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何幸福真的可能幸福吗?集体经济改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小庄 · 2022-07-14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我们遇到得最多的,不是村匪恶霸,而是数不胜数的“善良的地主”。在这部剧里,我们可以再思考的深入一些,如果所有的人都按照自己范围内的制度、法律、规范去做事,所有人都没错,甚至像万善堂那样的人还以一个“善人”的形象出现,能够在规定、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做得尽可能仁至义尽。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制造出大量失业人员和无产阶级大军?那么,请问,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前几天跟我一个朋友聊天,这个朋友是我们县的一个基层民警,中途他聊到最近的一部剧,也就是赵丽颖主演的那部《幸福到万家》。我那朋友就说:我们工作的时候就经常遇到这剧里演的那种经济纠纷,每次调解和处理起来颇为费劲,也很头疼,因为每个人从自己的立场跟利益出发都没错,可是矛盾却又真实存在,最后调解起来不是这边要吃亏,就是那边要吃亏,总有一方不满意。

  这几天我认真的去刷了一下那部剧,发现他说的那个问题其实就是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我们这个号写过很多关于公有制经济的问题,这部剧又正好讲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很有必要认真地来探讨一下集体与个人之间矛盾背后的根源是怎么来的?

  文章有6000多字,大家慢慢看。

  一、

  集体经济的改革逻辑

  《幸福到万家》的故事背景主要发生在一个明星村,叫万家村。这个村之所以是明星村,是因为这个村里有一个集体企业,这个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在村支书万善堂的带领下,由一个小小的采石厂变成了一个年产值10亿,纯利润也达到了1亿的明星企业。这个企业如今成了村里有名的万家集团,村支书万善堂自然也成了万家集团的董事长,他的儿子万传家成了万家集团的总经理。

  因为有了这个明星企业,村民们的福利也较其他村更为优越,所以得了一个明星村的旗号。

  但是集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也逐渐遇到了瓶颈,以前采石头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因此集团也在寻求转型。这个转型的项目就是要建一个保健品厂。

  要建保健品厂,就需要建设一个配套的污水处理厂,而建这个污水处理厂刚好需要征到王家的地,我们的女主何幸福就是刚刚嫁到王家的儿媳妇。

  王家是万家村里有名的勤勤奋奋、老老实实的庄稼人,一辈子靠着种地积攒了十几万块钱。我们的女主何幸福嫁到王家以后,一看这么种地来钱也慢,刚好遇到有商家采购有机菜,有机菜的利润就高多了,于是跟家里人一合计,从银行贷款了二十多万,加上家里存下来的老本十几万,凑了近四十万来搞塑料大棚,又再承包了几十亩地,准备在有机菜上大干一场。

  结果这塑料大棚刚刚搭起来,成本也投进去了,集体企业的污水处理厂需要征收王家的地了。

  于是,故事就围绕着集体企业征地这事儿展开了。

  背后表露出来的矛盾,就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来了,看过这部剧的先不要心急,要搞清楚矛盾和冲突背后的根源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这个集体企业目前的性质到底是什么?是否真如万善堂口中所说,是代表万家庄集体的利益?

  什么是集体经济?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只不过以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表现出来。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要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

  全民所有制就是说生产资料是全民所有,生产成果也主要用于全民。只不过虽然是全民所有,但是你也不能让全民都参与管理和建设,这实现不了,所以就由国家负责经营和管理,生产成果也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调配,总之也是要用之于民。比如我们熟悉的很多大型国企和央企之类的都属于这种。

  集体经济的意思跟全民所有制也差不多,只不过它主要归集体所有,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取之于集体,用之于集体。

  这是为了更多地保障集体利益,保护集体积极性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就跟前三十年那种生产队形式的集体经济一样。

  但是,我们都非常清楚的是,集体企业如果不配套一个相应的管理运营的制度,那么集体企业就很有可能通过产权改革而变成私企,也就是化公为私,像联想集团那样。

  那么多年来,化公为私的企业简直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这个化公为私的过程是怎么操作的呢?

  最为核心和本质的一步:是收回工人对工厂的管理权。

  原本前三十年集体企业,或是国营企业是有一个配套的防止化公为私的管理制度的,这个制度也被叫做“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个制度的核心其实是从红军中汲取和演变过来的民主集中制。

  既然工厂是集体所有,那么至少是应该由工厂的工人和领导干部们共同管理,因为大家都有份嘛。

  但是工人数量庞大,意见又杂乱,不可能啥事都得尊重工人的意见,因此又需要领导干部来把关,在关键决策上拍板、拿主意、做决定,否则就搞成了极端民主化,最后可能啥事也干不了。

  因此,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工人有发表意见,参与管理,提供决策信息的权力,而领导干部又有决定权和拍板权,由此形成民主集中制。

  这样一来,不但领导作决策的信息来源会更充分,更能体现工人意志,而且又避免了意见不统一的混乱无序。

  在这个原则下,经过不断地磨合,最后实现干部领导和工人共同管理工厂的目的。

  工人有了管理权,那么监督权才会更有保障,否则如果你连工厂的管理都参与不进去,信息自然也就很难透明,你工人还去监督谁呢?

  管理权和监督权一旦丧失,其他的比如不被开除的权利、福利和分红的权利、选举企业领导干部的权利、企业利益的分配权利等等也自然就逐渐失去了保障。

  最后一旦各种权利完全集中到领导干部或是管理者的手里,他们就可以要求国家进行产权变更的改革了。

  如果你不改革,不变更产权,那么不好意思,我有的是方法把厂子搞坏。

  比如:让我家亲戚在外面私开小厂,然后把集体企业的资源挪用到小厂中发展我的小厂,实现权力寻租;又或者在企业中大量安排我自己的亲属担任核心管理决策岗位;对于自己则尽可能的花公家钱,多享受一点是一点;甚至一度出现59岁现象,也就是到了59岁要退休的时候,就忍不住贪一把,当初的褚时健不就是要退休的时候忍不住贪了一把进去的吗?

  这些现象也是当初集体企业改革中十分普遍和泛滥的现象。

  就算这些你都可以有很好的应对措施,但是作为集中权利在手的企业管理者,他还可以不作为,消极抵抗,从而把企业带到破产的边缘,然后甩锅给工人,说他们磨洋工,从而倒逼进行产权改革,明确私有的部分。

  这就是集体企业化公为私的过程。

  总之,工厂的权利只要完全集中到了领导干部的手里,那么工人就必然沦为被拿捏的对象。

  所以,如果要保证集体企业真的为集体所有,保证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不变质,那么工人的管理权就丢不得。否则离化公为私就只剩一步之遥了。

  我们上面捋了那么多关于集体企业性质的东西,然后我们再去看看《幸福到万家》里所有矛盾和冲突的来源就非常清楚了。

  第一:万家集团的转型项目,也就是保健品项目的开工是怎么被决定的?

  是由万家集团董事长万善堂的儿子,也就是集团总经理万传家提议,然后经过几个管理层讨论之后便拍板上线的,其中起了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就是万善堂的儿子万传家。

  连其余的董事和主要高管有不同意见,也被万传家指责为不上进,因此可以说保健品项目上不上的决定人,其实就是万善堂和万传家。

  第二:当保健品项目需要配套一个污水处理厂,必须要征收农民土地时,这个决定又是谁作出的呢?

  电视剧里演地很清楚,是经过专家论证和领导协商。

  所有决策的过程,完全是几个少数领导者拿的主意,需要用到土地的时候,才召开一个群众大会象征性地告知大家一声。

  别说需要被征地的万家村农民了,就是厂里的工人也根本没有任何左右这个项目的权利。

  第三:大家如果留意剧里之前的“闹婚”矛盾,就会发现还有那样一件事,就是当何幸福得罪了万传家,万传家的老婆居然可以通过向人事部打声招呼,就可以把何幸福的小姑子开除万家集团。

  虽然这不是万善堂和万传家的主意,但是它十分明确的告诉我们:万家集团只需要总经理的夫人说一句话,就可以实现开除工人的流程。

  第四:万传家这个人志大才疏、行事霸道,却在三十岁的年纪就可以担任一个产值十亿的大型集体企业的总经理,成为万善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核心人物,他的任职难道不是他老爹万善堂安排的结果?

  第五:当何幸福的妹妹,因为在何幸福的婚礼上被万传家猥亵,后来又出言挑衅,于是她妹妹一怒之下把万传家告上了法庭,由此万传家可能面临五年实刑。万善堂为了保他儿子,居然向王家提出,可以安排王家的人到集团上班,保障王家老爹的退休金。

  这个村民退休金作为集体企业给村民的一种福利,难道不是人家本身的权益吗?而安排他们家人到集团上班,当工人,本来也就是一种集体基本权益,就算企业不能容纳那么多人吧,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交换条件换取万善堂儿子的五年实刑吗?

  这到底是集体企业,还是万善堂个人的私营企业?

  第六:当何幸福因为征收土地的赔偿问题,与万家集团发生矛盾的时候,万善堂是怎么说的?

  “这地你说不让就不让了?我告诉你,国家有政策,我万善堂有良心,这个项目好不容易给落实下来了,这个厂子关系到万家庄的未来,谁敢捣乱就是跟我万善堂过不去。”

  你看这话说得,明明是集体企业,何幸福家也是万家庄集体的一份子,即使在土地赔偿款中多照顾一下农民,又怎么成了你万善堂有良心了呢?

  第七:当何幸福因为征地赔偿款的事情,与万传家发生了争执,于是表示是因为村里征了他们家地,所以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希望集团弥补这些损失的时候,万传家是怎么说的?

  “什么叫村里要占你们的地啊?这土地是国有资产是吧,再说我们征地,那都是符合国家政策的”。

  我们且不讨论资本下乡的问题,以前我们在文章里专门解释过国有和国营的区别。

  国营:指的是全民所有,国家经营;而国有:变成了国家所有。

  看上去是一字之改,听上去也没啥区别,但是背后的主体地位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因为是国有,所以人民的主体地位就大大降低了,伴随着的是人民在建议权、管理权、工作权、监督权上的一系列权利的丧失。

  因为是国有嘛,所以跟你何幸福有啥关系?怎么能说是你家的地呢?

  正因为这种主体形态的变更,虽然他们不至于打着国有的旗号随便征地,但是征地过程中,如果给少了,那是因为国家发展需要,如果给多了,那就是他万善堂家讲良心了。

  二、

  万善堂家真的讲良心吗?

  我们上面聊了集体企业实现产权变更,化公为私的关键一步是:剥夺工人的管理权。

  随着管理权的被剥夺,工人进而丧失的就是企业的监督权、建议权、决策权、福利保障权、工作权、人事任命权等等。

  然后我们从剧里围绕保健品项目引发的一系列矛盾中就可以看到: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监督管理、到企业高管的任命、职工可以被随意开除、工作权可以用来作为条件交换、土地赔偿被当作了万家的良心等等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万家集团根本就已经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企业。

  电视剧中可能出于某种需要,避开了谈及产权变更的问题,我们也无从知道万家集团中,万善堂一家是否持有一定比例的私有股份。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万家集团已经距离一个私有企业,只剩下一步之遥,虽然还不是私企,但距离化公为私只有三十公里。

  按照万善堂的规划,这个企业将来是要扶植他儿子万传家上位的,即使现在还没有变成私企,那么等他儿子万传家上去以后,会不会化公为私?

  毕竟条件都是成熟的嘛。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万家集团征地中与何幸福一家的具体矛盾。

  万善堂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有良心?

  这是因为他承诺了,除了土地赔偿款之外,包括之前土地上因为何幸福一家要种植有机菜而投入的塑料大棚、种子材料等等一系列损失,他统统负责赔偿。

  而且中途,因为那些个塑料大棚、种子肥料等等,有7万块钱的额度没有发票,他也给想办法报销了。所以这在万善堂看来,自然是他很讲良心了,因为按照企业制度,没有发票的部分肯定是不给报的。

  这合理吗?非常合理,没有发票当然没法报了,所以万善堂报了就是很讲良心的。

  后来,因为当时何幸福跟人家收菜的商家签订了供应合同,现在有机菜种不了了,结果造成了6万块钱的违约金。

  她又跑去要这个钱,这下子万善堂不高兴了,在他看来,这笔违约金完全是何幸福一家应该承担的经营风险,跟他万家集团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就产生了很大的争执,出现了万善堂一脚差点踢坏了何幸福的老公,由此引发了何幸福非要打官司讨个说法的剧情。

  两方的矛盾和争执也由此呈现出来。

  这就回到了文章最开头,我那个民警朋友说的那话了:谁都有理,谁从自己的利益和角度上去看都没错,可是最后的结果不是这边吃亏,就是那边不满意,实在是难办得很。

  恰巧这部剧里就有一个民警,遇上这事儿吧,也是直呼难办得很,为此两边跑了无数次去调解,最后还是闹到了法庭上去。

  为什么难办?因为双方的立场和角度已经完全对立了。

  从万善堂的立场跟角度去看:他报销了没发票的部分,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凭啥跟蔬菜商的损失也要万家集团负责?

  当然, 后来万善堂还是连着那6万的蔬菜商损失也给想办法处理了。虽然这主要是因为何幸福坚决起诉,勇于斗争的结果。

  不过,从程序上看,万善堂不仅合理、合法、还合情。

  他后来没有动用私权打击报复,在何幸福生孩子大出血的时候,第一时间召集全村人员过来给何幸福输血,从个人品质上说确实也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

  虽然在过程中,有些粗暴,但是那多是老一辈人的作风习惯,也算不上个人品质的问题。

  甚至有网友看剧的时候在弹幕上说他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善良人”似乎也并不违和。

  而从何幸福的立场和角度去看:

  集体的利益跟我有半毛钱关系吗?他们无法从一个被修正过的集体企业中找到任何存在感。

  别说什么建议权、监督权了,就连她家小姑子的工作权也完全掌握在人家手里,想开除就可以开除。

  他们连企业的打工者都不是,工作权可以被董事长用来交换儿子不被起诉,甚至老一辈的退休福利也可以被董事长当作一种筹码。

  总之,那都是董事长说了算的企业。

  而他们一旦失去了土地,面临的种种困境却是极其真实的,且不说那6万块钱是实实在在因为征地造成的损失,他们并没有想要借此占企业便宜。

  就算是他们投入进去的时间、劳动、体力这些,他们一分钱也没跟人要,都是自己承担了。

  最后在万善堂那里还落了个欲壑难填,占集体便宜的骂名,谁又理解他们?

  更不要说,在中途还被万传家指挥挖机把人家土地上的东西全给铲平了的霸道方式了。

  所以这事最后就只能闹上法庭了。

  最终,以集团把那6万块钱的损失也一并报销,且又在偏远的山喀拉里给何幸福一家找了五亩土地的方式结束了。

  这事看上去就像是完美解决了,而且还是何幸福一家敢于通过法律武器维权以后的结果。

  从万善堂和万家集团的角度来说,合理、合法、合情;

  从法官判决角度说:公正、公平、也合法合理;

  从何幸福一家的角度来说:他们拿回了所有的损失,包括因为与蔬菜商签订供应合同的损失,还得到了另外五亩地,虽然在山喀拉里没法去种。

  但是大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何幸福一家虽然拿到了一部分土地款,但是他们从此变成了彻底的无产者,变成了失去土地的农民。

  后来两口子只能进城务工,虽然直接原因好像是因为万善堂被气得中风了,两口子在村里呆不下去,但是还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他们之前的有机菜种不了了,因为没有土地了。

  作为无产者,他们只能想办法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分子。

  当然,这剧演到这里都还挺好的,但是后来剧本就塌了,两口子进城以后,何幸福立刻开启了主角光环,几个月就从一个勤杂工变成了职场精英,俨然的爽文女主套路,所以这剧后面就没法看了。

  但是回到比较有价值的征地这部分剧情上去看,我们就会发现:

  抛开万传家的村霸行为,所有的人似乎都在秩序和法律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合理、合法、合情的开展自己的工作,作出自己的选择。

  但是,结果是何幸福一家仍旧沦为了无产者,两口子成为了进城农民工里的一员。

  如果不是剧情的美化,主角的光环,我们就会知道,何幸福的结局大概率是不可能幸福的。

  如果把剧情拉回到现实,那些土地被征以后,赔偿款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的年月和时代里,农民工将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大家需要记住一句话:善良的地主仍然是地主,地主阶级的制度还存在,地主的善良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

  事实上,我们现实生活里,遇到像万传家那样的村匪恶霸的概率高吗?法治社会,事实上这种概率并不算高。

  我们遇到得最多的,不是村匪恶霸,而是数不胜数的“善良的地主”。

  在这部剧里,我们可以再思考的深入一些,如果所有的人都按照自己范围内的制度、法律、规范去做事,所有人都没错,甚至像万善堂那样的人还以一个“善人”的形象出现,能够在规定、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做得尽可能仁至义尽。

  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制造出大量失业人员和无产阶级大军?

  那么,请问,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答案其实也简单:原本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是对立的,个人的利益加起来就是集体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拆分下去,就是个人的利益。

  作为代表集体利益的万善堂和万家集团,最后还是要把具体的利益落实到每个村民的头上的,所以即使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出现了对立,但是这种对立仍旧属于内部矛盾,是完全可以调和的。

  如果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局面,也就是剧里的那种局面,那么原因只有一个:有人化公为私了,于是那就不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而是打着集体幌子的管理者的私有利益与个体农民的私有利益之间的对立。

  私有与私有的对立,利益是根本不同的,那要是能调和才是见了鬼了。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冀鸣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2. ​郭松民 |关于马先生登陆及其他
  3. 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
  4. 她能怎么办?
  5. 蔡英文确认窜美,大陆发警告对她改变称呼,表明事态严重性!
  6. 绞杀在继续
  7. 官媒锐评“孔乙己文学”被喷,说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8. 瑞士信贷被低价收购,台湾省被收割千亿,传导效应扩散
  9. 不会再有人叫他少爷,因为再没有人是老爷了
  10. 瑞士的这个骚操作,将成为拉崩美西方集团的导火索
  1. 过江伟人无分歧
  2. 昨晚高层公布的方案, 让许多人第一时间想起毛泽东的独创
  3. 张志坤:中俄两国正在做同一件事情
  4. 海牙国际法庭对普京发逮捕令,意味着什么?
  5. 秦明|不许污蔑鲁迅!“孔乙己太少、闰土太多”
  6.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7. 那些还在鼓吹房产泡沫的人,到底安的什么心?有请日本人告诉我们真相!
  8. 1070万吨钢铁指标是谁的过错,为何一人担责?
  9. 请胡锡进过来一下:见识一下清华海归教授的“买办思维”!
  10. 中俄携手已成定局,美国无法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1.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2. 吴铭|挣脱错误货币理论的枷锁,是打破美国霸权的前提
  3. 中美拔刀,暴风雨真的来了!
  4. 当权派的反击,最惨烈的政治报复来了!
  5. 厉以宁走了,留下了他最爱的贫富两极分化
  6. 河南不雅信息中的“三大金句”,必将遗臭万年!
  7. 谁是老人家“第二件大事”中最大的受益者?
  8. 顽石:说说慈禧太后
  9. 先被美国抄家,再被中国审判,这就是汉奸的结局
  10. 赵磊:刘伶不穿裤子,还是刘伶 ——毛刘的差距为啥这么大(五)
  1. 这个小学生靠读毛选,15岁当社长,29岁当委员,后来怎样了?
  2. 《功过在人心》
  3.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4.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5. 她能怎么办?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