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从红山文化看中华文明起源

沈之骥 · 2024-02-05 ·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 / /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重要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老哈河流域和辽宁省辽西地区,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红山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彩陶与细石器并存,还有大量的玉器和祭坛、神庙、积石冢等祭祀用大型礼制建筑。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早期的一脉强劲力量,助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也见证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红山,意为“红色的山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红山在蒙古语中称“乌兰哈达”,“乌兰”意为赤色、红色,“哈达”意为山峰,赤峰这个名字就是从“乌兰哈达”而来。红山文化因赤峰市的红山而得名。

1930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赤峰红山脚下英金河两岸和红山后进行调查,并著文《热河查不干庙林西双井赤峰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对红山地区古文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同时,他还与考古学家裴文中、尹达对红山地区古文化提出了许多预见性课题。

1950年代初,尹达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副所长梁思永意见,第一次将在赤峰红山地区发现的、以彩陶和细石器伴生为特点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命名为“红山文化”。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人员先后对红山地区的古文化遗存进行发掘和研究,从此我国正式开始对红山文化进行研究。

从197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对红山文化的探索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主要包括内蒙古翁牛特旗红山文化玉龙、各地红山文化玉器群,辽宁朝阳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大型祭祀遗址,辽宁朝阳建平县、凌源市交界处的牛河梁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遗址,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等近千处遗址,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新阶段。

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精神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和血液之中。红山文化玉龙的发现立即引起学术界关注。目前,红山文化玉龙已在多处发现,其中尤以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玉龙最为栩栩如生。

红山玉龙墨绿色,高26厘米,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形体酷似甲骨文的“龙”字。龙首较短小,口闭吻长,吻前伸,略上噘;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鼻端前突,上翘起棱,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端面截平,截面呈椭圆形,直径2.3至2.9厘米。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颈背有一长鬃,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鬃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通体琢磨,较为光洁。玉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气勃勃。玉龙身上负载的神秘意味,更为它平添一层美感。值得注意的是,红山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

红山玉龙的具体用途尚待进一步探讨,不过龙体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骨尾恰在同一水平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考虑到玉龙形体硕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饰件,很可能是礼制用具。

红山玉龙的发现,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红山玉龙对于研究中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而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许多重要发现都与“女娲”有关。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凌源市、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村,是一处原始社会末期的红山文化遗址。19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女神庙,并在庙中出土了一尊完整的与真人一样大的泥塑女神头像。女神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史前神殿遗址,女神头像被誉为“中华民族共祖”。女神头像面部为朱红色,两颧突起,圆额头,扁鼻梁,尖下巴,与现代华北人的脸型接近。和女神头像同时出土的还有6个大小不同的残体泥塑女性群像。联系中亚曾有在人头骨涂泥成像的崇拜形式,牛河梁女神像可能是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依据塑造出来的。这不单是一种艺术造型,并且可以作为研究古代中华人种学和民族史的典型标本,它使我们第一次看到用黄土模拟真人塑造的5000年前祖先的形象。

在距离牛河梁女神庙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经发掘证实,这座土山全部由人工夯筑,夯土层次分明,考古专家称其为中国的“金字塔”。女神庙遗址与“金字塔”在一条南北线上,而东西两侧的积石冢群址与“金字塔”等距离排列在一条线上。关于“金字塔”的用途,有学者推测与传说中的“女娲”有关,因为考察“金字塔”顶炼红铜的遗址,与“女娲补天”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的情节十分吻合。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指出:“牛河梁遗址坛、庙、冢群的发现,代表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她的社会发展阶段已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如今,“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已经被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相关研究将进一步证实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贡献和意义。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蜗牛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2. 中科院专家:"如果房子价格一直下跌,你我都将没有饭碗"!老百姓回怼:先查查你名下几套房?
  3. 用心良苦
  4. 李进同志(四)
  5. 西藏烟花秀事件,主要矛头不在烟花
  6.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7.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8.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9. 郭松民 | 聊聊《731》,《阿尔及利亚的姑娘》以及《阿尔及尔之战》
  10.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7.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8.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9. 李进同志(三)
  10.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8.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9.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10.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