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无风即风:陈诚、蒋百里、毛泽东的《持久战》全解读——不是谁原创,而是谁最牛

无风即风 · 2014-12-30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持久战论》的伟大意义在于“指导”与“影响”,而不在“发明(先后)”。

  最近十年,“持久战论”成了一个“专利商标”而被各方争抢,这个争论我不知道发酵于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但这明显是一个伪命题,目的是为了混淆概念,其目的还是为了否定毛泽东的历史贡献和共产党的抗战功绩。

  《持久战论》的伟大意义在于“指导”与“影响”,而不在“发明(先后)”。

  自甲午战争后,日人强大而我弱小,这本来就是当时举国一致的共识,因此,大凡触及中日之争各方都一直倡议要忍让应对,这也是持久战发酵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整体经验总结,换言之,《持久战论》从来都不是什么独家原创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开宗明义就说“最近很多人在讨论持久战……”,这不但说明他本人没有“独揽”的意思,也清晰地印证了笔者的上述观点

  来总结一下“持久战论”的【代表人物】们:毛泽东、蒋百里、陈诚、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还有其他当时的军政名人或多或少都曾提及过

  这其中著述成书的只有毛泽东、陈诚和蒋百里,作品分别是《论持久战》(5万字)、《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不祥)和《国防论》(8万字)。

  【陈诚的《持久抗战》】

  此书是由1933年起由南方政府举办的历届“庐山训练营”及至日本全面侵华之前,陈诚对国府那些年间的系列军官、军校培训的一些演讲稿所集成的,有“小委员长”之称的他是这些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因此《持久抗战》带有明显的军事教育意义。同时,内中又大量引用了来自郭沫若、史良等“进步人士”或社会报人的一些言论及其发表过的作品,到1937年出版时甚至还引用了共产党当年8月“洛川会议”中确定的《中共十大抗日纲领》,也所以此书又带有爱国御侮的宣传性质,旨意无非都是在呼吁各界团结、举国一心以对抗侵略者。但也正因此,这本书的水分有多大,自不言而喻也。笔者曾粗略看过此书的PDF版,的确没看到有什么精辟的见解和系统性的战略阐述,倒是“精气神”口号布满纸面。

  【蒋百里的《国防论》】

  蒋百里先生确实博览古今,学识渊博,他对国民党政府国防现代化的贡献,功不可没。

  近年来,好像网上又兴起了一段据说来自于《国防论》的“惊世之言”,又是”还原历史“】读之甚觉有趣,特摘录如下:

  一、“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日本)讲和”;

  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

  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

  四、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蒋百里提出: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

  这里出现的“持久战“三字了,更有趣的是“第二棱线论”,这个“预测”简直是神了,因为八年抗战虽然日军屡战屡胜,国民党失地千里,但是日军的侵略步伐基本是止步在湖南(湘西)与国军展开了漫长的相持阶段这真没错。第四点就更有意思,活灵活现的“现代语调”,在我有限的学识里,我没发现蒋百里用这种语气说过话,我真搞不懂了,一直“被传颂”要“持久”的蒋百里先生居然会“就在上海开战,死不讲和”这么坚决,《国防论》里虽大量谈到日本对中国的威害,但蒋先生的态度一直是平和的,他也从来不是激进抗日者,为解疑惑,笔者专门考证——果不其然,目前我见过的《国防论》版本里,【以上文字一个都见不到】,倒是网上有人言之凿凿声称此说是来自于某某民国大家,如胡适之流的回忆,故有“通俗白话版耳”,但………很遗憾,还是【无考】,如果有谁能证实这段话确实出自《国防论》或蒋百里先生之亲言,笔者原为此道歉,欢迎督正。

  【毛泽东《论持久战》】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与前两位的作品相比较,最起码有几点是前二所不及的

  一、最早提出以日寇为“持久战”作战对象(1935年);

  二、成功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出版至国内、外,在西方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同时让反法西斯同盟了解了真实的中国抗战;

  三、用简练的文字使《论持久战》成为通俗读物,连蒋介石都忍不住通印在国民党高级军官内传阅,并以此激励(奚落)他的部下;

  四、精辟的观点远见卓识完全超越蒋百里与陈诚,这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三段论”(第一阶段: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第二阶段: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第三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区区数十字却言简意赅,切中要点,一下子确定了中共,乃至整个民族的抗日进程;

  五、五万字只用了十天左右就收笔,可见当年以党外人士兼任国民党代宣传部长的毛润之确实名不虚传,功力深厚。绝非陈“刺绣”拾人牙慧与蒋百里“之乎者也(不明所以)”所能比拟。

  【《论持久战》对抗日的最大贡献】

  《论持久战》里最具实际意义和宝贵价值的无疑是润之所指导的“游击战”“运动战”——这才是制胜的关键,这就是使得从来都尽量避免与日军直接冲突“游而不击”的共军,到得1945年日本快投降时,居然挺进到日军的大后方,对日军主力形成了战略包围,同时被强大的日、伪围困、追剿竞年却不死反生的神奇之处!壮乎??

  而寄望于国军(受降)的日军却见不到国军主力的身影,这就说明,共产党的抗日策略不仅是正确的,而且共产党军队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以“经略大西南,持久抗战获取胜利”而自豪的蒋介石与他的国民党军队却完全没有按他们(蒋百里与陈诚以及他自己)所倡导的思维去进行:不屑敌后游击战和运动战,固执地与日军进行硬碰硬的大规模阵地战,重地盘甚于“有生力量”,好大喜功而不思反省(“大捷”无数)………种种因果把好端端的“持久战”给打成了“消耗战”,国民党军队也没有毛泽东指出的【我之准备反攻】的阶段,直至1944年中,早已被太平洋战争和中共敌后渗透得弄得焦头烂额的日军居然能给予国民党毁灭性的打击——70万国军精锐消耗殆尽, 丧失国土20余万平方千米 ,丢掉城市146座,失去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导致罗斯福第一次动摇了支持中国的决心,使得日军又一次得以苟延残喘,“长衡会战”中被日军打得丢盔卸甲而浑不知的国军“战神”——薛岳的狼狈就是一个缩影。翻遍彼时二战战场,同盟国中只有中国国民党创造了如此“惊艳”的战绩。

  国粉们又要说了“国军”能打“游击战、运动战么”?“城市你共产党守么”?“敌后你造么”?的确,作为非政府军队的共产党确实没有与日军进行大规模阵地战之虞,但中共就没有地盘吗?

  1944年底, 中共占据的解放区计有陕甘宁、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苏北、苏中、苏南、淮北、淮南、皖中、鄂豫皖、浙东等15块。共设行政公署22个,专员公署90个,县政府635个。就以百团大战后日军的“五一大扫荡”为例,当时共产党的晋、冀根据地基本就是报销了,那人家怎么2年后又“回来”了呢??怎么做到的?

  试问持久哪家战?还是中国共产党!

  TO国粉,如图:

  旧作节选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草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