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谈到“钱流向不缺钱的人”的问题,称这是“马太效应”。那么,钱为什么会“流向不缺钱的人”呢?作者说:“财富的原则,实际上就是你的收入只能增长到你的能力可以达到的程度。”也就是说,收入多少,钱流向谁是由能力的大小决定的。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在阶级社会里,分配方式是由所有制决定的。什么样的所有制,决定是什么样的分配方式。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资本主义社会是按资分配。那个手中掌握了生产资料,收入就归那个所得(只拿很少一部分作为工资付给雇佣劳动者)。你能力再强,再能干,手中没有生产资料,只能给人打工,更多的钱决不会流向你。你掌握了生产资料,已经不缺钱了,但钱还是流向你。所以,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钱必然“流向不缺钱的人”。越有钱,越能赚到更多的钱;越没钱,越挣不到钱。比如,有钱人拿钱做生意,在甲地买乙地卖,一转手就赚到很多的钱。有了钱,办公司,开工厂,通过雇佣劳动能赚得盆满钵满。你没资本(生产资料或货币),有能力,钱也不会流向你。说什么收入的多少是由能力决定的,这是忽悠人的胡诌。公知们总是说,民营企业家拥有千万、亿万财富,是他们有本事,有能力。他们是凭本事、凭能力得到巨额财富的。你们打工人穷,是因为你们没本事,能力差,所以钱不会流向你们。这是用“能力”论来掩盖资本的剥削,掩盖贫富差距的真正原因。
事实证明,你有再大的能力,没有资本(生产资料或货币),也不会挣得很多的钱。比如那些制造原子弹、氢弹丶导洋、人造卫星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的能力该强吧!他们中间有几个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而那些私企老板却成了巨额富豪。科技工作者的能力还不如他们吗?说穿了,是私有化让那些私企老板拥有了资本(生产资料或货币),才成了富豪,与能力并沒有多大关系。
那么,“钱流向不缺钱的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事实告诉我们,“钱流向不缺钱的人”,社会上就会出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贫富之间就会产生巨差,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钱长期“流向不缺钱的人”,社会财富就会集中到极少数人手里,而绝大多数人只能过着贫困的生活。人类经历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这种情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剥削社会的真实写照。
只有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消灭了剥削,消灭了压迫,用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才阻止了“钱流向不缺钱的人”。废除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生产资料掌握在全民和集体手中,私人再不可能掌握生产资料。没有了资本,私人无法再用它赚钱了,钱也就自然而然地流向了全民和集体中的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再出现“钱流向不缺钱的人”的现象了。
但是今天,社会上又出现了“钱流向不缺钱的人”。有的人钱越来越多,多到千万、亿万,但钱还在不停地流向他们。而绝大多数人手中缺钱,但钱就是不流向他们。有钱的越来越有钱,钱象流水一样流进了他们的腰包,贫富之间又出现了巨差,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这种情况急待解决。要采取积极措施,堵住“钱流向不缺钱的人”,让钱逐步流向缺钱的人,以此缩小、消除贫富悬殊,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