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如燕。
炎炎夏日,“如火如荼”的举报热潮以河北为中心,席卷全国,一浪高过一浪,完全是停不下来的架势。
一边是在唐山信访局、公安局门口排着长队的人群,一边是官方对于被打女孩儿伤情的三缄其口和严防死守。
大家都在着急地等着后续,唐山的街头却上演了一出出人意料的剧目。
1
6月16日晚,河北唐山某本土乐队走上街头,放声高歌:
“唐山依旧是美丽的城市,唐山依旧是英雄的城市。”
演出准备得挺充分,两个主唱身后,还站着不少“群演”。
漂亮的小姐姐们站在队伍显眼处,带领大家打开手机电筒,来回挥舞。
现场气氛热烈,打光灯等设备也都很齐全,仿若是一场真正的小型演唱会。
不少人跟着一起高歌呐喊,反对“抹黑”唐山。
这呼吁很耳熟,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实名举报的那位蛋糕店店主。
2
唐山打人事件曝光后,这位蛋糕店店主适时“蹭”了一波儿热度,实名举报唐山一伙以刑满释放人员为主的涉黑人员,对他和他开的蛋糕店进行各种打砸、骚扰、威胁。
在网友的关注和声援下,拖了一年毫无进展的案子,很快得到了推进,当地警方神速发出通告:嫌犯已被抓获。
但紧接着,魔幻反转就来了。
这名蛋糕店主一改之前向网友们求助的迫切,转脸儿就删光了微博里的视频,然后怨怪起了网友:
“有些网友就是故意的.....把这个事放大扩大......确实是太过分了!”
“很多居心不良的网友,拿我的视频当作抹黑唐山人的工具......”
“我挺不理解的,我相信唐山很多老百姓是这样的心情,真的挺委屈而且也挺愤怒的。”
他似乎忘了,自己当初把举报视频放在网上,就是拜托网友帮忙“放大”“扩大”。
而后警方迅速抓捕了嫌犯,证明违法犯罪行为确实存在。
既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怎么就成了抹黑和诋毁呢?
到底是唐山自己在给自己抹黑,还是网友在给它抹黑?
3
大家发现了吗,就目前热度比较高的几个事儿,凡是生活在唐山本地的受害者,包括被打女孩儿的家属在内,都没有(即使有也中途中止了)公开给唐山“抹黑”。
而赞歌,更是迫不及待地唱响了街头,还配上了几个漂亮小姐姐做气氛组,道具动作都一致,显然是彩排过的。
我查了查这首《正道的光》,歌词还行,挺正能量的,绝对不会“抹黑”谁。
但现在唱还有点早。
最好的时机,是等唐山方面兑现了它的承诺,“不漏一人一案彻查严惩”以后。
那时,由唐山政府搭舞台,唐山人民可以更自信地高歌。
那时,还可以搞得更轰烈一点,开个云“赞歌”会,让全国人民心悦诚服地跟着一起唱。
都是中国人,不是出于感同身受,不是因为休戚与共,谁愿意没事儿往你脸上“抹黑”?
当然也要强调一点:我坚决反对地域黑。
但在唐山事件上,我认为大多数网友的关注和发声,并不是为了黑谁,而是出于关心和义愤。
别忘了有一种转移矛盾的方法,是把群众分为两个阵营,发动群众斗群众。
河南“无访加分”不就是这样玩儿的么?老套路了。
4
接着还想跟大家说说另一个消息。与唐山不相干、与黑恶势力不相干,
在对唐山和河南的关注之外,这是为数不多仍让我心牵挂意难平的事情之一。
《亲爱的》原型孙海洋,收到了亲生儿子孙卓被拐案嫌疑人吴某龙、吴某光的检方量刑建议书。
两个犯罪嫌疑人,一个建议判五年,一个建议判两年半。
十四年漫漫寻子路,心碎神伤,生不如死。
最终等来的,竟是如此冰冷的“公正”的量刑。
最近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群众的注意力也是有焦点的,盯着这个难免就忽略了那个。
唐山必须持续关注,但自从得知该案检方量刑结果后,我就一直惦记着抽空要把这件事提出来讲一讲。
此前我曾为孙海洋寻子写过多篇文章,由衷感到这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一个坚强伟大的父亲。
14年的寻子路不好走,其艰难坎坷非想象所能及,有的父母走着走着就绝望了,选择从火车上跳轨,离开这个世界。
一个偷人孩子的人贩子,毁掉的是一个家庭至少两代人的人生。与杀人凶手几无差异。
我无意干涉司法,但法律也是需要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的,若正义不彰,人性不显,法律也不过是一部无用而冰冷的文书罢了。
我愿在合法的范围内,力所能及地给孙海洋一些声援。
5
艾青写过一首很著名的诗,后来被唱成了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句诗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那时很喜欢,现在也还是很喜欢,但感受不同,思考也不同了。
若是善不能发声,恶不得严惩,哭声未及听清,便被压制于锣鼓和赞歌之下,再深沉的爱,又能禁得起消磨多久?
爱而不责,谓之溺爱,听而不甄,谓之盲从。
正因为我们都深爱着这片土地。
这片土地,才更不该让人民常含泪水。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