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还是不咬?这是个哲学问题。
咬了,指不定有什么果子吃。但不咬,是把柄也是恩情,关键时刻还能被捞一手。
譬如这位小小的科级,被指控贪了两千多万,却退了八千万。而且这还是他第二次贪腐被查,结果依然从轻处罚。
虽然其贪腐金额远远超过一个亿,但对其巨额退赃的行为,当地选择了不闻不问不再追查。这就是不咬人的好处,你有情我有义。
譬如网友曝光的,爸爸进去了按说很没脸,一家人该洗心革面低调做人。然而这家子女日常出入依然开着上百万的奔驰法拉利,一天换一辆,一周就没重。
我们很难说,这个群体有多么庞大。但可以确定的说,这绝非个例,尤其耳濡目染的今天。
不过本文的主人公,为我们展示了这个群体的另一面,或者说这个群体中少有的个例,悲惨的个例。
我们将其称为小果吧,小果出生成长于北方某产煤大市,但他的人生却起步于小学教师。九十年代大量教师被选拔进机关担任秘书文员,小果亦放下教鞭成了一名领导秘书。
我国县域治理中,有主官地域回避原则。但小果的仕途一直扎根在家乡,从办公室秘书到主任,再到区长书记,利益交织可谓盘根错节。
在倒查三十年的大背景下,各级要员纷纷落马,连续三任连续五任亦成常态。至小果落马,当地五任书记或被查或自杀。
所以小果被查没什么人惊讶,即使夫妻俩一起进去。进去蹲几年也就出来了,而且前任刑期普遍可接受。
配合归配合,两口子口风也挺紧。毕竟接受了这么多年教育,坚决不能出卖同志。
真正的变数出现在小果女儿身上,一位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少女。
我们社会很少探讨坏人或者贪官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根据丞相观察来看,像江西周家那坨臭蛆其实不少,坏且自知寡廉鲜耻。
小果是教师出生,所谓灵魂工程师引人向善。虽然两口子都不干净,但会如何教育唯一的女儿呢?
飘落在风中,答案无人可知。但得知父母被抓后,小果女儿选择了自杀。
与大多数家庭不同,高考报志愿时小果给女儿选择了法律专业。你看,纵法的小果也知道中国的未来是需要法律的。
如果小果不被抓,在外人眼中这是极其美满的一家。父母是地方大员,女儿单纯朴实,毕业于中国最好的政法大学,还找到了相伴一生的伴侣。
小果被抓的日期也过于巧合,女儿刚毕业不久,已经定好了结婚日期。
似乎由于教师的本性,小果从未跟女儿说自己的迎来送往。奖金补贴都不是一般的高,小果两口子一年合法收入也在百万级别。小果的女儿似乎也从未怀疑过父母。
我们不清楚在得知父母被抓时小果女儿经历了怎样的精神冲击,教导自己真善美的父母原来不是真善美。
小果女儿选择跳楼自杀十分突然,因为她已经有了身孕,而这一点小果也是知道的。
精神冲击下崩溃的不仅小果女儿,一尸两命的冲击让小果产生了更大的崩溃。
事无巨细,教师出身的小果一夜之间回首了人生。被回首的不仅有主席台上的,甚至还有负责查小果的。
一个副厅级,其实没那么难查,但查办的也被查了那就很难查了。在小果之后被查的已纷纷宣判时,小果还在等待他的未来,或许小果所求的不过是一死。
回首三十年,小果会后悔离开学校吗?手执教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亦或是把女儿教育成周家那样荒淫无耻?
当道德成了过街老鼠,当罪恶成了最大的通行证,我们真就容不下真善美吗?
本人言论与工作单位无关,一切责任自负。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