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中国的许多主流经济学家,是很明白的,也很会用。
所谓支持民营企业,就是这么个“未可全抛一片心”的概念——让人似乎能听懂,以为是支持民营企业、获取国内民营企业的支持;又根本听不懂,至少看不出其真实意图——并非支持所有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名为“民”,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资企业,以及表面是中国资本实际是外资的企业,或者是外资控股的企业。二是纯粹中国资本发展起来的企业,中国资本控股的企业,也包括一些集体所有制企业。
这两类“民营企业”,其实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如果非要强调为“民营企业”说法,那必须指出是替那一类民营企业说话!替前一类民营企业说话的,必然是打击后一类民营企业;替后一类民营企业说话的,必然要抑制前一类民营企业。
中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企业、土地、人口就这么多,如果被第一类民营企业占领了,那么,后一类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就被缩小了。反之,如果第二类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了,必然对前一类民营企业构成竞争关系,必然压缩其生存发展空间。
当然,如果再考虑到政治上被要求“做大做强做优”的国有企业,那么,中国的市场其实是三分天下。
比如,如果国营商业体系极其强大,那么,它天生就对民营商业体系构成一种极大的抑制。如果民营企业想在国营商业体系强大的市场上分一杯羹,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国营商业体系瓦解!消除这么个竞争对手,给“社会资本留足发展空间”。再比如,如果国营医疗器械、医药体系极其强大,那么,外资医药、外资器械甚至是国内资本经营的医药、器械在中国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如果想抢占中国医疗器械、医药市场,就必须瓦解中国固有的医疗器械、医药工业和商业体系!
作为这种激烈斗争最鲜活、最激烈的例子,是美国集其能够调动的全世界资源,对华为的围剿!
当然,华为是个特例,它敢于顶住美国的压力,勇敢地发展自己。
相反,中国医疗器械、医药,还有家用洗涤工业等等等,都被第一类民营企业瓜分了。
中国的国营商业体系的市场空间,基本上被第一类、第二类民营企业压挤得很小了。
前段时间,发生了所谓著名的经济学家任泽平对司马南的痛批。一开始,风头还很大,媒体很看好任泽平的战斗力,大力叫阵,似乎司马南要败阵了。很快,司马南说任泽平无凭无据地攻讦,要上法庭。结果,任泽平真的言出无凭、内心虚弱,打官司恐怕必输,故就删了文章。原本大家想看一场官司的,结果,这场斗争刚开始,任泽平就打了退堂鼓、败下阵来,斗争嘎然而止。
任泽平打的旗号,是支持民营企业,而他对司马南的指责,就是司马南攻击民营企业。好一个搅浑水的高手。
怎么区分第一类和第二类民营企业?我的标准很粗暴、很简单:看其资金来源和构成,如果是外资投资或控股,就是第一类民营企业。如果是中国生产集体和中国公民投资兴办、或中国公民控股,就是第二类民营企业。其他方面,既然中国的政策是内外资一视同仁、市场完全开放,也就看不出什么区别。
我只看钱,不看别的。因为,具体到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中国办企业最难的不是技术、不是劳动力、不是政策、不是所谓的管理、不是政府的店小二精神,而是资金!资金来源和构成,决定一个企业的性质。
反对不反对民营企业?要看是哪一种民营企业。前一种民营企业,我本人是坚决反对的!我认为让华尔街金融寡头在中国开办企业,就是出让货币发行权、进而让外资并吞中国经济!后一种民营企业,基本上要支持、要扶持、要发展,但也要看其从事的业务,采取不同的支持策略。如果其从事的业务和外资有对抗,那就应该大力支持,让其在市场占领方面,取得优势。如果其从事的业务和国营工业有矛盾,我劝这样的民营企业改变自己的经营领域,不要窝里斗,没有前途的。如果其从事的业务对国营工业有补充作用,也要大力支持。还有一些小型的地方性的生产、服务型企业,应尽量为其提供发展的商业、金融、社会环境。我很反感投机型企业。
我理解,任泽平的支持民营企业,其实是只支持第一类民营企业,对第二类民营企业,他是反对的!司马南的意思,我认为我和一样,视情支持第二类民营企业,但对第一类民营企业,要限制甚至是抵制!
我对第二类民营企业还有一种看法,即它们的发展,最好要配合国营企业,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不要挑战国营企业,不要想着挖国营企业的墙根,更不要想着“合资”、不要让让外资控股,最好求得中国国内市场融资或者贷款,不要想着以国外融资、向外资金融机构贷款或者接受其“风险投资”。中国金融,要注意支持这些民营企业!但这实际上存在很多困难。尤其在中国金融已经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中国金融主权已经不再,中国金融实际上受到极大限制,力量相当弱小,我甚至担心中国主权金融力量会最终沦为外资的附庸甚至消亡,恐怕不能为第二类民营企业提供太多的支持。
第二类民营企业,最好不要想着搞金融,因为你那点资金,根本不是国际金融大鳄的对手!要搞,也搞自己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不要让外部资本插手。
考虑到这一层,似乎,任泽平的支持民营企业,还有支持第一类民营企业并吞第二类民营企业的味道。主流许多经济学家,恐怕都是这个味道,所以,他们极力鼓吹开放金融、招商引资、健全金融资本市场——这和支持民营企业,就大异其趣了。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