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从小岗现象看习总为啥强调前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

午夜星辰1968 · 2015-01-23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电视剧《老农民》引发热议。这里我不想谈电视剧中的“老农民”,因为那个“老农民”最多可称为“戏说老农民”,不是生活在中国农村中的“老农民”。

  我要说是另一群“老农民”。那就是生活在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中的老农民。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著名的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据说那里发生了一举世闻名的事件。那个事件后,这个小村子便打破坚持了将近三十年的土地集体经营的模式,走上了单干经营的模式。

  单干后的小岗村,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从此,下岗村结束吃国家返销粮和救济的历史,小岗村能够自己解决温饱问题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外地的人们再次走进小岗村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发现,这个号称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在这三十多年中,除了依靠国家援建而发生一些变化外,几乎没有别的其他改变。小岗村的村民依然贫困。

  小岗现象,困扰着中国。为什么小岗村一夜跨过温饱线,三十多年没有走上富裕路?中国只有解开小岗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能保证改革的健康发展。

  小岗村搞单干,在短短的时间就解决了过去几千年都未能很好解决的温饱问题。是什么让小岗村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呢?

  小岗村隶属于安徽凤阳县。凤阳县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在凤阳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十年九荒,绝不是因为出了个朱皇帝,自古以来凤阳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的。正常年份,当地的人民也不能很好解决吃饭问题,普通的人民还得依靠野菜度日,每逢灾荒年份,凤阳县的人们不得不成群结队唱着花鼓戏背井离乡四处乞讨。

  凤阳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在旧中国,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是这个样子。新中国成了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力发展生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新中国解决了几千年中国统治者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巨大优越性。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将近三十年,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小岗村也是如此。中国搞单干以后,一夜之间,彻底解决了这个困扰中国几千年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依靠单干解决了温饱问题,那解放前旧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直搞单干,为什么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新中国搞了三十多年的集体制后搞单干,一夜之间就把这个问题解决呢?

  旧中国,中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土地贫瘠,没有任何抵抗自然灾害的设施。中国广大的农村,十年九灾荒,就是偶尔丰年,粮食产量也十分低下。解放后,依靠集体的力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搞水利建设,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增加了粮食产量,减少了灾荒的年份。

  刚刚单干的几年,集体制时期的改善的农业生产条件、水利设施依然在发挥作用,集体制的优势依然存在。单干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活动的灵活性。刚刚单干后的几年,集中了集体制和单干的优点。这是单干后几年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原因。

  中国农村能够在单干后一夜之间彻底解决温饱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单干,更重要的是集体制时代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否则就无法解释旧中国为什么几千年都解决不了人民吃饭问题。集体制的明显优势就是人多智慧广、人多力量大,集体制可以增加人的凝聚力。集体制的缺陷是在人们思想觉悟还没有充分提高的条件下,不容易调动生产的积极性,不能灵活组织生产活动。单干的优势是在人们思想觉悟没有充分提高的条件下,容易调动生产积极性,能够灵活组织生产活动。缺点是会使人心涣散,不能集中力量改善生产条件,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就会束手无策。

  单干后的小岗村一夜之间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什么三十多年不能走上富裕路?

  小岗村在单干后的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几年后,集体制时代改善的生产条件的优势渐渐消耗殆尽。单干让人心涣散了,单干形不成合力,单干不能继续改善生产条件,单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大生产,所以无法使生产更上一层楼,于是小岗村的发展就停滞下来。

  为了改变这个农村改革第一村给中国改革带来的尴尬局面,中国的各级政府给予了小岗村全力的扶持,为了方便对小岗村的扶持,小岗村的第一书记都是由安徽省财政厅处级以上的领导担任的。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小岗村进行了大量援助,但是小岗村的人心涣散了、凝聚力没有了、一盘散沙了,小岗村成了“扶不起的刘阿斗”。尽管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也难有回天之力。

  与小岗村相反的是江苏省华西村,在全国一片单干的风潮中,华西村顶住巨大的压力,没有把集体财产一分了之,而是依靠集体的力量,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华西村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个与小岗村“各人自扫门前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中国家依靠单纯的单干无法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非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很少,自然条件也不错,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独立后一直饥荒不断,解决不了人民吃饭问题。为什么呢?原因是非洲没有社会主义,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依靠一家一户无法像新中国初期那样大搞农业的基础建设,无法大搞水利工程,不能发展化肥、农药等与农业相关的工业,致使农田产量低下,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小。

  中国邻国印度,独立时间和新中国成立时间相差不多。印度人口没有中国多,但耕地面积比中国多。印度地处热带,农作物可以实现一年三熟,而中国的耕地很多处于高寒地带,一年只能一年一熟,印度的一亩耕地可以相当于中国高寒地带的三亩地。但印度现在依然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依然是亚洲三个最饥饿的国家之一。何也?印度没有社会主义,印度没有经过社会主义的集体制的改造。

  集体制和单干制各有其优缺点,所以改革要把两个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完善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克服它们的缺点,而不是走彻底私有化的极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农村改革的基本路线是“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这一路线本来是十分正确的,但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却遇到了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一刀切彻底瓦解集体制。中国的农村改革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这是中国改革后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说,新中国的前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前三十年中国农村代表的经济模式是集体制,后三十年代表的经济模式就是单干制。小岗一夜跨过温饱线,就是新中国前后三十年经济模式相融合的结果。小岗村三十年不能走上富裕路,就是因为小岗的改革,彻底否定了前三十年。(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黑人总统奥巴马”,这是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绝不是标题党。本文发表后,被许多专家学者引用评论,引发巨大反响,欢迎毛粉们支持此贴,投本帖一票。

  【投票】强国社区2014最“强帖”评选网络投票开始,快为您支持的作品投票吧!

  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44617331.html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欢迎网友光临午夜星辰博客探讨交流

  http://blog.sina.com.cn/yxwyxc

  http://weibo.com/u/2915644283

  http://wyxc1968.blogchina.com/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8.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9.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10. 致2025年高考生的一封信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