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戈尔巴乔夫给必胜客拍的广告的人,但凡还有一点血性,都得怒骂一句老匹夫。
那就是赤裸裸的羞辱。
昏黄的天色下,戈尔巴乔夫和孙女在雪中走过巍峨的圣瓦西里大教堂,这座教堂之于俄罗斯,犹如天安门之于中国,大本钟之于英国,华盛顿纪念碑之于美国,是俄罗斯从沙皇时代到苏联时代再到联邦时代的漫长历史的见证者。
两人走入必胜客。
店内一家人正在就餐。
父亲首先认出了来人:“他是戈尔巴乔夫!”神色中带着惊讶和气愤,也许还有一点点微妙的不屑。
全家人同时回头,一群俄罗斯人簇拥着必胜客的招牌。
在众人的注视下,戈尔巴乔夫为孙女切开热腾腾的披萨
儿子转过头来,也说了一句“他是戈尔巴乔夫!”神色却与父亲截然相反,那是遇见大明星和偶像的惊喜。
父亲怒斥:“因为他,我们才有了经济上的混乱!”
儿子义正辞严地反驳:“因为他,我们才有了机会!”
父亲继续怒喷“因为他,我们才有了动荡的政治!”
儿子的面容也激动起来了:“因为他,我们才有了自由!”
父亲大吼:“完全一团糟!”
儿子高呼:“希望!”
年迈的祖母出来打圆场:“因为他,我们才有了许多东西……像必胜客。”
这句话像魔咒一样,一下平息了餐桌上的纷争。带头怒斥戈尔巴乔夫的父亲微笑一下,耸耸肩,率先站了起来举杯高呼:
“向戈尔巴乔夫致敬!”
戈尔巴乔夫在欢呼声中笑容灿烂,此时镜头转到必胜客店外
雪中的红场上,一个全身裹着黑袍的老妇人驻足回望,目光中透着茫然,似乎在看着那个远去的时代的尾声。
镜头重新变得灰暗,你可以说这是为了烘托庄严肃穆的历史氛围,但站在那个时间点上,这更像是预言俄罗斯的未来,一个铅一样沉、铁一样灰、煤一样暗的未来。
为什么说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想象一下,把红场换成天安门,把戈尔巴乔夫换成中国人,把圣瓦西里大教堂换成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打败了你,我要在你的国家和民族最庄严的地方开庆功会,我还要让你来为我跳舞助兴,与此同时你的人民得坐在下面,为我打败你拍手叫好。
八国联军指挥官坐进圆明园留影,侵华日军在南京总统府升起太阳旗,希特勒带着纳粹高官登临埃菲尔铁塔,一个卖面饼的快餐店让前苏联元首坐在自己国家的废墟上对着镜头展露灿烂的笑容,如看板女郎一般为它招徕顾客。
苏联七十年的历史,最后敌不过一句轻飘飘的“必胜客”。
一句“必胜客”,就让几代人之间的隔阂冰消瓦解,就让痛恨戈尔巴乔夫的父亲向他举杯致敬,就概括了大半个二十世纪的历史,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91年圣诞节之间的所有东西,加起来不如一块涂满芝士的披萨饼。
凛冬已至,戈尔巴乔夫的孙女能坐在有暖气和空调的门店里,大雪中红场上的那个老妇人的孙女在哪里?
戈尔巴乔夫的孙女有一个前国家元首爷爷,俄罗斯土地上那些爷爷没当过苏联总统的孩子们,又该怎么办?
那个儿子欢呼,戈尔巴乔夫带来了机会、自由、希望,那个祖母颤巍巍地说,他还带来了必胜客。
但他们在莫斯科。
莫斯科以外呢?
从乌拉尔山到楚科奇半岛的广大土地上,该不会人人都吃得起必胜客吧?该不会恰好每个人家门口都有一间披萨店吧?
就如苏联笑话讲的,你们有希望了,那我们呢?
把这个广告的开头和结尾连起来,怎么看怎么像是一种无声的轻蔑:你知道你没有未来了,我也知道你没有未来了,我还要把这黯淡的未来展示给你看,在你们那灰色的命运里,只有我还是一抹亮色。
所以,来买我的商品吧。
为我的利益贡献你们最后一点可怜的价值吧。
别忘了,要带着笑,要感恩戴德,要兴高采烈,因为这是你们的荣幸,且是我赐予的。
热腾腾的披萨,也许像刺鼻的伏特加一样有致人迷醉的作用,让人一时分不清这是哪一年的冬天。
阿芙乐尔号行驶的涅瓦河,东线战场布满泥浆的壕沟,如今开着必胜客的红场,哪一个更冷?
父辈的理想早就死了,只是儿孙们磨蹭到如今才给它盖上棺材。
儿孙的儿孙将淡忘这理想,唾弃这理想,且将庆幸这理想永远无法实现。
相比历史上众多亡国者,戈尔巴乔夫也算极其磕碜的一位。
煮熟的鸭子嘴还能硬一下呢,看看戈尔巴乔夫什么德行?
大势不可挽回之时,他和叶利钦通话,竟然打听自己的退休金问题。贪污自私如叶利钦都忍不住骂:“我们讨论的是国家的未来,您却关心您的退休金!您会有退休金的!”
你问我,苏联那时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也不知道,但我只知道,绝不该是这样解决。
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问题,也绝不该按这样的办法解决。
广告里那个父亲一声声的“混乱”,儿子一声声的“自由”,放在一起,不禁让人想起遥远的1941年,那时也是一个冬天,也是一场大雪,也是这个莫斯科,也是这座红场,里面是即将慷慨赴死的一代青年,外面则是法西斯兵临城下的铁骑——显得格外讽刺。
经济崩溃带来的混乱是无差别地降临在每一个人头上的,然而随之而来的吃必胜客的自由,恐怕不会如此公平地让每个人都能享受。
“代价是什么呢?”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