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王学斌: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性

王学斌 · 2023-11-14 · 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5期
字体: / /
回顾历史,过往的一切都化入典籍、遗迹与记忆之中,有的隐而不彰,悄然成为今天的一部分。我们关注历史,除却具体的人、事与制外,更要注重把握历史背后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这无疑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内核。

独特的地理气候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自然基础。远古时代,中原地貌多为稀疏草原,除了覆盖野草、低矮灌木、乔木外,无太多大型植被,只需用较为简易的工具,便能进行地表清除,有助于人类对野生植物的驯化与种植。与此同时,这片辽阔的平坦区域,在远古年均降水量600—900毫米,这是一种总体上挑战性适度的自然环境。

举目整个欧亚大陆,中华文明也颇占优势。一方面,西北的戈壁与山脉将其他族群隔绝在外,东面的大海在当时是难以跨越的天堑,中原不会面临频繁的战争。另一方面,中国境内的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等流域并不完全阻隔,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内部互通。这种地理条件不仅对于出现先进生产力极为有利,对于社会、政治与文化的整合也十分有利,使得华夏以中原为枢纽,实现政治统一。

稳定的空间规模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生长保障。从五帝时代单一制的邦国到夏商周多元一体复合制的王朝国家,再到秦汉至明清的以郡县制为机制的“中央—郡县”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于距今数千年前就奠定了疆域的基本规模,为中华文明的稳中有变、改易更新提供至为关键的空间保障。

厚重的文化积累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内在支撑。中华文明核心文化基因的形塑凝聚,凭借的是漫长文明演进中思想文化的积累。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中华文明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诸多本质不变而内容常新的文化基因,构筑了中华民族世代认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

深沉的历史精神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核心品格。中华民族在某种意义上是“历史的民族”,重视对自身历史的传承借鉴,具有浓厚深沉的历史意识。历代前贤都善于在持久中触摸其变化的脉搏、在变化中紧盯其持久的痕迹,贵在“求其久”,重在“察其变”。同时,中华民族又深切理解“鉴古知今”之要义所在,如北宋名臣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回顾历史,过往的一切都化入典籍、遗迹与记忆之中,有的隐而不彰,悄然成为今天的一部分。我们关注历史,除却具体的人、事与制外,更要注重把握历史背后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这无疑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内核。

(原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连续性》,摘自《学习时报》2023年6月16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少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2. 毛主席究竟为什么要发动那场运动?
  3. 中科院专家:"如果房子价格一直下跌,你我都将没有饭碗"!老百姓回怼:先查查你名下几套房?
  4. 用心良苦
  5. 李进同志(四)
  6. 西藏烟花秀事件,主要矛头不在烟花
  7. 福建舰三型机弹射成功,接下来该解决中国的精神战斗力了。
  8.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9. 上班的真谛就是把尿喝白。
  10.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7.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8.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9.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10. 李进同志(三)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8.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9.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10.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