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舆论战争

网易、腾讯造谣炒作朱镕基“各科成绩均第一”

若风 · 2014-09-18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2014年9月17日,人民网将7年前的一篇老文章重新发掘出来发布,将题目改为《朱镕基在民国时期的中学成绩单曝光》(附后),随后,网易、腾讯、凤凰、搜狐等各大网站予以转载,纷纷将标题改为《朱镕基民国时期中学成绩单曝光 各科成绩均第一》。这篇文章,是2007年4月7日《湘潮》授权人民网发布的,文章原标题为《朱镕基的成绩单》。

  人民网重新发布该文,虽然修改了原文标题,在标题中突出前总理朱镕基在“民国时期”的成绩,倒也无伤大雅。然而,网易、腾讯、凤凰等网站转载该文后,为了宣传前总理朱镕基,竟然在标题中生造出“各科成绩均第一”这样的说法,查遍原文,没有一字一句说明朱镕基“各科成绩均第一”。不管历史上朱镕基是否在某一次考试中发生过“各科成绩均第一”这样的情况,但就该文提供的材料与文字叙述来看,“各科成绩均第一”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各大门户网站擅自篡改标题,以造谣的方式刻意拔高国家前任领导人,是严重的渎职行为。

  原文提供了三份成绩单,一份成绩单表明朱成绩居“前列”,一份表明朱成绩(总分)居第一,另外一份则只提供了朱的成绩,不讲排名情况,并没陈述“各科成绩均第一”的历史材料。

  其中,第一份成绩单,记录了“朱镕基在1944年就读于湖南私立楚怡中学高中部机械科”的各科成绩,实际情况是“居同班同学的前列”,这里,没有提及总分第一,更没有提及“各科成绩均第一”。

  第二份成绩单,“填于民国三十三年一月”,是“朱镕基在湖南私立广益中学和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时的成绩单,总分第一,没有提及“各科成绩均第一”。

  第三份成绩单,是记录朱镕基“民国三十五年九月重新回到长沙,就读于省立第一中学的情况”,平均分为84.80,没有提及“居前列”,当然,也就没有提及总分第一,更没有提及“各科成绩均第一”。

  网易、腾讯、凤凰、搜狐等门户网站公然以造谣的方式宣传国家前总理朱镕基,欺骗广大人民群众,严重违背新闻媒体的法律职责,不知出于何种目的。

  人民网标题:

人民网.jpg

 

  腾讯新闻:

  

腾讯.jpg

  网易新闻:

  

网易.jpg

  凤凰新闻:

  

2014-09-18_163731.jpg

  央广网:

  

央广.jpg

  搜狐新闻:

  

搜狐.jpg

 

  附文:朱镕基的成绩单

  长沙市楚怡学校为举办百年校庆到湖南省档案馆查找档案时,很意外地发现了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就读于该校的一份成绩单,该份成绩单用A4幅面的黄纸书填写,填于民国三十四年四月份,成绩单字迹工整清晰,真实地反映了朱镕基在1944年就读于湖南私立楚怡中学高中部机械科的学习情况,上面记录了朱镕基的各科成绩:公民80分,应用国文87分,应用外国文98分,实用物理80分,实用化学98分,理化实验86分,数学96分……共计有10门功课的成绩,平均分数82.10分,居同班同学的前列。

  根据朱镕基在湖南求学的线索,在湖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还找到了朱镕基在湖南私立广益中学和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的两份珍贵的学籍档案:

  一份是《湖南私立广益中学初中三十九班毕业生毕业成绩一览表》,填于民国三十三年一月。有趣的是,上面记载了这样一句话:此表适用于不参加毕业会考者于办理毕业后1个月内呈由省市教育行政机关汇报至部。这也许说明了此项毕业考试不是由省内统一组织的,而是由广益中学组织的。这份成绩单经历了62载的光阴岁月,至今仍保存完好。在这份毕业成绩一览表上,朱镕基的各科毕业成绩荣登榜首,记载如下:公民98.80分,国文86.60分,英语95.40分,数学98.80分,地理98.20分,物理97.00分,化学99.40分,自然98.20分……共记载了14个科目的毕业成绩,总分为1274.30分,平均分数为91.02分,总分比排列第二的沈谱成同学多出5.3分;

  一份是《湖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第26班理组学生学籍册》,档案用两页A3幅面的纸张书写。档案第一页上方记录了朱镕基在抗战胜利后,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从国立八中转学,民国三十五年九月重新回到长沙,就读于省立第一中学的情况。下方记录的朱镕基的监护人是他的伯父朱学方。这反映了朱镕基幼失慈严,是由伯父抚养、资助的独特人生经历。在第二页成绩单上,清晰地记录了朱镕基在民国三十五年九月至十二月在一中就读时各科的成绩:公民96分,国文80分,数学80分,化学95分,物理86分,外国史85分,外国地理85分,英语90分,体育70分,军事训练81分。各科的平均分数是84.80分。

  这3份学籍档案保存时间最长的有62年,最短的也有59年,历经了五六十年的光阴,经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炮火的洗礼,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尤其这3份学籍档案真实地再现了朱镕基在颠沛流离求学生涯中的学习成绩,可谓是弥足珍贵。

  这3份学籍档案真实地反映了朱镕基那段时间的求学经历。

  1941年2月,朱镕基以崇德小学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投考广益中学,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入初中一年级39班。广益中学是一所私立中学,由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于1905年创办,原名惟一学堂,这所学校在当时的长沙首屈一指,社会上流传着“要学习、进广益”的谚语。解放后,广益中学改为湖南师大附中,至今仍为长沙的名校。那位在毕业成绩表上紧挨着朱镕基,排名第二的沈谱成对“皮肤白净、气度沉稳”的朱镕基印象深刻,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朱镕基和我在班上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们为竞争第一名,曾封闭式相处。现在想来,似有年幼稚气之感。初中毕业时,朱名列第一,我为第二,这在毕业证编号上尚可见之。”

  1943年12月,朱镕基在广益中学毕业后,于1944年2月就读于楚怡中学。他这一阶段的学习,很少有人知道。朱镕基在第一次湘西之行时,曾回忆道:我当时在新化办的楚怡工业学校念了高中一年级,时逢长沙会战,长沙沦陷了。随后,国立八中到新化招生,我经考试转学到国立八中。1944年到1946年,随国立八中从新化、辰溪、泸溪、吉首辗转至永绥(原花垣)念了2年。这正好与档案记录互相印证。在湖南私立楚怡中学的一份学籍档案上,有这样的记录:民国三十三年高中一年二期,朱镕基因受战事影响不能继续入学。当时日本侵略军攻占长沙,国破家亡的感受令朱镕基刻骨铭心。多年后,他在长沙市楚怡学校百年华诞时给学校发来了贺信,信中他深情地回忆了在楚怡学校就学的经历:“我虽然只在楚怡新化校址就读一个学期,但正逢日本侵略军攻占长沙,面临无家可归之际,国破家亡之感终生难忘。唯愿母校之年轻学友发愤自强,刻苦学习,诚信做人,振兴我中华民族,实有厚望。”

  1946年9月,随着抗日战争胜利,朱镕基作为公费生,从国立八中转学到刚从七星街迁回长沙的省立一中。湖南省立一中,1912年由符定一、贝允昕等创办于长沙紫东园,是全省最早的公立中学。校长符定一为其制定了“公、勇、勤、俭”的校训。当时一中每个年级为两个班,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朱镕基就读的是一中高26班理科班,随后他考入清华大学。

  在当时动荡的社会时局中,朱镕基始终坚持求学,即使是颠沛流离也从未放弃。

  有人说,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个性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青年时代的教育与自我塑造。从朱镕基中学时代求学的经历看,家庭不幸,加上当时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使得朱镕基少年早熟、奋发努力,且养成了他处世深沉稳重的性格。从朱镕基求学时的档案成绩看,他将全部身心都放在学习上,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十分注重英语的学习,这为他日后担任国家总理,加强中国与世界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朱镕基的求学生涯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从湖南走出来的青年,正是在艰苦的求学环境中磨砺自己、刻苦学习,在世事的沧桑中历练自己、沉静处事,才从一名青年学子逐渐成长起来。最终凭借他积累的才能、学识,在政治领域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8.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9.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0.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