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冠疫情,我在去年底有过一个重要判断,那就是洋人距离“冢中枯骨”已经越来越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我给出的理由如下:
1,新冠疫情绝无可能在短期内终结,不仅不会结束,还会越来越严重;
2,病毒还在持续积累XP(经验值),这就意味着蛊王会不断出现,你之前打的疫苗对蛊王是无效的,寄希望于疫苗,一定会失望;
3,人类唯一能够战胜新冠的时间窗口是2020年上半年,现在已经永远失去了机会;
4,就算致死率再低,也架不住反复感染,等你一年内感染3-5次,你距离健康人就越来越远了。
洋人之所以会混到如今这步可怜的田地,跟他们落后的体制有很大关系,在《是,首相》这部片子里,对此有非常生动的描写。洋人应对危机的标准处理策略,一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称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第二阶段,说也许有事发生,但是我们不该采取行动;
第三阶段,说也许应该行动,但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第四阶段,说也许当初能做点什么,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按照以上的模板,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防疫的。
一开始,洋人发现新冠流行的时候,他们的话术是:这不过是“大号流感”,因为感染率和死亡率稍稍比流感高一点点,这不是大号流感又是什么呢?既然是流感,那该干嘛干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此为第一阶段。
后来感染率增加,医院开始挤兑,死亡人数开始上升。洋人又说了,似乎确实发生了疫情,但是我们不需要采取什么操作,躺平就可以实现“群体免疫”了,此为第二阶段。
再后来,洋人发现死亡人数大幅飙升,火葬场都塞满了尸体,他们意识到真的出大事了,于是也学着中国人那样搞封城,但很快就发现封城的成本高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所以不久就宣布解封。这就是也许应该行动,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此为第三阶段。
最后,随着长新冠越来越多,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多达千万,洋人终于会承认也许当初应该大力抗疫,但现在已经太迟了,大家还是躺平等死吧。这就是第四阶段。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你肯定知道,2020年的时候,新冠只是在肌肤,还能治;2021年的时候,新冠到了肠胃,拼了老命也还能治;2022年的时候,新冠已经到了骨髓,扁鹊也无可奈何了。
国外现在这个情况,就跟喝了百草枯是一模一样的,百草枯剧毒且没有解药,但你喝完百草枯并不会马上就死,如果立刻送去医院里洗胃,你会觉得自己马上就能出院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肺部会慢慢纤维化,能干活的肺泡越来越少,你渐渐觉得自己呼吸越来越困难,等到三周之后的某天,你就死于肺功能衰竭导致的窒息——被活活憋死。现在所谓的“长新冠”,就类似于喝了百草枯之后的呼吸困难阶段。
我发现每次我只要一提“长新冠”,就有一些国人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在他们看来,长新冠根本就不存在。即使面对海量的证据,他们也选择把头埋在沙子里。
今天我看到有人在国外的书店里发现“长新冠(Long COVID)”的书上市了,见下图:
这本书的名字特别好,叫《The Long Covid self-help guide》(长新冠自救指南),书里有这么一页:
上面这个表很好,我翻译一下:
以上这个表其实还遗漏了非常重要的后遗症,那就是截肢,你还别不信,截肢也是长新冠的一种。新浪博主李苦舟发了一系列得了新冠之后截肢的例子:
为什么得了新冠会截肢?说起来也很容易理解,新冠会导致血栓,就是血管被堵住,四肢的血管一旦堵住,就会出现缺血性坏死,那就只能切除了。如果是脑血管或者心血管被堵住,那不用切,直接送火葬场。
国外的真实感染率其实早就已经超过了100%,换言之反复感染才是常态,最近正好有一个现成的例子,RNG电子竞技俱乐部派队员去美国参加比赛,结果全员阳性,他们不得不中止比赛,有意思的是,这些队员都是年轻人,全部出现了相当严重的症状,但按照最新诊疗手册的判定,他们都是无症状感染者,什么算有症状呢?照CT肺部出现毛玻璃样才算你有症状。
这让我想起一张有意思的图:
图是日本人画的,对比了普通人眼中的症状和医生眼中的症状,区别如下:
最新从新加坡暴出来的XBB变种,已经可以逃逸目前所有的疫苗,抗体,单抗,而这还不是新冠变异的终点。很多国人脑子里有一种奇怪的想法,他们觉得病毒传染力强的话,毒性一定会变弱,这是毫无根据的瞎想,病毒的变异方向完全是随机的,在传播力上加点数的变种一定会脱颖而出,接下来它是继续在传播力上加点数,还是在致死性上加点数,全凭它的喜好,你不要试图教病毒做事。
事到如今,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你还记得远古大洪水的传说吗?洋人遇到洪水就是自己保命(诺亚方舟),只有中国人想要同命运抗争(大禹治水),如果这次大瘟疫真的躲不过去,我相信最后活下来的一定还是中国人。将来如果还有历史学家,他们会怎么描述这段历史呢?他们会说,躺平的人都死了,只有奋力抗争的人,才能活到最后。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