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张承志:《游击时代》

张承志 · 2022-06-07 · 来源:张承志新集旧作公众号
字体: / /
也许在未来,哪怕百年之后,那时也许会出现的总结家,将惊异于有过这么一个游击时代。它是那么深潜不露,而又真实存在。它突入了前辈们没有涉足的领域。它的战略,它的尊严,它的技巧,它的美感。

游击时代

牺牲

不仅是看到它时,我只要想到它,就抑制不了难过的冲动。

一瞥之间,那张照片就镂刻在我的心里。甚至我不敢放纵意识,让那一瞥聚焦,让藏在肺腑深奥的哀伤,清晰地浮现,慢慢地凸起。

我说的是切·格瓦拉殉难时的那一帧照片。游击队员被卑鄙地枪杀了,从美国赶来中央情报局的特务,风尘仆仆,监督验尸。当他们围住遗体打算砍下他的手之前,快门一响,抓住了贼的手,捕捉了犯罪的瞬间。

凝视着它,心里浮起的,是一种抚弄着亲人的遗体、并把它埋入坟墓的感觉。望着照片,如与肌肤擦碰,有一种逼真的触感。

亲人的死尸——它隐喻的,是一种残酷的亲近。

人一生只会有短暂的几次或一次,能够接触和感受它。那体验无可言说。人虽悲恸欲绝,却不忍撒手,因为那是血肉撕离,是名副其实的死别。

不,还必须是一具俊美的人的遗体,逝者生前常被人羡叹其美。面对切·格瓦拉的遗容,我心里的这种意识非常强烈。他牺牲了,但依然是场地的主角。他的大眼睛似开似阖,半张的口,像是要向世界说些什么。他安详而英俊,丝毫不差地活似另一个耶稣。我相信,不管从这个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在人们的目光背后,都掠过了这样的念头。

——后来到了古巴,在圣克拉拉,我瞻仰了那座著名的纪念碑。在炎热的加勒比的山峦丛林之间,一个头戴贝雷帽的游击战士,虎背熊腰,提着枪走着,眼睛眺望着大地。

檜森孝雄在贝鲁特烈士陵园的墓碑

当天道巡回,当沧海沉降,当一群侏儒终于攫住了世界的缰绳,当它们拼命地扩大战果强化治安,当它们终于蛊惑世界把自私的规矩变成了新的秩序——古典的时代就结束了。

包括冷兵对决的古代战争,包括造反有理的革命诉说,当一切都被禁止,当一切都不可能,当一切常识都被媒体歪曲并百倍扩大指鹿为马的时候,古典的一切,确实已一去不返。

于是,切·格瓦拉的含义就显现了。

因为一切人类表达正常的抵抗、异议、个性的手段,只剩下“游击”——这唯一的形式、艺术的形式。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从未有过使资本与压榨的一方喜出望外,使统治者与侏儒们欢奔不已的时刻。但是人的尊严,还有人的美感,并不能顺从投降的劝诱。所以,一切的说理和一切的自卫,边缘的异端,绝路的暴动,言论的底线,天性的迸发——都一个个各自为战,活脱像一些游击队员。他们被生命所鼓动,不愿做体制的顺奴。他们摸索着,转战在艺术或文学的丛林,打出含义丰富的子弹。

一个承前启后的新时代……

我想,无论是送走了他的古巴人,无论是追随了他的游击队,都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游击队隐喻的理论,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游击队一直在向世界启示说:学会转战异乡,放手声东击西,在如此一场漫长的价值战争中,不拘用笔用枪。

也许在未来,哪怕百年之后,那时也许会出现的总结家,将惊异于有过这么一个游击时代。它是那么深潜不露,而又真实存在。它突入了前辈们没有涉足的领域。它的战略,它的尊严,它的技巧,它的美感。

若是没有它——未来在发掘考古的时候,当挖掉了厚厚的侏儒地层,那时的人们会朝着深深的下面喊:喂!吹牛皮的你们!究竟留下了什么?

古巴桑塔克拉拉的格瓦拉雕像

广场一片寂静。

在明晃晃的、加勒比海的毒日头暴晒下,切·格瓦拉独自提着枪,仃立在无休无止的骄阳灼烤之中。

在圣克拉拉,古巴人用贝壳、水泥和石头合筑,建起了这座纪念碑和广场。我对这座塑像特别喜欢,但我没获得一张与它的理想合影。爱照相的人知道,人很难在一座高塔下拍好一张纪念照,因为建筑太高了。与切的塑像合影也是这样,无论仰着趴着,很难把自己和高高的他摄入一个画面。

雕像下面是他的纪念馆。

参观的人不多,大家慢慢踱着步。多是欧洲游客,他们若有所思,缓步走过每一件展品。

逐一浏览着文物,我想,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里,大家都在享受一种遐思。可能都联想到了自己。人们都散漫地听由心绪,幻想自己飞向天空,追逐着风,仿佛进入了游击队的营地。

走到一面紧闭的门前。

似乎有些突兀,就在这扇门后的房间里,人们都知道:存放着那双被美国特务和军政府砍下的手。

我的眼睛牢牢盯住那张照片。在这张照片被拍下的瞬间,他的手还没有被砍下。耶稣已经死了,睁大的眼睛茫然望着空中。

游击队员的遗骨,包括他的那双手,被追回并辗转送了回来。遗骨就安放在这个纪念馆,而那双手藏在哪里——征求意见时,人们都不愿去看。

隔着门,切·格瓦拉离我只有咫尺。呼吸着一丝体温般的空气,残酷的亲近,如凝固的旋律。人们都默默站着,无言地向烈士致哀。

我们环顾左右,想了一下,互相示意。然后,在四周惊奇的目光中,我们摊开两掌,为英魂做了自己的祈求。

油画:《谁点燃了火焰》

也许今天的游击队员,手中并没有握着一支枪。但是,在思想对决的丛林里,他们雄心孤胆,或以一支歌,或用一支笔,坚持着艰难的游击战。

我未曾料想——行近暮年的自己,居然还会走入这样一个时代。究竟是命交华盖呢,还是得天独厚?

好丰富的人生哟……

我不由暗自笑了。

走下纪念碑的台阶,我迈脚跨入了这岛国的炎热。

远处的海平线上,仿佛有一道炫目的极光。亮晶晶的,白炽而刺目。宛如那些年,在叶尔羌的沙漠或卡力岗的荒山不时遭遇的——辨不清它是什么,只觉得它不可抗拒。

再刊于2022年6 · 7,一个纪念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冀鸣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史上“马屁诗”最快翻车案
  4.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7. 毛主席究竟为什么要发动那场运动?
  8. 改革后实用主义之弊
  9. 今天,我们的孩子又中毒了,你还在等什么?!
  10. 漫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未来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李进同志》(一)邂逅
  6.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7.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8.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9.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10.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彭德怀错杀功臣后毛主席一生都没释怀
  6.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7.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8. 郭建波:关于王、关、戚问题的历史考察
  9.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10.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大学的底线在哪里?这还有脸过那个恶心人的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