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也谈“不拘一格”

againair · 2012-02-13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写下“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诗的龚自珍是清代人。清代的科举程序全面继承了明代以乡试、会试、殿试等三个步骤组成的正式考试,和由县试、府试、院试等三个步骤组成的先期选拔考试,对于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防范机制不可谓不严密,对暴露出的舞弊行为处理手段不可谓不严格。龚自珍自己是27岁中举,38岁中进士,而他写这句诗的时候已经48岁,不存在柳永那种“明代暂遗贤”的怨怒。所以说此诗的意思并非是指责选拔的程序不够严密,或是指责在此框架内制度执行得如何不利,必须要另出几套程序或者另颁布几个处理办法。  

那么诗中的不拘一格指的是什么呢?清代科举的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可是从治国安邦、富民强兵到造船造炮通过科举考试的不一定行,行的倒是很可能没通过,不切实际。清代的选拔方式,除了科举,虽说另外还有捐班和恩荫等渠道,但更不公正。选拔内容和选拔方式的拘于一格,才是龚自珍所呼吁改变的痼疾,也是清王朝最终走向灭亡和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见,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确定相应的选拔内容和采取多元化的选拔方式,从实际出发,不犯郑人买履的错误才是不拘一格的实质。对人才的不拘一格,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  

仲祖文的文章:《不拘一格选人才》,文章题目立意是好的,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原则。不过文中把“志愿到武威工作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通过严格的公选程序,以知识测试、面试、差额考察、差额推荐、差额票决全部第一而中选”作为改革的典型,却是值得商榷。  

公选程序确实中规中矩,但是这就能够代表了不拘一格了么?不客气地说中规中矩本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拘于一格,至少不代表不拘一格。  

更为重要的是,程序正义不代表内容正确,也不代表结果正确。作为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焦三牛来说,理论考试是他的强项,而工作实绩和工作经历恰恰是他的弱项。从仲祖文提供的资料来看,看似公平的程序,却只有有利于焦三牛的项目,至于“全部第一”恰恰证明了他的弱项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就这个结果来看,选拔的内容未必科学,选拔的结果也未必正确吧?除了招聘,就不能正常升迁了么,招聘以外的正常干部梯队建设应该是什么比重?正常升迁和招聘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尊重人才,首先要尊重劳动和尊重实践,让具备了一定理论知识的焦三牛多实践一点,多一点基层工作的实绩和经验,不拔苗助长不是更好么?说句不中听的话,考试的作用是有限的,既然考试如此权威,索性国家领导人也考出来好了,要是国家领导人没有人能出题目,就从仲祖文先生的职位考起好了。不过,似乎还没有一个国家科学到用考试来定领导人,倒也算得不拘一格。  

说到不拘一格,笔者想到了胡锦涛总书记好几年前提出的“四个不唯”。个人认为,这才是“不拘一格”的实质。笔者建议仲祖文先生多在如何把“四个不唯”落实到选拔使用人才上来下工夫,优化选拔内容,多元化选拔渠道,使学历、资历、职称、身份不再成为人才选拔的障碍,使劳动者、实践者和有实绩的人一样有他们的发展空间。  

  

”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4.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5.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6.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7.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8. 高考的本质是什么?
  9.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10. 子午|韦东奕的半边牙与陈景润的肺结核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5. 当财政走向失控
  6.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7.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