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毛泽东谈鲁迅《无题》: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刘运峰 · 2014-11-20 · 来源:今晚报
纪念鲁迅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鲁迅1934年5月30日日记:“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新居格(1888—1951)是日本作家和文艺评论家,1934年来中国旅行,经内山完造介绍认识鲁迅并向鲁迅求字,鲁迅便把这首新作书赠给他。

  这首诗最早由许广平收入《集外集拾遗》,并通过1938年版《鲁迅全集》广泛传播,产生很大社会影响。毛泽东非常喜爱鲁迅这首诗并熟记于心。1961年10月7日上午,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日中友协代表团、日本民间教育家代表团时说:“日本人民同中国人民是好朋友。我们两国人民都遭受美帝国主义的压迫,我们有着共同的遭遇,就团结起来了。”毛泽东还谈道:“尽管斗争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日本人民的前途是光明的,日本人民是有希望的。鲁迅是中国黑暗时代的伟大革命战士、文学战线的领导者。”随后,毛泽东谈到并复述了鲁迅的《无题》诗,说道:“这一首诗,是鲁迅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写的,说明他在完全黑暗的统治下看到了光明。我把我书写的这首诗送给你们。”这首诗,毛泽东以其特有的狂草,写在一张高33厘米、宽85.5厘米的横幅上,落款为:“鲁迅诗一首。毛泽东,一九六一年十月七日,书赠日本访华的朋友们。”毛泽东还说:“这首诗不大好懂,不妨找郭沫若翻译一下。”

  对于这首诗的翻译,郭沫若可谓不二人选。郭是鲁迅同时代人,对于诗中的社会背景非常熟悉;郭还是杰出的诗人,无论旧体还是新体,他都驾轻就熟;更为重要的,郭曾在日本留学、流亡,度过将近二十年的时光,对日文翻译得心应手。当天晚上,郭沫若就将鲁迅这首诗翻译为日文并书赠给日中友好代表团。随后,郭沫若又将这首诗译成白话文:“到处的田园都荒芜了,普天下的人都面黄肌瘦。应该呼天撞地号啕痛哭,但是,谁个敢咳一声嗽?失望的情绪到了极点,怒气充满了整个的宇宙。谁说这真是万籁无声呢?听!有雷霆的声音在吼!”

  完成《无题》的日文和白话文翻译后,郭沫若意犹未尽,又用鲁迅原韵作了一首《题赠日中友好代表团》:“迢迢一水望蓬莱,聋者无闻剧可哀。修竹满园春笋动,扫除迷雾唤风雷。”诗中“蓬莱”代指日本,“聋者”指日本右翼势力对中日人民友好声音的充耳不闻,第三句形容中日人民友好的开端,最后一句展望两国人民增进团结友爱的前景。

相关文章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4.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5.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8.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