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美国强抢中国存款,玩出新花样!

北风 · 2023-05-21 · 来源:北风雪林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今年三四月份,美国和欧洲发生了三起超大银行破产案。可能大家觉得这三家银行破产并购离咱们中国人太遥远,但是这三刀却都狠狠砍向中国富人的钱袋子。

  你很难保证,这些富人被收割之后,不从你身上将损失找补回来。

  这三起银行破产案分别是3月美国的硅谷银行,以及四月瑞士的瑞信集团,以及美国的第一共和银行。

  这三家银行在暴雷到被收购的过程中,在国内互联网一直围绕着两种声音。

  比如3月中旬,传来美国硅谷银行暴雷破产的时候,当时对互联网新兴企业冲击非常大。

  各个互联网大佬都需要在社交平台发“撇清关系,没有存款”的声明,才能避免国内的公司股票崩盘。

  硅谷银行在破产之后,国内互联网最初出现的声音是“对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预警,因为硅谷银行在美国不是小银行,是排名全美前三十的大型银行。

  在硅谷银行宣布破产后,美联储出面放水,然后美国第一公民银行宣布以164亿美元将其收购,而硅谷银行的资产高达1100亿美元,于是这场“大鳄吞杀小鳄”的盛宴,让人看到了美国资本的血腥獠牙。

  不过很快,硅谷银行破产这个美国金融界的“丧事”就被国内一些公知宣扬成喜事。

  因为在硅谷银行破产两天之内,包括拜登在内,美国政府都宣称“储户2的利益一定得到保证”,硅谷银行破产,但存在硅谷银行的钱都能取出来。

  在硅谷银行破产清算,到第一公民银行接盘的过程中,负责监督这一流程的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我们通常说的“银行存款包赔”,在破产后,这些钱不由银行赔,而是存款保险公司来赔。

  如果说硅谷银行并购案中,一些中国科技企业,存在美国硅谷银行的钱,取出来了还有“洗白空间”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场银行破产,都是“赤裸裸的收割”。

  首先是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集团的暴雷破产,就是俗称的瑞信危机。

  作为看港剧和港片长大的一代,我们会发现在港剧和港片里,无论是大富豪,还是大劫匪,都喜欢往瑞士银行汇款存钱。这些剧情也都是有“现实支撑”的。

  因此,瑞士信贷作为瑞士第二大银行,投资人以亚洲富豪与中东土豪为主。

  瑞士第一时间就安排国内第一的银行,瑞士银行收购了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

  可是在收购过程中,瑞士政府包括法院都做出了让全世界大跌眼镜,破坏基础规则的裁决。

  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基础规则中,一个公司的债权是优于股权的。

  也就是说瑞士银行收购了瑞信集团后,优先要承担的是瑞士银行的欠债,哪怕是有债转股之类的“谈判协议”,也是先还清债权,才能够处理股权。

  瑞士信贷发行的大量债券持有人,都是以亚洲符号,特别是香港与内地的新贵,以及中东王爷们为主。

  可是瑞士政府和法院都裁决,瑞士银行并购过程中,可以免于一些债务的偿还,而直接获得并购主权,这相当于瑞士官方为银行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客户赖账背书。

  在瑞士银行“坏规矩”之后,四月底,美国第二家排名靠前的银行,第一共和银行暴雷倒闭,这次出面接盘的是美国超级资本大鳄,摩根财团。

  摩根财团不仅吃相难看,最狠的是掌控了媒体,让美国媒体对它的报道充满喜感。

  国内媒体在转载报道时,也是掌握神髓的,。比如大家看这篇标题《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接管,摩根大通收购其大部分资产负债》的报道。

  这标题是不是感觉摩根大通就像是“承担一切,救赎一切”的救世主一样?

  可这篇报道的神髓就在“收购大部分”这五个字上,

  摩根大通以第一年支付106亿美元,五年后支付500亿美元及利息的条件,就从美国存款保险公司收购了第一共和银行2075亿美元的资产。

  最经典的是摩根大通承诺支付全部存款,以及长期房贷,但是对第一共和银行的任何公司债和优先股全部“赖账”。

  从欧洲瑞信危机,到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在并购案中,欧美资本不仅上演了“大鳄吞小鳄”的把戏,而且将主要债权人,特别是亚洲与华人富豪投资者全部坑了一把。

  咱们国内过去被捧上神坛的有美国市场经济的法治保护,以及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及美国银行对私人客户的利益保障这三大“原则”,在美国和瑞士最近的两次银行破产案件中,被扯得稀烂,按在地上摩擦。

  有公知会出来嘴硬,为什么逮着四月的两次银行破产案里的赖账操作批判呢?

  最初三月的硅谷银行破产并购,当时储户的钱不是都能支付么?可见美国还是有维护用户权益的法律保障吧?

  你以为我为什么在5月20号,去写三四月份的三场收购案?

  因为在5月19号,美国最初破产并购的硅谷银行又闹出了新幺蛾子。

  那就是美国第一公民银行在三月完成收购硅谷银行之后,现在突然宣布,这场收购里不包括硅谷银行在开曼群岛的开曼分行资产及负债。

  这显然又是世界丑闻级的骚操作,全世界都知道一个银行哪怕在海外开设的“分行”,也是银行整体资产和负债的一部分。如果一家美国银行破产清算,开在海外的分行都不“保护”,那美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还有什么信誉可言?

  这次美国最让全世界乍舌的骚操作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硅谷银行开曼分行的所有存款全部提走,硅谷银行开曼分行的客户账户全部清零。

  然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再对全世界宣布,根据“美国法律”,银行破产的“存款刚性兑付保险”,只对国内银行有赔偿义务。根据法律,开曼分行在海外,所以开曼分行所有储户存款,不受美国法律保护!

  这明抢也太无耻了,你说开曼分行的存款没有偿还义务,那你有什么把这些存款全部取走?

  取钱的时候有权利,掏空了还钱的时候就没义务了,这不是公开收割硅谷银行开曼分行的储户么?

  美国硅谷银行开曼分行的储户以哪些人为主?开曼群岛是世界知名的“避税天堂”。

  过去几十年,一帮公知和资本家,整天吐槽国内“赋税重”,利用各种手段将钱存到开曼群岛,硅谷银行开曼分行就承担了其中的部分生意。

  所以美国资本“明抢”的,就是这帮“大聪明”为了避税转到开曼群岛的钱。

  开曼群岛成为国内高净值人群“资产避税避险天堂”的宣传,今天也被彻底戳破了!

  说实话,美国资本收割的,是中国这帮“大聪明”从国内卷走的无数底层劳动者创造的财富,我们真的“高兴不起来”。

  可是这次美国资本“不讲技巧的强抢”,至少吓得这帮大聪明以后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转移资产了。

  就算国内有“共同富裕”的再分配,会对最富裕阶层进行“削尖补低”,可是相比美国的公开明抢,一毛不剩,还是要人性许多。

  美国资本压根不是“雁过拔毛”,而是“不剩一毛”!

  因为欧美联手,对我国富裕阶层的“明抢”,让他们资金回流,不再敢润向欧美。

  我们似乎要感谢昂撒匪帮不择手段的强抢,虽然这感谢显得莫名悲凉!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代价很大,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2. 司马南借力打力,胡锡进关闭评论
  3. 孙锡良|​从哪里开始解决问题?
  4. 笑果背后的“大佬”和“青年领袖”
  5. 从“台湾扣船”到“G7发声”,我们当“雷霆出击”
  6. 李昊石被警方立案调查,什么时候轮到“秋秋老师”?
  7. 美债崩盘中日增持?救美国?就是救……
  8. 如何分析关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消息
  9. 明德先生|厅级党员胡锡进同志,你给过付国豪机会吗?
  10. 余茂春是润出去的胡锡进,胡锡进是潜在国内的余茂春
  1. 三头“母老虎”落马拍手称快
  2. 她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3. 中国增持美债引来骂声一片
  4. 许家印被逼还债,任泽平、何祚庥还要大喊大叫封杀和否定?
  5. 抗美援朝战争,一些你未必知道的真相!
  6. 原来我们误会了商纣王3000年!
  7. 清“内鬼”、抓间谍,不寻常的动作对外释放了什么信息?
  8. 许家印离场,一个时代的落幕
  9. 普京真会玩,又把泽连斯基骗进巴赫穆特坟场?
  10. 12天发生5起灭门案,五月为什么这么邪?
  1. 解放后某些领导与毛主席渐行渐远
  2. 还在卖,有底线吗?
  3. 《邓小平时代》中的一句话,让我明白了为何不捉北极鲇鱼?
  4. 刚刚发生的这件事情,需要反思了!
  5. 郝贵生|当代中国社会的“指鹿为马”现象
  6. 房地产这座大山崩塌谁是最大的倒霉蛋?
  7. 冬雷:“两极分化论”和“十个如果”今人应深入研究、讨论这两种原本不同的观点
  8. 群发黄色图片的袁院长,大家都误会他了!
  9. 三头“母老虎”落马拍手称快
  10. 山东淄博火了,有谁想过这是打了谁的脸呢?!
  1. 母亲节:写给这位伟大的母亲,是她孕育了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儿子!
  2. 她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3. ​郭松民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纪念毛主席“五二0声明”发表50周年
  4. 如何分析关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消息
  5. 毛远新:《红镜头》与杜修贤
  6. 中国增持美债引来骂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