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王立华:感谢《柳叶刀》关注声明披露了中国“长新冠”的部分事实

王立华 · 2022-12-07 ·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关于当前疫情的危害,既不要无端夸大,也不要刻意轻描淡写。要拿出这种扎扎实实的研究数据,才能真正让人信服,毕竟这是关系每个人根本生活质量的大问题。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需要实事求是,需要科学精神,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不需要那种信口胡说、不务正业的网红专家。

  中国新冠患者有没有“长新冠”后遗症?过去没有看到过相关信息。

  2022年11月24日,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个关注声明,让该期刊登载的3篇中国论文进入人们视野。文中披露了中国也如外国一样存在“长新冠”,而且在出院患者中占比很大

  下面,摘录3篇论文中披露的主要数据:

  2021年1月的论文披露:

  他们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的1733例患者集中随访发现:肌无力/疲倦、抑郁/焦虑、呼吸困难、睡眠困难、脱发、关节痛等是随访患者较为主流的后遗症,76%的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有至少一个症状,疲劳和肌肉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频繁出现。

  2021年8月的论文披露:

  对同一医院出院的1276名患者随访发现,目前还存在至少一种后遗症状的患者比例,从6个月时的68%下降到12个月时的49%。有呼吸困难的患者,由6个月时的23%增加到12个月时的26%。有56位患者,因为有精神问题/痴呆症不能参加随访,如果也部分考虑在内的话,有精神症状的人群比例其实更高。

  2022年5月的论文披露:

  同一医院出院的新冠患者,完成2年完整随访者1192人,出现至少1种新冠长期影响的比例,从6个月时的68%,下降到1年时的49%,到2年时又增加到55%。

  基本结论:

  他们随访调查的出院新冠患者,存在后遗症的比例:6个月后是68%,1年后是49%,2年后是55%。

  论文作者都是权威人士,包括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王健伟、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等。《柳叶刀》杂志的关注声明,主要质疑6个月时的新冠后遗症比例,在第二篇论文中,为什么由76%变成了68%。可见人家很专业,对发表稿子的真实性是很认真的。作者也做了认真答复,早在质疑出现前,就发去更正后的论文版本,并已说明原因。

  看到此事的报道后,有以下想法:

  第一,向论文作者致敬。因为他们做了扎扎实实的研究工作,让人们知道了中国新冠后遗症的部分事实,希望他们把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此前只是看到,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论文称,住院患者6个月后 49%-75%有长期后遗症,感染者1个月后23.7%有后遗症;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有关研究称,现在全美约1600万劳动适龄人口患有新冠后遗症,这个数字让人吃惊,要加上老人和儿童更多。外国的新冠后遗症非常严重,中国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怎么有效治疗和防护?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极其关心的问题,希望有更多这样扎扎实实的专家拿出扎扎实实的研究成果。

  关于当前疫情的危害,既不要无端夸大,也不要刻意轻描淡写。要拿出这种扎扎实实的研究数据,才能真正让人信服,毕竟这是关系每个人根本生活质量的大问题。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需要实事求是,需要科学精神,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不需要那种信口胡说、不务正业的网红专家。

  第二,向有关部门建议。能不能尽快出台一个政策,让中国专家的论文更多发在中国刊物上?一个走向伟大复兴的国家,难道连这样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吗?尤其是关于中国疫情的重大研究成果,不能只对外国开放而让自己人民不知道,只能到外国刊物上才能看到中国的研究成果,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正常吗?2020年初,武汉被新冠疫情大规模攻击时,关于疫情最初袭击的许多调查数据,也是在中国媒体刊物上看不到,只能从中国专家发到外国刊物的论文中知道,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这种状况为什么到现在改变不了?中国专家的科学研究,难道不应当首先服务于中国人民吗?

  第三,向刻意误导说不。为了让大家放心“躺平”,近日某大报登载文章声称“目前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读文后发现,原来是找来专家开导大家,把那些绕来绕去的话归纳一下就是:因为学界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就不能把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归类为新冠肺炎后遗症,因而就没有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还有,那些患者自己叙述的症状不足为凭。

  这样的逻辑真让人长见识!说白了,就是只要他们不承认有后遗症,那就一定没有,全世界都认为有也不算数。这样的东西竟然能被大报看中,真的让人不胜悲哀!就如去年,世卫组织在中国溯源后,认为新冠病毒从中国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但几乎所有中国媒体报道都说《“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假说极不可能》,刻意忽略了“中国”这个至关重要的主语,这等于认定新冠病毒从美国实验室泄漏也极不可能!这样的说法不但以偏盖全、歪曲事实,也使中国在病毒溯源斗争中陷入极大被动。因此,希望媒体舆论要有科学精神,要严守实事求是的最高原则,不能歪曲事实误导社会,不能容忍说假话。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冀鸣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2.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
  3. 吴铭|温铁军关于工业化导致农业“贫困”的胡编、荒谬之处
  4. ​郭松民 |关于马先生登陆及其他
  5. 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
  6. 刘金华对胡鑫宇死亡之问四
  7. 蔡英文确认窜美,大陆发警告对她改变称呼,表明事态严重性!
  8. 她能怎么办?
  9. 绞杀在继续
  10. 官媒锐评“孔乙己文学”被喷,说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1. 过江伟人无分歧
  2. 昨晚高层公布的方案, 让许多人第一时间想起毛泽东的独创
  3. 张志坤:中俄两国正在做同一件事情
  4. 海牙国际法庭对普京发逮捕令,意味着什么?
  5. 秦明|不许污蔑鲁迅!“孔乙己太少、闰土太多”
  6. 那些还在鼓吹房产泡沫的人,到底安的什么心?有请日本人告诉我们真相!
  7. 1070万吨钢铁指标是谁的过错,为何一人担责?
  8. 请胡锡进过来一下:见识一下清华海归教授的“买办思维”!
  9. 中俄携手已成定局,美国无法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10.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1.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2. 吴铭|挣脱错误货币理论的枷锁,是打破美国霸权的前提
  3. 中美拔刀,暴风雨真的来了!
  4. 当权派的反击,最惨烈的政治报复来了!
  5. 厉以宁走了,留下了他最爱的贫富两极分化
  6. 河南不雅信息中的“三大金句”,必将遗臭万年!
  7. 谁是老人家“第二件大事”中最大的受益者?
  8. 顽石:说说慈禧太后
  9. 先被美国抄家,再被中国审判,这就是汉奸的结局
  10. 赵磊:刘伶不穿裤子,还是刘伶 ——毛刘的差距为啥这么大(五)
  1. 学习耿世生同志,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2. 《功过在人心》
  3.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4.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5. 沉痛悼念天津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刘晓铎同志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