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贾 永|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背后故事感人至深!

贾永 · 2023-10-23 · 来源:昆仑策网
字体: /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主席的这首《采桑子·重阳》,写于1929年10月11日,农历重阳节。

《毛泽东年谱》记载:当时临江楼庭院中黄菊盛开,汀江两岸霜花一片,毛泽东触景生情,遂填词《采桑子·重阳》一首。

1929年,对于诞生仅仅两年的人民军队来说,尚处在生命幼年。未满36岁的毛泽东,也在经历着人生之中第一次重大考验。

这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2月10日,大年除夕,红军在江西瑞金城北大柏地设伏,将追击红军的国民党刘士毅部2个团诱进了包围圈。

这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斗,也是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的第一个大胜仗。危急时刻,毛泽东亲自拿起枪,率领警卫排冲入敌阵。大年初一正午,结束战斗,红军俘敌800余人,缴枪800余支……

陈毅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写道:“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然而,一场战斗的胜利并不能掩盖这支年轻的队伍存在的问题。

打下古城汀州,红军筹集到5万银圆。面对成军以来最大数目的一笔款子,旧式军队“打家劫舍”的气息开始弥漫:“把钱分了,每人可分得十几块现大洋呢!”“当兵吃饷,打仗发财,天经地义……”

这个多雨的季节,注定要让这支红色队伍经受暴风骤雨。

5月,一位带着共产国际精神的中央特派员来到红四军。他,就是刚刚被任命为红四军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的刘安恭。

从苏联红军高级射击学校留学归来的刘安恭自然不相信“山沟沟里能出马克思主义”。他指责毛泽东“自创原则”,提出实行“完全选举制度,使党内负责同志轮流更换来解决纠纷”。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召开,会议号召“大家努力来争论”——“争论”的结果是,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被否定,给予毛泽东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还一票之差落选前委书记。

失去了前委书记一职的毛泽东,不得不离开红四军,前赴闽西蛟洋养病兼做地方工作。毛泽东清楚,以俄为师,并不是照抄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毛泽东说:“我现在不辩,将来事实总会证明的!”

当选新一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陈毅,同样意识到部队问题的严重性。在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后,他写出一份详细的报告发往中央,然后星夜启程,远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

这期间,红四军又在上杭召开了“八大”,结果争论依旧、问题依旧。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等错误思潮卷土重来,打骂士兵、枪毙逃兵等旧军队习气再度抬头。更为严重的是,动摇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忽视了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建设的红四军,甚至连打胜仗的滋味都尝不到了。在8月进攻闽中和10月进攻东江的两次军事行动中,红军连遭重创。刘安恭也在战斗中牺牲了。

痛定思痛。人们怀念跟随毛泽东打胜仗的日子。

在上海,分管军事工作的周恩来以中央名义,肯定了毛泽东建立农村根据地和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主张。在他的指导下,陈毅起草了《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这就是著名的“九月来信”。

“九月来信”对红四军党内争论作出明确结论,指出“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原则”。周恩来指示红四军纠正一切不正确的倾向,维护“朱毛”领导,毛泽东“应仍为前委书记”。

消息辗转传来,已是九月重阳。身体渐渐好转的毛泽东,登临上杭城里的临江楼,听远山隆隆炮声,望脚下江水奔流,心情一如秋日晴空,再也抑制不住迸发的诗情,写下了本文开头这首《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没有想到,这期间还发生了一段“插曲”。共产国际英文版《国际新闻通讯》发了一则简短讣告:“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病,而在福建前线逝世。”

返回红四军途中,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开怀大笑。

迈过坎坷的山路,中国革命又见平川。

1929年11月23日,朱德率红四军再占汀州城。11月26日,毛泽东从上杭赶赴汀州。老友见面,欣喜万分:朱毛,朱毛,毛不离朱,朱不离毛。从此,朱毛携手近半个世纪,再未分开。

1929年11月28日,红四军前委扩大会决定:正式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5天之后,红四军开赴连城新泉,进行著名的“新泉整训”。毛泽东与陈毅主持政治整训,朱德主持军事整训,为红四军“九大”召开奠定思想基础。毛泽东起草了会议决议主要部分的初稿,让大家用半个月时间逐条讨论修改。他要做一篇大文章,回答一个共产国际和当时的中央都未能回答的重大问题,这就是:如何使一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绝大多数的军队脱胎换骨,真正建成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置于党绝对领导之下的新型人民军队。

正值初冬,新泉河畔,宜人的温泉水消除了红军战士连绵征战的疲劳。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制定的“三条纪律六项注意”——“上门板,捆禾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两项注意:“洗澡要避女人”“大便找厕所”。至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初步成型。

风云突变。国民党攻占长汀,直逼新泉。为确保会议安全召开,红四军移师闽西山区小镇——古田。

深夜,古田“松荫堂”灯光闪烁。思重千钧的毛泽东,甚至忘记了刚刚过去的12月26日是自己的36岁生日。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那是南方少有的大雪天。廖氏宗祠厅堂里,烧旺的炭火映红了人们脸庞。毛泽东建党、建军思想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了全体代表的坚决拥护。

从“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两年4个月又28天过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形成。由此,工农武装彻底完成了凤凰涅槃。罗荣桓说:“我们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就已经定型了。”

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规定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规定了红军中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的地位……若干年后,邓小平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大家看看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就可以了解。”

瑞雪迎春。山里的人们与红四军将士一起,在漫天的飞雪中度过20世纪30年代的第一个元旦,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马年。

廖氏宗祠前的大草坪上,军民联欢,人声鼎沸,雄壮的阅兵式令人兴奋。人们相信,经历浴火重生,这支虽然弱小但理想高远、信念坚定的队伍,必将在中国革命的疆场上马到成功。

一周之后,毛泽东在古田留下了又一篇著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个黎明前的黑夜,他仿佛看到,南方山林中点燃的星星之火,就要汇成燎原之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毛泽东脑海中,夺取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蓝图已然形成,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快马加鞭。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先期离开古田,转战赣南。毛泽东则率领另一部阻击从龙岩方向来犯之敌。两路大军调动敌军狼奔豕突,国民党“三省会剿”被彻底粉碎。

望一眼万山丛中的猎猎战旗,毛泽东欣喜高吟:山下山下,风卷红旗如画。

(作者:贾 永;来源:“我们的太空”微信公众号,转编自“歌声飞过八千里”;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蜗牛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2. 毛主席究竟为什么要发动那场运动?
  3. 中科院专家:"如果房子价格一直下跌,你我都将没有饭碗"!老百姓回怼:先查查你名下几套房?
  4. 用心良苦
  5. 李进同志(四)
  6. 西藏烟花秀事件,主要矛头不在烟花
  7. 福建舰三型机弹射成功,接下来该解决中国的精神战斗力了。
  8.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9. 上班的真谛就是把尿喝白。
  10.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7.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8.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9.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10. 李进同志(三)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8.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9.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10.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