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刘金华:“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

刘金华 · 2015-01-10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我认为,其中关键是要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没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形势会是形而上学地描述事实,研判未来,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便会落空。

  毛泽东说,“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的行动指南。但改革以市场经济为取向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排挤了。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党纲和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相应。按共产党党性以及“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求,这种状态应当改变,至少要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与市场经济学竞争的机会。我上篇《改革关键年元旦三谈除旧更新》,证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事物,一个普通工人也可能准确研判经济形势,胜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我不是狂妄,事关国家兴亡,不能温良恭俭让;而且,事实摆在那里,白纸黑字,更改不了,也否定不了。希望社会主义经济学家为中共中央经济决策献言;希望中共中央除了问计于西方经济学者外,还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学家们,对改革开放问题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考和解决意见。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还没有公布,从我看到的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报道看,中央正确指出中国经济将发生趋势性变化,中国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判断,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虽然稍晚(2008年1月25日,我在《辩证地对待危机》就指出美国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但亡羊补牢未为晚,不足之处在就事论事,缺乏理论思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新常态的认识,还是模糊的。

  去年7月8日,郝倩在新浪财经上发表了她对厉以宁的采访报道《厉以宁破题中国经济新常态》。我注意到,在整篇访谈中,厉以宁只讲“常态”, 没有使用“新常态”概念。新浪财经讯 6月19日下午消息也是说:“厉以宁今日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表示,‘新常态’是转入常态的经济是相对于我国2003年后不正常的经济增长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12月15日发表《厉以宁:世界无一国像中国这样定硬性增长指标》还是说:“我要讲的问题就是怎样理解新常态。新常态就是常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就是常态。”在厉以宁看来:“GDP增速不一定要太高,保持一个比较高的速度就行了。所以,这样的话就进入到我们要转入常态。”不提有学者揭底说10多年前厉以宁关于经济发展的“骑自行车理论”,应当允许他改变认识,但是,为把6.5到7的增长率作为“常态”,而说9%、10%的增速太高不正常,是不是太随意,朝三暮四?

  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4》公布数据,我国1953年至1978年2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6.2%,文革十年年均增长率有6.8%(还有资料说是8.21%)。要知道,这期间,中国还必须为新政权的巩固而斗争,中国共产党还没有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国不是工业国,而且,一直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中,这种增长率完全是一个遭到长期战争破坏的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实现的(这里顺便向普京建言,可以学习中国如何在毛泽东领导下,打破国际封锁并发展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是在前28年基本建立起工业化基础上进行的,是“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仅国际资本主义解除封锁,国际市场为中国开放,而且大量国外资本进入。在这样的情况下,说9%、10%的增速太高,不正常,是没有道理的,按理增长率应当更高些。如果认为6.5到7的增长率就挺好,岂不是不如“经济濒临崩溃”的文革时代?没有科学理论,不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事论事,往往会朝秦暮楚。我写这一段,不是要完全否定厉以宁的说法,不是认为现在中国经济还要保持9%、10%的增速,如果这样,我就是无谓地与厉以宁打口水战,不是在科学探讨解决问题。我属于左派,信马克思主义,但是看问题从来都从客观实际出发,决不戴上派别的有色眼镜看事物。我深知任何偏见歪理最终都会被事实所否定,甚至会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我认为,改革开放前,如果(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再有“如果”,但是作为理论思考,可以也常常需要设想)我们不犯错误,不被国际封锁,经济增长率会远超10%;改革开放后,如果坚持自力更生,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剩余价值不被私人和国际资本拿走大部分,1979年至2013年的年均增速也应当远超10%;现在,中国经过六十多年发展,在世界经济低迷的状态下,无论是公有制的计划经济还是现在的市场经济,都不可能继续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率。“发展是硬道理”如果是表现在GDP上,决不永远是正确的。

  现在,人们已经不再以GDP论英雄了,但厉以宁提出“世界上的主要国家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还在定硬性的增长指标”,又走极端了。GDP是宏观控制的综合性经济指标,没有一个现代国家的决策者和经济学家会不认真考虑。事实上,中共中央提出“新常态”,或者厉以宁说的“常态”,都还是以GDP的增长率为标准。

  GDP的增长率有高速、中速或低速发展阶段,高、中、低速度都可以是常态。厉以宁说的,9%、10%的增速不正常,6.5%到7%的增长率才是常态,那么,现在英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2%到3%的增长率,是正常,还是不正常?我认为,正常情况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增长率。中共中央以“新常态”概念来定义下一阶段的经济状态,就是承认前一阶段的9%、10%的增速率也是常态。这就比厉以宁的说法科学,有马克思主义,新常态,是历史地、辩证地表现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一个新观念。我们的经济学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应当对此进行科学的理论解读。

  我赞同“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一定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常态进行理论思考。从而使各级领导者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由于某些网站字数的限制,只能分篇叙述,到此暂告一段落。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