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何而战!

国家记忆 · 2023-10-24 · 来源:CCTV国家记忆
字体: / /

73年前的今天

1950年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两年多的时间里

无数战士牺牲宝贵的生命

永远长眠在那片异国的土地上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故事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他在火中沉默如石

全身只有插入泥土的双手没被烧焦

 邱少云

将要前往朝鲜战场时,志愿军战士邱少云曾留下一封家书。这也是他留给家里的唯一一封家书:

“……到朝鲜后一定要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像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

1952年10月11日,一次潜伏任务中,敌军的燃烧弹在邱少云附近爆炸,他的身体被引燃了。

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忍着剧痛一动不动地趴着,两只手深深地抠进泥土里……

火,足足烧了三十多分钟,邱少云忍受着烈火焚身的痛苦,壮烈牺牲。

邱少云以个人的牺牲,保护了几百人的生命,同时也保证了这场战斗的最后胜利。

他是毛泽东主席的长子

被彭德怀称为“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毛岸英

这张珍贵的合影拍摄于1950年,是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国内留下的最后影像。

1950年10月初,当毛岸英得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将开赴朝鲜时,他向彭德怀主动请缨,要求参军上战场。彭德怀后来称毛岸英为,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1950年11月25日上午,时任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的毛岸英正在朝鲜北部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里紧张工作。突然,4架敌机袭来。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作战室木屋瞬间成了一片火海,毛岸英壮烈牺牲。

他抱紧炸药包冲向敌群

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杨根思

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有一个硬皮笔记本。在扉页上,写着他的战斗誓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0年11月29日黄昏,一直坚守小高岭阵地的杨根思,正在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就在敌人蜂拥而上、爬向山顶的危急时刻,杨根思毅然抱起仅有的一个炸药包向敌人冲去。

他神色凛然地拉响导火索,与40多个敌人一同消失在火海之中。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杨根思用生命诠释了生前立下的誓言——“人在阵地在”。

危急时刻

他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孔

 黄继光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吴三羊、肖登良三名通信员为夺回阵地,组成爆破小组去炸敌人的地堡。

黄继光的手雷用完时,地堡只被炸塌了一角。在敌人的疯狂扫射下,黄继光爬到地堡一侧,用胳膊奋力撑起身体,左手抓住地堡旁的麻包……

他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堵住敌人的机枪孔,壮烈牺牲,年仅21岁。

在残酷的战场上

他留下满是温情的记忆

李征明

在从抗美援朝战场飞回祖国的众多家书中,志愿军战士李征明的家书显得与众不同。因担心年龄小的妹妹看不懂字,他总是在信中图文并茂。

1953年4月,朝鲜半岛的春天已经到来。在战斗间隙,李征明给家人写下一封信:

“我在朝鲜一定争取立功,给祖国增光。”

战斗是无情的,但李征明从不在家信中提及战争。在信纸背面,他用一幅画向家人展示了朝鲜人民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趣味横生。

然而,自从接到这封信后,家人们再也没有了李征明的消息。1953年6月23日,李征明在上甘岭壮烈牺牲。

李征明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但他家书字里行间对亲人和祖国的深爱从未褪色。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但总要有人成为英雄

纵然岁月改变山河

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战的

志愿军战士们

永远不会被淡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少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2. 毛主席究竟为什么要发动那场运动?
  3. 中科院专家:"如果房子价格一直下跌,你我都将没有饭碗"!老百姓回怼:先查查你名下几套房?
  4. 用心良苦
  5. 李进同志(四)
  6. 西藏烟花秀事件,主要矛头不在烟花
  7. 福建舰三型机弹射成功,接下来该解决中国的精神战斗力了。
  8.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9. 上班的真谛就是把尿喝白。
  10.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7.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8.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9.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10. 李进同志(三)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8.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9.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10.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