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激战!流感VS新冠!(小祖宗POV)

拍老师 · 2022-04-21 · 来源:拍帮主的后花园
字体: / /

❶ 前言

各位老铁晚上好,

今天后台有老铁自带《JAMA》最新文章来提问(踢馆)~

——请品鉴:

↑ 以上就是这篇踢馆的JAMA最新文章,

主要讲新冠VS流感(以及RSV)的对比评测,

具体来说,

这玩意儿比较的是美帝11个州5-11岁小祖宗们在三个月时间段当中的累计重症住院数。

第一眼印象,新冠病毒对美帝小祖宗们的杀伤力,简直是弱鸡嘛,

不仅被流感甩了八条街,甚至比起隔壁RSV也略差了点意思~

所以咱每天变着花样儿贩卖各种焦虑,

难不成贩卖了个寂寞?

嘿嘿嘿,

各位别急,

JAMA这张图,虽然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真的,

但里边儿埋的雷一点也不少,

下面咱就来挨个挨个排雷吧。

❷ JAMA这篇奇文到底讲了啥?

——开门见山了啊,请品鉴:

标题:

美帝11个州5-11岁年龄组儿童感染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后的重症住院研究

这标题已经够一目了然了,

咱下面就简单介绍介绍背景呗~

简单来说:

这玩意儿是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的某下属单位——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搞的一项研究。

AHRQ靠着他们家某数据库,汇总了美帝11个州一共1300多家医院的住院数据;

然后从里边挑出了所有5-11岁年龄段因为新冠病毒/流感病毒/RSV病毒感染入院的病历;

接下来划定时间段,横向评测走起来;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了上面咱看到的那张图表。

——咱再仔细品鉴品鉴: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下面咱正式开始排雷。

❸ 当街耍赖皮的横断面研究

最显眼的一颗雷,

埋在这篇奇文的方法论介绍里面~

——请品鉴:

咱把红框部分翻译成人话:

首先,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

然后呢,新冠病毒感染的考察期间是2021年1月到3月;

再然后,作者们尴尬地发现,2021年1月到3月期间,感染流感和RSV的人实在太少了,这个横断面研究压根儿支棱不起来

最后,作者们想出了个权宜之计,用2021年1月到3月期间的新冠病例,去对比2017年1月到3月期间的流感/RSV病例……

这尼玛,

还可以有这种骚操作的?

这几位作者难道不怕本科流行病学老师的棺材板压不住吗??

——咱顺便走个名词解释啊:

所以既然要搞横断面研究,

第一条注意事项就是“特定时间点”。

结果这尼玛玩意儿倒好,

直接用2017年跟2022年搞横断面分析,

这莫不是要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

或者咱换个角度来看

为啥2021年那阵美帝流感和RSV几乎绝迹,

AHRQ的诸位老师难道心里没点逼数吗?

还不是因为被2020年12月那波Alpha+Iota联手主导的大爆发给搞怕了,

所以不得不搞起来严厉到惨绝人寰的非药物干预式防疫策略?

——比如说啊,学校全面停课:

——再比如说啊,居家令:

——以及,口罩令:

——最后,Google Mobility的人流(车流)数据:

↑ 以上红框部分就是2021年1月到3月,其中:

绿色曲线=住宅区;

紫红色曲线=公园;

棕色曲线=超市/药房;

蓝色曲线=百货商场/娱乐设施;

浅棕色曲线=工作场所;

紫色曲线=交通枢纽。

所以在2021年1月到3月那阵,

你美都萎成啥样儿了~

居然好意思跟歌舞升平的2017年搞横断面分析???

那么,在上述所有针对新冠病毒的非药物式干预策略影响下,

流感跟RSV被误伤到了什么地步呢?

这里有一篇Nature综述,

正好能够侧面说明问题~

——请品鉴:

标题:

新冠大流行期间,流感病毒某株系要灭绝了?

……

……

这这这,看得老夫不禁流下了两行同情的浊泪~

人类和新冠病毒硬碰硬,

一不小心把流感搞死了可还行?

或者具体来说,

虽然这篇文章所说的乙流山形株系,

最后发现侥幸健在,

但从2020年4月到2021年8月整整一年多时间完全没有检出,

基本可以说是在灭绝的边缘疯狂徘徊了。

那么,流感四大分支,

除了山形株系之外的其他三家是啥造型呢?

——请品鉴:

↑ 以上是美帝甲流乙流加一块儿的数字,

其中红框框出来的就是2021年1月到3月期间~

所以各位不妨跟新冠大流行之前的2019/2020冬季对比对比啊,

看看啥叫大写的惨不忍睹~

——顺便再瞅一眼RSV得了:

↑ 看来RSV比流感能扛,

至少能趁着管控放松的机会反弹反弹,

甚至搞个反季爆发~

但是很可惜,

在针对新冠防疫措施最严厉的2021年1月到3月期间,

这玩意儿照样被摁得死死的~

并且啊,

细思极恐之处在于,

上述所有这些把流感和RSV搞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管控措施,

其实都只是歪打正着而已,

因为它们针对的正主儿始终是新冠病毒,

那么这位正主儿在2021年1月到3月期间是怎样的造型呢?

——请品鉴:

↑ 绿框部分就是2021年1月到3月,

简单来说就是:

每天新增感染大几万,甚至十几二十万,

每天新增死亡一两千。

所以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咱大概理解AHRQ的诸位老师为啥要搞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这种套路了~

要是不强行错位对比的话,

这paper根本就无从下笔啊!掀桌!

最后,如果咱不搞强行错位,

而是正儿八经地搞同时期横向比较的话,

那么结果会是啥造型呢?

虽然咱手里没有美帝5-11岁的儿童入院数据,

但咱正好有0-17岁的儿童死亡数据,

所以各位凑合看看呗~

——请品鉴:

↑ 简单来说,

对于美国全国0-17岁年龄段而言,

2020年以来的新冠死亡数,

比2004年以来的流感死亡数加起来还要多一丢丢

还没完呢!

元芳,拿放大镜来!

——请看:

↑ 这个才是正儿八经的“特定时间点”的横断面对比~

2020年到2021年,

全美5-11岁年龄段一共有9个小倒霉鬼因流感入院,

同一时间同年龄段的新冠入院人数,

怕是数都数不过来……

然后,大流行以来,

全美0-17岁年龄段一共有6个小倒霉鬼死于流感,

同一时间同年龄段,超过1200位儿童死于新冠……

❹ 不要逼脸的细分大法

各位是不是以为上面的套路就是AHRQ诸位老师的全部实力?

那你们可就太小瞧人了~

美帝头号骚操作——组合细分大法请了解下?

——咱们又来品鉴一下这张图:

↑ 最左边两根柱子是流感,这个没问题;

接下来是RSV,这个咱们也认识,

再接下来是新冠,OK~

那么后面这个MIS-C是个啥子鬼?

为啥最后还要把新冠和MIS-C打个组合?

是的各位你们没看错,

这玩意儿就是所谓的无限细分,

这其中被强行细分出去的MIS-C,

各位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新冠病毒感染症的一种儿童特供版病征~

具体可以看这里:《MIS-C与超级抗原,香港篇》

学名叫儿童多系统发炎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简称MIS-C。

——请品鉴:

↑ 根据上面这篇,

这玩意儿是只有感染了新冠病毒才有的独家限量款病征,

然后在美帝的发病率大概是0.03%出头,

这个发病风险虽然挺低,

但鉴于它的凶险程度,

也鉴于它专门针对小祖宗下手,

还鉴于……发病率再低它也挡不住基数大啊……

于是全方位的吊打……最后的结果就是,

根据AHRQ的那个数据,

在2021年1月到3月之间,

MISC-C的住院人数比新冠感染本体还高出一大截~

所以现在问题就来了……

既然MIS-C这玩意儿是儿童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才会发作的东西,

那么为啥AHRQ要把它跟新冠病毒感染症强行细分成两种疾病?

是不是想骗一骗那些看图不看注释的学术混子?

又或者蒙蔽一下推特上那些不知道MISC-C是啥玩意儿的围观群众?

哦对了,

这里跑个题啊,

通过细分和组合来控制排名,

这已经是美帝卫生系统的祖传套路了~

——比如说,请品鉴:

↑ 以上是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公布的2021年美帝死因顺位排名,

通过把各种心血管类疾病和各种癌症机智地组合起来,

NCHS成功地把新冠病毒感染症的死因顺位挤到了第三名

然后他们还创造性地把车祸、溺水、触电等一大堆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死因,

强行组合成了一个大类,叫做“意外伤害”,

并且顺势安排到了第四名,

这样就显得前三名的领先优势看起来不太明显的样子……

这操作……就问各位服不服?

那么咱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模仿AHRQ搞个无限细分大法,

把所有的癌症/心脏病/意外伤害拆分开,

再看看新冠病毒感染症在美帝的死因顺位排名呗~

——请品鉴(可能需要点开大图):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❺ 黯淡的前景

各位,AHRQ的这个研究,

虽然这周才刚刚发表,

但选择的考察期是2021年1月到3月,

都已经是一年前的事儿了……

那时候Delta还没诞生,

Omicron更是没影儿,

美帝的流行株还只是Alpha和Iota这类怂货而已。

一年后的现在,

作为对照组的流感,

除了H3之外的其他三家仍然在灭绝边缘疯狂徘徊,

H3也离2020年之前的水平差了几条街~

——请品鉴:

可是啊可是,

AHRQ研究的正主儿新冠病毒,

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

Delta凶猛,这个大伙儿都知道,

而哪怕被称作MILD的Omicron,

对小祖宗的杀伤力照样爆表~

——具体请品鉴:

↑ AAP官方统计,美帝小祖宗们的每日新增确诊人数~

——请再品鉴:

↑ CDC Covid Track、CDC NVSS以及AAP三种官方渠道统计的美帝小祖宗累计死亡人数

❻ 钱包的暴击

哦对了,AHRQ这个奇文,

还隐藏了一处特别令美帝人民焦虑的信息,

——请品鉴:

↑ 简单来说,在美帝,

小祖宗因为新冠住一次院,

开销是流感的两倍~

而如果点背碰到了MIS-C,

那就是四倍不止……

怎一个惨字了得……

昨天CDC更新了这周的FLUVIEW(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关于美国那边流感流行情况的周报系统)~

——请品鉴:

那么咱就借用这份周报里边儿的一些新鲜数据,

(以及前几天WHO流感疫苗毒株预测会议的一些数据)

来继续八卦新冠VS流感这个完全不在同一重量级的对比,

并且顺便贩卖一点关于流感的定心丸吧。

❷ 这一期FLUVIEW有哪些新东西?

——首先请品鉴:

↑ 前几天咱们提到,

近两个流感季加一块儿,

美帝一共有6个小祖宗死于流感,

然后这期FLUVIEW周报就实锤了~

(是的各位你们没看错,前几天咱们抢跑了…)

——或者说,换成下图更一目了然:

——作为对比,新冠造成的小祖宗死亡情况如下:

↑ 以上蓝色曲线为AAP(美国儿科学会)口径死亡人数,银色曲线为CDC NVSS口径死亡人数,橙色曲线则是CDC Data Tracker口径死亡人数。

咱暂时只看更新最及时的CDC Data Tracker口径,

美帝小祖宗们丧命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节奏,

差不多是下面这种造型:

从疫情开始到2021年9月,18个月里面死了500个左右,平均每个月28个;

从2021年9月到11月,两个月死了100个左右,平均每个月50个;

从2021年11月到12月,一个月死了350个左右,平均每个月350个;

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2月,两个月死了250个左右,平均每个月125个……

——接下来请再品鉴:

↑ 以上是本期FLUVIEW的Key points,

各位感兴趣可以自己啃原文,

咱这里主要看红框部分:

本流感季,美国连老人带小孩儿一共死了1400例~

那么作为对比,

新冠是啥造型呢?

——请看:

↑ 显而易见,

从2021年12月1日开始的接近三个月时间里,

美帝每天死于新冠病毒感染症的人数都高于1400例;

每天。

——然后请品鉴:

↑ 本流感季美国累计流感入院人数为每十万人5例左右。

——而作为对比:

↑ 2021年8月之后,美帝新冠病毒症住院人数再也没有低于过每十万人100例……

❸ 本期WHO流感毒株预测会议又有哪些定心丸?

——先例行走个名词解释(需要点开大图):

简单来说,WHO每年会组织各个国家流感中心开两轮会议,

分别预测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下一季流感流行毒株。

其中2月份这一轮,就专门针对的北半球~

——定心丸一枚,请品鉴:

↑ 翻译成人话,由于从来没有针对流感的应检尽检机制,

所以一般都是用检测阳性率来间接估算流感流行程度……

其中在2021年9月到2022年1月期间,

全球所有向WHO上报相关数据的国家/地区,

不管是甲流H1N1、H3N2还是乙流,

检测阳性率都始终低于3%。

而作为对比,在平常年份,

流感检测阳性率通常会超过17%。

——更大条的定心丸一枚,请再品鉴:

↑ 这玩意儿其实咱们之前已经八卦过了,

流感病毒四大金刚之一——乙流山形株系,

特别是近年来流行的16/88分支,

从2020年3月起,就再也没冒过头……

(请看这里:喜报!全球疫情清零进程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标题党)

不过严格来说,

乙流山形株系并没有扑街,

少数地区仍然有零星病例……

——比如说:

↑ 比如去年10月在美国就有两例~

但不管怎么说,

这玩意儿基本可以算是在灭绝的边缘疯狂徘徊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咱开门见山了啊,请品鉴:

正如上面这篇《纽时》文章所说的一样,

假如新冠代表队和流感代表队碰头的话,

其实更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互别苗头、一争高下,

而是合伙欺负宿主……也就是共感染。

不过幸运的是,

由于大流行以来人们针对新冠病毒采取了各种物理防范措施,

所以……虽然新冠病毒没防住,

但流感病毒却被严重误伤了

具体请品鉴:喜报!全球疫情清零进程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标题党)

总之,如上文所说,

新冠大流行期间,流感病毒四大株系之一已然被搞得在灭绝的边缘疯狂徘徊,

另外三大株系也处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尴尬境地,

——具体来说,请品鉴:

↑ 以上是随手找的美帝数据,

但全世界其他地方也差不多是这个造型。

话分两头,共感染这名字虽然听起来很悬乎,

但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如咱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焦虑。

——请品鉴:

根据帝国理工Cunnington老师的这篇review:

病原体共感染其实是一种挺常见的现象;

大多数共感染都没啥大不了的,越等于几种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各行其是;

少数共感染居然是有益的,也就是说同时感染的病原体之间会互相妨害,最终导致宿主症状减轻(通常的原因是病原体A激活了宿主固有免疫应答,然后顺手把病原体B给做掉了……);

只有少数共感染现象是有害的,也就是说同时感染的病原体致病性会叠加,会增幅,最终造成1+1>2的杀伤效果。

❸ 一加一,大于二

所以各位你们不妨猜一猜,

新冠和流感共感染的话,

将会是怎样的造型呢?

——请品鉴:

标题翻译成人话:

新冠病毒分别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腺病毒的共感染

以上是爱丁堡大学几位老师最新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篇correspondence,

剪断截说:

这几位作者选取了2020年2月6日到2021年12月8日期间英国大约21万例入院就医的新冠病毒成人确诊病例;

上述病例当中有7千位在入院期间做过其他呼吸道病毒检测;

其中有583位检出共感染,阳性率约8.4%;

这583例呼吸道病毒共感染包括——227例新冠-流感共感染(3.2%左右)、220例新冠-RSV共感染,以及136例新冠-腺病毒共感染;

作者们在控制了各种混杂因素之后,把7千位检测实锤的结果外推到整个21万受试者,然后横向对比了上述三种共感染对宿主住院结局的影响(主要考察了机械通气和院内死亡两个结局)。

——结果……请品鉴:

翻译成人话:

首先,新冠-RSV共感染可以明显降低机械通气和院内死亡的风险比,OR分别是0.73和0.47(p值略高!)……这你们敢信?(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这21万都是成人入院病例,而RSV对成年人本来就约等于没有杀伤力);

然后,新冠-腺病毒共感染可以明显降低机械通气风险比,但会增加院内死亡风险比,OR分别是0.64和1.53(p值还是略高);

最后,新冠-流感共感染的情况下,机械通气和院内死亡的风险双双大幅飙升,其中机械通气的风险狂涨4倍,院内死亡的风险也翻了2.35倍

以上原文请见: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2)00383-X

❹ 轮x躺平党

看完上边儿的数字,

我猜不少朋友估计会无动于衷,

毕竟,咱上面已经提到了:

由于人类针对新冠疫情的物理防范措施严重误伤了流感病毒,

以至于流感界四大金刚已经连续两年处于低调潜伏状态,

其中乙流山形株更是在彻底灭绝的边缘疯狂徘徊……

就这?还怕个球的新冠-流感共感染?

是的没错,

照常理来说,确实是这么一种情况。

但是咱们这个魔幻现实主义世界上总有些不符合常理的例外。

比如说,2月初带头全面放松管控,单方面宣布大流行结束的丹麦,

就是个很好的负面典型……

——具体而言,请品鉴:

以上是丹麦从2020年初以来的流感确诊数量。

可以看出,从2020年12周(3月份)起,或者说新冠大流行开始之日起,

丹麦的流感就几乎销声匿迹。

直到……

直到2022年第9周左右(也就是全面放松疫情管控之后不久),

流感王者回归,

并且突破了2020年的高度,一飞冲天。

——或者说,咱换张图继续品鉴:

以上是丹麦2015年以来历年流感确诊人数对比,

所以可以看出,2022年初这一波流感爆发,

它不仅是相对于2020年来说的一飞冲天,

它还是相对于2015年以来每一年来说的一飞冲天

——与此同时,请再品鉴:

以上是丹麦和整个欧盟的新冠死亡率对比,

注意是死亡率(mortality rate),而不是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所以全欧优等生科代表丹麦,

虽然在大流行以来接近两年时间里面,死亡率全部远远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可是呢,就在他们家全面放开管控之后十来天,

丹麦死亡率一举反超欧盟标准,

成为欧洲拖后腿的累赘之一。

——元芳!上放大镜:

所以咯,情况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在不该躺平的阶段提前躺平,

下场可能不止是被一种病毒任艹,

而是被两种病毒轮艹……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史上“马屁诗”最快翻车案
  4.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7. 毛主席究竟为什么要发动那场运动?
  8. 改革后实用主义之弊
  9. 今天,我们的孩子又中毒了,你还在等什么?!
  10. 漫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未来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李进同志》(一)邂逅
  6.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7.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8.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9.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10.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彭德怀错杀功臣后毛主席一生都没释怀
  6.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7.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8. 郭建波:关于王、关、戚问题的历史考察
  9.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10.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大学的底线在哪里?这还有脸过那个恶心人的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