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作者:尹一鸿
鲁迅,是百年中国唯一一位被毛主席高度赞誉为“中国红军有两个总司令” 之一的“鲁总司令”。
当然,鲁迅也是百年中国唯一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革命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封建、反殖民、反官僚的一面旗帜,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因此,鲁迅在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鲁迅一生写作600万字,著作500万字,各种作品1000多万字。
鲁迅用一个正直文人的笔锋,吹响了中华民族革命的号角,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毛主席也高度评价鲁迅:“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那么,中国这么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为什么会拒绝诺贝尔奖提名呢?
据《南方周末》夏榆记者200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采访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时,记录了埃斯普马克讲的这么一段话:1930年代中期,学院曾经派人给鲁迅带话,传给他一个信息,就是想提名他。但是被鲁迅谢绝了。
但是,据鲁迅与静农的书信证明,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时间应为1927年,而不是1930年代中期。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理由只有一条: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一是为我,为中国”。
一个胸怀民族大义的“鲁总司令” ,在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面前,是何等的正气秉然,焉能为“诺贝尔赏金” 而折腰!
时光定格在1927年9月17日,鲁迅收到学生台静农的信件,信中提到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在上海的时候听说鲁迅的名字,想请刘半农帮助,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鲁迅当即回信拒绝一一
静农兄: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觉得将来不敢说,就目前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未名社出版物,在这里有信用,但售处似乎不多。读书的人,多半是看时势的,去年郭沫若书颇行,今年上半年我的书颇行,现在是大卖《戴季陶讲演录》了(蒋介石的也行了一时)。这里的书,要作者亲到而阔才好,就如江湖上卖膏药者,必须将老虎骨头挂在旁边似的。
还有一些琐事,详寄霁野信中,不赘。
迅上
九月二十五日
由此可见,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态度之果断,骨气之傲然,立场之鲜明,跃然纸上。
难怪毛主席曾经这样侉奖鲁迅:中国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德总司令,另一个是谁呢?那就是文司令鲁迅“鲁总司令” 。
“朱总司令”率领的拿枪杆子的军队和“鲁总司令”率领的拿笔杆子的军队并驾齐驱,共同抗击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