意破坏”行动,任何对北约国家基础设施的破坏行动,都等同于直接袭击北约国家,必然会引起北约的集体防御反应。而这样的正式警告,也被看作是剑指俄罗斯报复行动。
就在两日前,俄罗斯政府宣布,对北溪事件进行立案调查,最终对破坏者进行针对性报复。随后,俄罗斯政府官员就指出,北约国家曾经在事发水域进行过军事演习,期间不止一次的动用了深海军事设备。说白了,这就是在暗示北约国家制造了这次的北溪事件。如果最终的调查结果真的指向北约国家,那么俄罗斯必然会对北约设施进行打击。
没想到的是,俄罗斯才刚刚暗示,北约就出面做出了正式警告,直接剑指俄罗斯的“报复行动”,而这样的反应,何尝又不是“做贼心虚”?事实上,究竟是谁破坏了北溪管道,网民心中都有清晰的认知。
绝大部分的网民,都认为北约国家的作案动机最大。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因为与俄罗斯的能源冲突,欧盟国家陷入了天然气恐慌中,为了储备足够的冬季天然气,欧盟国家疯狂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然而,美国出售的天然气价格奇高,每艘船的基本利润都在2亿美元以上。
通过这样的捡钱贸易,大量的欧盟资金涌入到美国能源企业的口袋中。与此同时,相比于天然气匮乏的欧盟,天然气充足的美国,对于欧盟企业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再加上美国适当的“税收补贴”政策,大量的欧盟企业正在计划前往美国“避难”。
因此,一个天然气匮乏的欧盟,可以让美国利益最大化。而北溪管道又是向欧盟提供天然气的主要管道,只要这里出现问题,哪怕欧盟撤销了对俄制裁,也无法在短期内再获得俄罗斯天然气。
如果从动机和利益上来说,美国破坏北溪管道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这对于美国的经济复苏,显得相当重要。事实上,不止是美国,像波兰这些东欧国家,也有动机破坏北溪管道,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国家利益。
反观俄罗斯,北溪管道被破坏,不仅无法收回前期投入资金,同时也失去了与欧盟博弈的重要底牌。因此无论怎么说,俄罗斯都不可能利用北溪管道自导自演,只可能是北约国家利用这次事故,将欧洲西部国家彻底推入到深渊中。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