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鲍盛钢 :如何解读中美贸易战?

鲍盛钢 · 2019-07-09 ·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字体: / /
既使没有中美贸易战,中美双方的经济结构也已经面临转型的压力和动力,而贸易战使这种转型变得更加迫切了。

长期以来,中美经贸关系被认为是互补的,美国专注于高端产业与服务业,中国专注于中低端产业的加工与制造。美国的经济结构是研发与销售两头在内,中间加工制造在外,中国则是中间在内,两头在外。对此有学者专门发明了“中美国”一词来形容这一关系。但是,今天看来这种关系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没有国家可以放弃低端产业而只专注于高端产业与服务业,也没有国家愿意只专注于低端产业,而在中高端依附于他国。可以说,目前中美贸易战正是反映了这种经贸关系的矛盾性与对立性。

0.webp.jpg

30多年前,美国与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与推动者,而产业转移被认为是一条“微笑曲线”。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显然,在这条微笑曲线中,微笑的是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因为它们控制了两头,由此控制了利润,而至于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作为制造加工中间环节,实际上是为它们打工而已。

但是,30多年后,“微笑曲线”突然变成了“哭泣曲线”,美国与西方国家认为:是中国抢走了他们的饭碗,掏空了他们的制造业,是中国剥削了他们。中国“吃亏”变成了美国“吃亏”,这又是因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美国企业是中美贸易的最大赢家,他们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对他们来讲中国是机遇,绝对不是威胁。但是,问题是他们在中国获得的利润并没有惠及美国社会,相反是以牺牲美国社会和国家利益为代价的,一方面由于将产业外包或者转移到中国,导致美国自身产业的空洞化,就业机会的流失,中产阶级的贫困化。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外包与转移到中国,然后又将产品运回美国销售,尽管产品价格是降低了,这有利于消费者,但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却上升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成了世界工厂,美国变成了能源与农产品出口国,这一变化又进一步加速了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对此就如班农所讲,如果继续以此下去,那么在不久未来美国将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中国将不费一枪一弹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陀螺仪,对此就如同历史上美国取代大英帝国那样,而且中国会比美国干的更漂亮。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曾经在其“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一文中指出:在经济领域,一个行动,一种习惯,一项制度或者一部法律,可能会产生不止一种效果,而是会带来一系列后果。其中一些后果是看得见的,另一些后果是看不见的,比如打破窗户是一种损失,但是如果没有人打破窗户,玻璃工干什么呢?前者是看得见的,后者是看不见的,当然反之亦然,事实上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利益看到不同的东西。同样,全球化也存在两面性,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有效整合全球资源,降低交易费用,发展中国家人民被告知全球化能提高整体福祉,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讲不仅能够为过剩资本找到出路,同时能够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社会消费成本。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为什么又会有这么多人对它如此仇视呢?是经济学家错了?还是现实错了?事实上,全球化从一开始也有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两面,鼓吹全球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到了好的一面,所以认为那些反对全球化的人其实已经过得更好了,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而已。但是,反对全球化的人看到了全球化不好的一面,因为不争的事实是全球化与产业转移让许多人失去了工作,他们并没有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的生活未能获得改善而是每况愈下,美国位于金字塔下层的90%民众的收入,已经停滞了三分之一个世纪之久,实际工资基本维持在60年前的水平。

同样,对于中国来讲,自加入WTO后,经历了10年大发展时期,从一个贫困大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个奇迹。但中国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的结果,而不是通过自身内在资本积累和科技创新发展的结果。它受制于全球经济体系,主要是以美国和西方为主导的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服务于它们,成为它们在全球资源配置结构中的一个廉价生产基地。这种外向型模式使中国成为全球世界工厂,全球最大的外贸出口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也导致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展的片面性,以至于能源被过度消耗,环境被极度破坏,劳动力被廉价剥削。同时,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经济处于低端,缺乏核心技术,主动权掌握在西方跨国公司手中,它们掌握了利润的大部分。

可以看出,既使没有中美贸易战,中美双方的经济结构也已经面临转型的压力和动力,而贸易战使这种转型变得更加迫切了。事实上,早在2007年,有记者问中美国(Chimerica)一词的创造者尼尔·弗格森:

“你在书中第一次提到了一个词“中美国”(Chimerica),这个词在全世界变得非常的时髦和流行。为什么要创造出“中美国”这个新词呢?以前美国负责消费,中国负责生产和存钱。金融危机发生了,这种现象发生了基本的变化,未来会不会发生一些扭转?”

弗格森回答:

“我是用这个词来描述中国加美国这样一种中美关系。一个国家负责出口,另一个国家负责进口,一个国家负责花钱,另一个国家负责储蓄。美国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美国经济的腾飞。但是多年如此消费后,美国现今实在无力支撑这种消费模式了。中国和美国就像一个婚姻,但这种婚姻是幻觉,是不能持续的,如果长期只让你存钱他花钱,这种婚姻是持续不下去的。美国现在付不起钱却继续从中国进口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中国政府也对美元表示非常的担忧。”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国际政治硕士、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比较政治学硕士,任教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后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国际关系)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青松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教师节,是个笑话!
  2.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3.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4. 李进同志(三)
  5. 史上“马屁诗”最快翻车案
  6. 都想拿捏孩子,都想从孩子身上牟利,这是最好的避孕药
  7. 张志坤:地主在中国还能否东山再起
  8. 只问一句话
  9. 腐肉当珍馐?再这么下去,迟早引发公愤!
  10.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 人民不再好骗!一场由预制菜引爆的消费觉醒与阶级博弈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李进同志(二)
  5.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6. 《李进同志》(一)邂逅
  7. 她是谁?那位成都骑车自杀的女生
  8.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9.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10.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彭德怀错杀功臣后毛主席一生都没释怀
  6.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7.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8. 郭建波:关于王、关、戚问题的历史考察
  9.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10.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1. 先生的叹惋
  2. 法国女性高呼抵制中国女权,声泪俱下要求回归家庭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赵小鲁|律师是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力量
  5. 她是谁?那位成都骑车自杀的女生
  6. 大学的底线在哪里?这还有脸过那个恶心人的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