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4.3、抓点树旗三枝花开——《大寨崛起奠基人》连载25

秦怀录 · 2024-01-24 · 来源:阳和平说事儿|今日头条

第四篇 探索农村建设之路

三、抓点树旗三枝花开

张怀英无论干什么工作,从来不盲目干,都会从全局考虑,有他一整套的部署,都要做到事前有准备,事中有落实,事后有总结。凡是了解他的人,都对他这一点给予肯定。

抓典型树标兵,以点带面,再全面推进,是张怀英的一个显著工作特点。1953年,张怀英走上县委第一书记的岗位以后,他的脑袋里首先装着两个劳模,一个是刀把口的党支部书记,牧业上的典型张老太,一个是白羊峪村的党支部书记,林业上的典型王殿俊。这两个人都在抗战时期成为太行先进典型,张老太在开国大典时被邀请进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还送给他三个特制信封,便于联系,使他能够直接向新中国的国家主席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王殿俊也由太行劳模成为全国劳模,五次进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张怀英担任昔阳县委书记后,对这两个劳模非常重视,他试图要通过这两个劳模把全县的工作带动起来。然而在组织合作化的进程中,王殿俊率先扛起了农业合作化的大旗,张老太却在这条路上犹豫不决,经过张怀英的工作才走上合作化的道路。没想半路上又杀出个程咬金,大寨的陈永贵开始崭露头角。他以老少组为基础,在大寨办起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引起了张怀英的高度重视。大寨的农业合作社,从订立10年造地规划开始到治理白驼沟,一下子成为昔阳县的掌上明珠,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和粮食统购任务的超额完成,再加上三战狼窝掌不断取得胜利,陈永贵已经和张老太,王殿俊齐名,大寨也和刀把口、白羊峪成为张怀英树立在昔阳的三支花。张怀英大张旗鼓地通过这三个典型来发扬光大,不仅推动了当时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也带动了其它方面的工作。

为能推动当时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张怀英不仅以三支花为表率,还在几个合作化搞得好的地方进行调查和研究,总结了东丰稔、下思乐、团里庄、小东峪等许多农业合作社办社的经验,在全县推广普及,也把张贵祥、王不里、郑奎选等一大批省级劳动模范树立起来,使全县各个村庄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历史上有一句“公生明,严生威”的老话。张怀英就是“明”和“严”的典型。郭凤莲称张怀英是“严肃人”。这话也颇有一定道理。因为他“严肃”,有不少人对他有敬而远之的感觉。他在街上行走,往往是目光直视前方,而对街上两侧来来往往的闲散人员从来不扫一眼;有人找他办事,也就不敢轻易上门。但这样的个性并不意味着张怀英是脱离群众的,或者说他是目中无人。了解张怀英的人总是说:“张怀英心里有人”。上世纪50年代的昔阳人都称张怀英为“张县委”,说,张县委说一句话就能号召多少人,一个举动就能影响多少人。可见他在昔阳人民的心目中有着深刻的印象,也证实了他那威严的面孔却联系着广大的昔阳人民。

张怀英把目光放在了整个昔阳,同时也关心着城关附近的一个个村庄。他经常和城关一带的干部和群众接触,更善于了解城关一带各个村庄的具体情况,在张怀英的视线里,东关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孔庆喜,南关党支部书记李明,西大街党支部书记田金锁,北关大队党支部书记宋志宝,还有李夫峪大队党支部书记焦三科,这些人的面孔不仅使他熟悉,而且每个人是什么情况,每个村有些什么长处,存在什么问题,他心里都有一本账。孔庆喜在扫盲中和陈永贵的对话说明了什么?宋志宝常谈人生教化反映出什么样的人生哲理,体格丰满的田金锁处事如何胸有成竹,身材瘦小的李明又如何小心谨慎,这些人有什么事都愿意往张怀英的身边走,不管张怀英表现得多么威严,他们嘴里有什么话都愿意从自己的嘴里吐出来,觉得不吐不快。张怀英只要有时间,总要到他们那里转转,不是东关便是河西,甚至不骑马也要到河东李夫峪转上一圈。特别是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问题,张怀英要么派人前去处理,要么亲自去那里解决问题。就是到了晚年,离休在家的张怀英,家中也断不了周边村庄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支部书记,他们一旦发现张怀英缺米缺面或者有什么事情,用不着张怀英来吭声,就有人去帮他。张怀英在他的晚年也念念不忘这些人,过年过节总要在家备一桌酒菜,请这些人叙叙旧事。

张怀英在五十年代跑惯了大寨,同时也带起了大寨周边的一片典型。厚庄的党支部书记王岽周,井沟的党支部书记赵银全,龙凤脑的党支部书记李显谟,都围拢在他的周围。他团聚着这一群基层干部要干什么?说大寨的工作上去了,陈永贵的工作上去了,你们上去上不去?你们敢不敢和大寨比一比?敢不敢和陈永贵比一比?为了鼓励他们进行比学赶帮,张怀英曾设计了一个比赛标准,什么红旗台,火箭台,一直到懒猪台,黑旗台。你们是扛红旗还是扛黑旗?所以在比赛的表态会上就出现了“急死陈永贵,气死拐银全”和“别看银全拐条腿,撵不上永贵倒有鬼”的“豪言壮语,”也出现了在1958年刮五风时期,因为搞浮夸弄得陈永贵实在下不了台,自己扛着红旗向别人送和扛黑旗的故事。他也注重听取方方面面知名人士的意见,有一年,他召集了一个知名人士座谈会,其中还有两个清代的名人参加,一个是丁峪村的王化普,一个是黄岩底的陈景玉,这两个人都是清代未期的秀才,张怀英对他们说,你们是光绪年间的人,经历了新旧两个不同的社会,一定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吧!这两位清代的秀才谈了他们对旧社会和新社会的不同认识,对昔阳五十年代的变化大加赞赏,张怀英听了说,我还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张怀英在听取了省级劳模郑魁选的发言后,感概地对郑魁选说:“老郑呀,你要年轻30岁,县政府就不缺你的事干了。”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不仅影响着他们那一代人,也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就是到张怀英去世的时候,我曾经看到张老太的子女,其秘书(后任山西省临县县委书记)刘乃柱的子女抬着挽帐送在张怀英的灵前,也看到王岽周的女儿忙忙碌碌地为张怀英的后事奔忙,可见张怀英的影响波及到了几代人。

抓典型树标兵是张怀英的一惯做法。他在任期间,总要拿出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典型,比如说在干部参加劳动方面,他要树大寨的陈永贵,北川的耿德华,沾尚的公社书记李千周。在文化方面,不仅有闻名的四大家,还有象里安阳沟那样一批文化村,甚至在五十年代大扫盲那一阵,下思乐的扫盲也在中央挂了号。

大寨在上世纪50年代做为后起之秀,能与抗战时期的太行先进村刀把口、白羊峪一并成为昔阳县农业战线上的“三枝花”,与张怀英的关心与培育是分不开的。张怀英任一区区委书记时,大寨是一区的先进村。张怀英任昔阳县委书记后,大寨又成为了全县的先进村,成为了全县学习的榜样,这不能说与张怀英没有关系,因为生产典型既需要培养又需要保护,生产典型与劳模培养起来后如果得不到保护引导,往往也是难以长久的,更难以推向全国。可说,张怀英为大寨典型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

张怀英作风正派,工作扎实细致,所以他的一言一行号召力大,影响面也广,干什么事都能闻风而动。同时对各项工作进行好坏对比,对在工作上不踏实、不认真的人严厉批评,对贪腐违纪之人果断决策严肃处理,决不手软。以致许多人在张怀英面前存在着一种畏惧的心里,生怕因什么事惹张怀英生气,吃不了兜着走。张怀英在担任七区武委员主任时,正是土改时期,分浮财对干部的党性就是一个严重的考验,面对大量的银元细软,张怀英从不心动,但他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却经不起财物的诱惑,而被组织严肃处理,在大事大非面前他从来是既正已又正人,这就是张怀英。一切财富、名利、地位对他都是身外之物,唯有德行、党的利益、人民的需求才是根本,厚德载物这句话在张怀英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不图名利的精神在其子女身上也得到了传承。

相关文章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2. 中科院专家:"如果房子价格一直下跌,你我都将没有饭碗"!老百姓回怼:先查查你名下几套房?
  3. 用心良苦
  4. 李进同志(四)
  5. 西藏烟花秀事件,主要矛头不在烟花
  6.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7.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8.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9. 郭松民 | 聊聊《731》,《阿尔及利亚的姑娘》以及《阿尔及尔之战》
  10.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7.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8.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9. 李进同志(三)
  10.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8.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9.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10.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