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犹太千年流散寄居史

星话大白 · 2023-11-11 · 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字体: / /

这次巴以冲突,让以色列、犹太资本再度走入人们的视野。

但我们对以色列、犹太人、犹太资本并不了解。

包括美国为何要如此纵容以色列,甚至都到了无底线的地步,很多人也只了解利益因素,往往忽略背后复杂的宗教因素。

本文会先从犹太人长达2000年的流散寄居历史入手。

这里要强调,本文只是帮大家去了解当前以色列和美国如此极端扭曲的思想根源。

但了解,不代表理解,更不代表认同。

我希望大家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了解对方的想法。

我自己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是基于研究的态度,才去长期了解这些宗教对美国的影响。

这更多与是基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态度。

我们很多时候,想要准确去预判美国的行为模式,就得从利益和宗教两方面因素同时着手,不然对当前的美国,很容易产生误判。

(1)流散的根源

公元70年,罗马攻陷耶路撒冷,摧毁了犹太人的第二圣殿。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犹太人是过得十分悲惨,不是被屠杀,就是变成奴隶。

这种情况下,犹太教的弥赛亚主义就成为犹太人的精神支柱。

弥赛亚主义认为,上帝会在历史终结之时降下救世主弥赛亚,并在圣地以色列重建国祚永续的犹太政权,令流散犹太人返乡复国、实现救赎。

在罗马统治时期,弥赛亚主义一开始是有反抗色彩。

当时有一些犹太人起义反抗罗马统治,这自然需要有一些宗教加持。

于是,这些起义军领袖往往就宣称自己就是救世主弥赛亚,要带领犹太人推翻罗马统治,建设以色列国。

在这个时期,犹太人理解的弥赛亚主义,是认为可以主动去寻求以色列建国。

但是,在数次起义失败后,犹太人遭到罗马残酷镇压,在血腥屠戮之后,犹太人的弥赛亚主义,也从积极,转向消极。

犹太教开始强调,弥赛亚时代何时来临最终由上帝决定,人只能被动等待,主动去恢复应许之地上的那个王国,很容易带来欺骗和谎言,给犹太人带来巨大灾难。

这是比较典型的,宗教因现实变化而变化。

公元135年,巴尔·科赫巴大起义失败,罗马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于是犹太人彻底转入流散寄居模式,主要是逃往西欧,开始长期的寄居生涯。

犹太资本的寄居,是进行深度的金融殖民,通过金融手段,把触手触达社会的方方面面。

所以,在100年前就有人把犹太资本形容成章鱼,爪子用来深入各行各业,控制各行各业。

犹太资本就是这样,在一个又一个国家之间寄生。

在工业革命之前,资本主义还未盛行,犹太人这种寄居并不顺利。

在中世纪封建时期,犹太人基本就只是流散,不断被驱逐。

犹太人比较善于经商,而且往往通过放高利贷的方式来扩张,通过这种金融掠夺手段积累大量财富后,往往就会让当地人积累越来越多怨气。

所以,犹太资本往往是寄居一个国家没多久,就因为这种寄居损害到了当地人的利益,而遭到驱逐。

当然,除了利益之外,这些欧洲国家不断驱逐犹太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宗教。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颁布《米兰敕令》,宣告了基督教的合法性。

基督教虽然是源自犹太教,但二者将彼此视为异端,

犹太教是把犹太人视为上帝的选民,唯我独尊。

基督教继承了“唯我独尊”的选民观念,但不认为犹太人是上帝唯一的选民。

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是通过宣扬“末日论”,强调当末日来临时,只有信仰他们,才能被降临的救世主救赎,而其他异教徒则会下地狱,被末世终结。

所以,这类一神教都有强烈的排外属性,容易极端化。

基督教宣扬神通过耶稣和基督徒立了新约,基督徒已取代犹太人成为神的选民。

于是,犹太教信奉的《希伯来圣经》被基督教称为“圣经旧约”,然后基督教自己有“圣经新约”。

犹太教自然只信奉“旧约”,而基督教是同时信奉“旧约”和“新约”,认为旧约和新约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圣经。

同时,基督教认为耶稣就是弥赛亚,而犹太教是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

基于这些教义的根本矛盾,一开始基督教和犹太教可以说是水火不容,互为死敌。

公元391年,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定为国家,取缔国内一切异教徒的活动。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西罗马和东罗马。

图片

基督教也因此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早早就覆灭了,欧洲也进入中世纪。

虽然西欧变成了多个封建王国,但罗马天主教廷的神权影响力却仍然很大,那时候西欧诸国基本都是君权神授。

而视犹太教为异端的的天主教,自然不会让犹太人有好日子过。

而且,犹太人是一个有强烈排外、自我封闭的群体,不太容易被当地同化。

中世纪的犹太人奉行一种“流散政治”,包含两方面内容:

1、“接受异教徒的统治,践行一种顺从的政治”;

2、“耐心等待上帝的救赎,践行一种推延希望的政治”。

其实这更像是通过宗教,来给自己流散生涯做一些安慰。

同时,这种流散政治本质上,就是拒绝被当地同化,所谓“接受异教徒的统治”背后,仍然是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选民的高人一等思维。

明面上顺从当地的统治,表面看着还挺和善,但骨子里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现在只是“暂时”委曲求全。

这样一群人到哪,自然不会太受欢迎,再加上犹太人善于经商和金融掠夺,就更不讨喜了,叠加宗教因素,中世纪的犹太人自然就四处流散,被欧洲各国轮流驱逐,成了“流浪的民族”。

(2)犹太复国主义兴起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弥赛亚主义本身,并没有阐明犹太人到底能不能主动去建立以色列国。

所以,在“释经”这个环节,就给犹太人的“释经”集团严重的分歧空间。

在犹太人弱势的时候,比如被罗马帝国屠杀镇压,那么犹太人的“释经”集团就会把弥赛亚主义往消极方向去解释,衍生出流散政治。

但犹太人开始强势时,犹太人骨子里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种族主义,就会催生出吧“弥赛亚主义”往积极方向去解释,就衍生出犹太复国主义。

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兴起,而善于金融掠夺的犹太人就如鱼得水,让犹太资本越发壮大。

特别是100年前,犹太资本通过金融和传媒,对欧洲有极大影响,当时德国就被掠夺得很惨,并且一战前,大量犹太人就移民到美国,开始寄居到美国民主党身上。

随着犹太资本的壮大,在这个过程里,犹太人自然也会有野心家出现,谋求以色列建国。

但上千年的流散生涯,也让很多犹太人习惯了流散模式,所以一开始多数犹太人对以色列建国并不热衷,甚至不少犹太人反对以色列建国,认为只能被动等待,不能主动建国,否则会招来灾难。

当时,犹太人大致可以分为正统派、改革派、保守派,无派别。

其中改革派和无派别居多,占了大多数,是犹太资本的主体,在100年前寄居到美国民主党身上,现在基本都定居在美国。

改革派就是以流散派为主,习惯了长期流散模式,对于以色列建国并没有兴趣,但也不会强烈反对。

正统派是强烈反对以色列建国,认为这会招来灾难。

保守派则是狂热推行犹太复国主义。

100年前,本来犹太保守派人数占比只有18%,并不多。

不过,关键的转折点,在于二战。

二战的大屠杀,让更多的犹太人认为,需要有一个国家和军队来保护自己。

于是二战后,犹太复国主义达到一个顶点。

在这个过程里,已经寄居到美国民主党的犹太资本,跟美国本土资本、美国新教支持的共和党,达成了建立以色列的共识。

于是,美国两党才会全力去推动以色列建国。

并且,在以色列建国后,原本没兴趣的改革派,也开始出钱出力去支持以色列。

特别是1967年,以色列打赢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全球大多数犹太人都支持以色列。

就连正统派内部也开始分化,因为一部分人认为,以色列都建国了,也没招来灾难。

但仍然有一部分“极端正统派”反对以色列建国,其中主要就是以色列的“哈瑞迪”人。

当初以色列建国时,保守派的领头人,是一群已经失去犹太文化,长期被欧洲同化的犹太人,他们甚至都不会讲希伯来语,也丢失很多犹太文化和传统,所以当时这些保守派为了让以色列建国获得“正统”地位,只能去拉拢极端正统派的“哈瑞迪”人,许诺哈瑞迪人不用服兵役,并且为这些哈瑞迪人建立了单独的“宗教教育体系”。

这给现在的以色列,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因为这些哈瑞迪人形成大规模的“脱产读经”,他们16岁进入经学院,可以一直全日制学到45岁,以色列政府要负责养着他们,并且他们结婚后还能获得家庭补贴。

而美国的极端正统派犹太人,通常24岁之后就得离开经学院去谋生。

以色列目前有112万哈瑞迪人,占以色列总人口的12.5%,更夸张的是,哈瑞迪人因为严格遵循教义,特别热衷于生育,过去15年间,哈瑞迪妇女人均生育子女数达7个。

这样一群不服兵役、不事生产的哈瑞迪人,要靠以色列政府养着,偏偏他们对以色列建国不感冒。

虽然以色列建国的时候,哈瑞迪人基于这些利益交换,不反对以色列建国,但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哈瑞迪人内部也开始分化,对于是否应该把占领的土地归还巴勒斯坦人,也出现鹰鸽两派。

鸽派坚持传统弥赛亚主义,认为救世主没有到来,他们认为,犹太人就算定居以色列地,仍然跟流散没区别,不要得罪非犹太人,仍然强烈反对以色列建国。

鹰派则认为以色列军队占领圣地标志着弥赛亚时代已出现,因而不能将任何圣地还给非犹太人。

所以,也并非所有哈瑞迪人都反对以色列建国。

多数哈瑞迪人对待以色列政府是采取“孤立主义”,也就是只要以色列继续养着他们,那么他们也不闹事。

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哈瑞迪人仍然反对以色列建国,甚至会极端反对,比如会举着巴勒斯坦国旗,在以色列跟以色列军警发生冲突。

但不要觉得这部分哈瑞迪人就对阿拉伯人“真的”友好。

极端正统派里,不管鸽派,还是鹰派,都把犹太人和非犹太人分得泾渭分明,并认为非犹太人想要毁灭犹太人。

只不过,鸽派认为,“既然非犹太人讨厌我们,我们需要保持沉默,需要克制自己,不提醒他们我们的存在,以免激怒他们。”

而鹰派认为要“强硬回击”。

极端正统派的鸽派,虽然反对以色列建国,但骨子也还是很极端的,所谓哈瑞迪人对阿拉伯人的“友好”,只是一种“蛰伏”,骨子里仍然是泾渭分明的“敌对”思维。

整体来说,庞大的哈瑞迪人,现在已经成为以色列庞大的负担,这么多不事生产的人,还得靠以色列去养,还这么能生,长此以往,拖都能拖垮以色列。

(3)美国犹太势力

现在全世界83.9%的犹太人口集中在以色列和美国两个国家。

以色列总人口939万,74%为犹太人,21%为阿拉伯人。

以色列的犹太人数量为694万人,而美国的犹太人数量约为570万人,二者基本相当。

以色列建国后,比较狂热支持以色列建国的犹太人,其实大都已经移民到以色列,身体力行。

仍然选择定居在美国的犹太人,其实大都属于流散派,他们从一开始对以色列建国不感兴趣,到后面也积极出钱出力,但他们整体没到一个狂热的程度,这些犹太资本支持的民主党,对于以色列的支持,也更多是基于美国的战略利益,相对务实,没那么狂热。

甚至,一些美国的自由派犹太人也会对以色列一些过激的政策批评,不过这些声音在美国犹太群体里,只占少数。

当然,美国也有一部分保守派犹太人,没有选择回以色列,而是留在了美国,充当以色列庞大的“美国犹太游说集团”,来长期影响美国中东政策,这部分保守派犹太人,跟美国新教的关系比较好。

美国犹太人,改革派占多数支持民主党,保守派占少数支持共和党。

但不管犹太人内部派系如何分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只要是信犹太教,那么骨子里都会认为犹太人是上帝选民,自认为高人一等。

这其实是犹太人2000年流散寄居历史里,不断引发冲突的根源,因为这实际上就是种族主义,只不过用宗教的形式表现而已。

犹太人在长期流散寄居的生涯里,哪怕表现得很顺从当地统治,也只是一种“蛰伏”,他们会坚持长期潜移默化的寄居,这势必会带来各方面的矛盾。

当然,进入21世纪后,美国不信犹太教的犹太人在增多,特别是年轻人群体里。

美国的犹太人世俗化得比较彻底,但犹太教的影响还是存在,只是更加隐蔽而已。

总体来说,多数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支持属于不狂热,但大方向还是支持,偶尔才会针对一些细节进行反对,这个也反应在民主党对待以色列的态度上。平时不冷不热,但以色列一遇到危机,基于美国的战略利益,民主党也一样会力挺。

只不过一旦以色列打得太拉胯,付出的伤亡代价太大,犹太资本会不会死保到底,还是有一丝变数,当然这个变数并不大,得让局势糟糕到犹太资本有可能把自己赔进去,到那个时候只看“钱”的犹太资本,才有可能退缩。

反倒是美国新教徒、美国本土资本支持的共和党,会比起民主党,更加狂热支持以色列,会不计代价的死保以色列。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2. 毛主席究竟为什么要发动那场运动?
  3. 中科院专家:"如果房子价格一直下跌,你我都将没有饭碗"!老百姓回怼:先查查你名下几套房?
  4. 用心良苦
  5. 李进同志(四)
  6. 西藏烟花秀事件,主要矛头不在烟花
  7. 福建舰三型机弹射成功,接下来该解决中国的精神战斗力了。
  8.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9. 上班的真谛就是把尿喝白。
  10.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7.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8.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9.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10. 李进同志(三)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8.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9.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10.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