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731之外又一支庞大细菌部队:罪恶的北支甲第1855部队

丁志平 · 2015-03-10 · 来源:北京日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图为盖有“北支派遣甲第一八五五部队”印章的旧籍。 (陆琴供图)

  侵华日军北支甲第1855部队,对外称第151兵站医院,又称西村部队,是1939年和华中(南京)、华南(广州)同期建立的三大防疫给水——细菌战部队之一,是直属于日陆军参谋本部第九技术研究所(登户研究所)的阴谋暗杀部队,直接受日军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官下村定中将指挥。部队长初为黑江,继为菊池,后为西村英二。部队定员1500人。主要执行防疫给水和细菌武器研制任务,包括研制和生产鼠疫、霍乱、伤寒、痢疾、黑热病、疟疾等细菌和原虫等,是继侵华日军731部队之后又一支庞大的细菌部队。

  ●北支甲第1855部队机构设置

  北支甲第1855部队本部(又称总务部)设在北京天坛神乐署。内设4个科:庶务科统辖本部各科,负责经营、传达指示及同上下左右的联系;经理科负责制定预算,分配和处理经费,调配物资,发放工资、给养等业务;材料科负责关于当地资源的药理研究,保证并提供作战、防疫以及研究所需的各种卫生材料等;计划科负责制定有关华北作战的防疫、给水及细菌制造等的业务计划。

  北支甲第1855部队除设本部外,下设3个部门,称为分遣队,后改为课。第一课(卫生检验课)初建时设在天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二天(1941年12月9日),日军接管了美国人在城内办的协和医学院,并将该课迁入该学院内。第二课(细菌生产课)设在北京天坛公园西门南侧墙外的前卫生署中央防疫处生物制品所。该所原为中国最大的一个血清、疫苗研制所,拥有现成的疫苗大生产设备。因此,日军占领后即可利用其设备作细菌战剂的生产。第三课(细菌武器研究所)位于国立北京图书馆(旧址)西邻的静生生物调查所(文津街3号)。日军于1941年12月9日强占该所后,第三课从天坛迁到此处,扩大组织为“细菌武器研究所”,由筱田统技师任负责人。下设第一工作室(跳蚤的生产)、第二工作室(苍蝇的生产、疟疾的研究)、第三工作室(鼠疫菌的生产)、小动物(鼠)室等,主要任务是大量生产跳蚤和鼠疫菌、结合跳蚤和鼠疫菌、从飞机上撒布病菌等。

  另外,还设有13个驻外地的分部与办事处。

  在天坛神乐署驻扎的1855部队,除占用了神乐署等不少建筑外,还新建了不少房子,除去宿舍与病房外,工作室约有100多间。

  ●北支甲第1855部队大量研制和生产鼠疫细菌武器,霍乱、伤寒等细菌武器的生产量也很大

  据在1855部队第二分遣队工作过的日本老兵伊藤影明供述,他与鹤田兼敏等几十人担当的工作是“以老鼠为媒体饲养跳蚤,即把装进笼子里的老鼠放进石油桶里,里面撒上麦糠、血粉饲料、豆饼等,然后往里面放跳蚤,使之吸食鼠血,从而不断大量繁殖。”据长田友吉供认:“1944年已经进行了苍蝇和蚊子的研究,研究了细菌的培养与鉴别方法”。

  据1942年在冀中捕获的日本特务机关长大本清供认:“日本在华北的北平、天津、大同等地都有制造细菌的场所,日军中经常配有携带大量鼠疫、伤寒、霍乱等菌种的专门人员,只要有命令就可以释放;在日本军队内装备着大量的毒气和破坏农作物的毒菌以及破坏视力、听力、运动功能或致哑等不同性质的毒药……日军为避免这种罪行暴露于世,只有大佐以上的军官才有资格阅读关于施放菌毒的文件,有的连大佐也不让知道,并在每个文件的末尾注有‘阅后焚烧’的字样。”

  1950年1月10日,日共《赤旗报》根据曾在日军筱田队(即第三课)当过卫生兵的松井宽治于此前一天向日共代代木党部讲述的情况刊发文章,揭露了日军曾在北平驻扎过北支甲第1855部队并制造了大批细菌武器的事实。文中提到:“松井宽治从尾崎技师那里听说,‘在1942年有一次曾通宵大量生产跳蚤,运到外面去。同时据说还进行过对空中实验,得到了圆满的结果’”。

  除了大量研制和生产鼠疫细菌武器外,霍乱、伤寒等细菌武器的生产量也很大。日军医务人员每隔3个月为官兵注射一次“肌能促进剂”,防止在细菌战中染疫。

  ●为掩盖罪行,日军在战败后毁灭了大量罪证

  据松井宽治回忆:“8月15日(1945年),战事便结束了。那天正午的无线电广播20分钟后,队长筱田便下令破坏细菌研究所。破坏工作继续了三天三夜,通宵达旦。在后院里挖了大坑,先把跳蚤放到里面去,然后洒上汽油焚烧。重要书籍和细菌培养器具也都烧毁了。培养跳蚤的一万个汽油罐被卡车运走。战争结束后第七天,我们便做完了破坏工作,到本部集中。同时又下令解散部队,把‘北支那防疫给水部’的名称从华北派遣军的名册上涂去,所属官兵转属到各陆军医院去……”这一记述充分反映了日军在战败后毁灭罪证的情况。但罪证却是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被毁灭的。

  在前天坛防疫处院内,有日军遗留下的11吨、12吨、13吨三个6米长的大消毒锅,是用来对培养菌种的器具消毒的。仓库内还有大量的铝质培养箱。据当时在该部队工作的机械匠陈康延说:“日本人投降后,不但毁掉了很多文件器材,还曾用坦克车大量地压毁或用汽油烧毁了很多铝质培养箱。此前,日军曾用麻袋大批运来血粉,作为细菌培养剂用。”

  ●1943年8月,北支甲第1855部队在北平地区进行撒布霍乱菌试验,致使霍乱疫情在市内外迅速发生、蔓延

  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细菌战。1938年至1945年,仅在华北地区有记载的细菌战就达33次之多,造成数十万平民死亡(不含军人的死亡数字)。

  1943年8月,北支甲第1855部队在北平地区进行撒布霍乱菌试验,致使霍乱疫情在市内外迅速发生、蔓延。辖境内的玉清观、文昌宫、金鱼池、东花市、崇外大街、西打磨厂等地,都发现大批霍乱患者。

  事后,日军诈称霍乱系自然发生,并进行抵制试验,对华北交通线和北平地区的旅客及小件行李实行限制,在城门、车站、旅店、街头等地设立卫生站,强迫过往行人和居民注射疫苗,以掩盖其残暴罪行。但据长田友吉供述:“1943年8月北平地区发生的霍乱疫情,可以肯定是日军的谋略所致。”

  日军还在北平进行了大量的人体细菌试验。据与伊藤影明同期入伍、在北支甲第1855部队第三课负责饲养老鼠的日本老兵H氏回忆:“1944年夏天一过,从丰台俘虏收容所向第三课押运俘虏(当时他担任警戒),一连押运3天。第一天押运6人,第二天押运5人,第三天押运6人。戴着手铐的俘虏一到第三课,就被投进了装修成监狱的房间里。俘虏有所警觉,拒绝饮食。从本部前来的军医给这些俘虏注射了细菌(H氏不知是何种细菌),而后对俘虏的身体变化进行了调查。注射后没过一天,这些俘虏就全死了。而后又把俘虏尸体运到第一课进行解剖。”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史志办公室)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8. 致2025年高考生的一封信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1966:强烈要求废除旧高考制度——北京女一中学生写给毛主席的信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7.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