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医药

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医并重?守正、创新、出海是关键

黄蓓 · 2021-10-09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字体: / /

在日前召开的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北京大学专题会议上,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医并重”这一话题畅谈体会——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显著特征和优势。

在日前召开的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北京大学专题会议上,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医并重”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亮出精彩观点。

守正:重塑中医药文化自信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医药曾屡遭质疑。在与会专家们看来,实现中西医并重,不仅需要解决实践层面问题,更需要解决认识层面问题,尤其要重塑中医药文化自信。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中医药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蕴含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中医药学之所以成为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的传统医学体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延续。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并重,必须进一步把握传统文化精髓,深入解读传统文化里“医”的内涵,使其回归本意。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都是人类在生活实践和与疾病斗争过程中产生的医学科学,都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看来,在如何认识生命与疾病这一问题上,中医有成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因其与现代医学认知不同而否定自身。实现中西医并重,中医人必须坚定自信,不能妄自菲薄。

“科学精神并非西方人独有,更不是传统文化的对立面。诸子百家中,墨子就是具备科学精神的代表人物。中国人应当树立科学自信。”徐安龙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袁钟也持有同样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非实验。通过长时间大面积实践获得的高概率现象也是科学的一种,中医药学符合这一要求。中医是科学的,我们对此要有充分认识。”袁钟说。

创新:互参互信共攀医学高峰

“和而不同,相向而行。”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麻柔看来,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有着本质不同,但目的都是服务人类健康。中西医结合不是用西医的医理解释中医,用西医的框架和标准来束缚中医。中医、西医目前都在攀登医学高峰,一个在南坡爬,一个在北坡爬,都在各自路上不停地努力。

谈到理想中的医学模式,麻柔认为要总结、创造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以一系列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医学模式,才能真正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国医大师柴嵩岩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中西医要做到互参互信,实现有机结合。

“中医必须要以中医学为基础,遵循中医学学术原则,参考学习现代医学关于病理、病机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借助现代检查设备等,从而扩展临床视野,服务临床需求。”柴嵩岩说。

“中医西医不能互相代替,但可以优势互补。”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原主任李新彦说,中医西医应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学互鉴,从而为大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从存量上看,以前对中医药的‘重’还是不够的。所以要聚焦问题产生的原因,狠抓增量改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引入经济学概念,分析中西医并重的现状和未来。他表示,实现中西医并重,要将中医和西医放在平等地位,做到“平级管理、平行运作、平等待遇”。要以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为遵循,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出海:以中医抗疫实践影响世界

中国的抗疫实践,让中医药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

会上,“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院士介绍了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研究,总结了中医药抗击疫情的经验和贡献。

面对当前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现状,张伯礼表示,在全球抗疫中,中医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多次举办国际抗疫专家大讲堂、中医药抗疫专家经验全球直播等学术活动,向世界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中国中医专家参与援助意大利、菲律宾、老挝等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还有一批中医药专家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问诊,帮助海外患者。

在今年6月举办的2021金砖国家传统医药研讨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德以《传统医药在抗疫中的作用》为题,向参会各国代表介绍了中医药在救治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引起的新冠肺炎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没有在实战中的出色表现,中医药很难影响世界,中医药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契机。”徐安龙认为,让世界看见中医药疗效的同时,也要让世界“读懂”中医药为什么起效。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同时,还要阐释阴阳学说等中医学术思想内涵,让世界理解并认可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晓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史上“马屁诗”最快翻车案
  4.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5.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6.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7. 改革后实用主义之弊
  8. 今天,我们的孩子又中毒了,你还在等什么?!
  9. 毛主席究竟为什么要发动那场运动?
  10. 漫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未来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李进同志》(一)邂逅
  6. 731 首映差评如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7.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8.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9.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10.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彭德怀错杀功臣后毛主席一生都没释怀
  6.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7.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8. 郭建波:关于王、关、戚问题的历史考察
  9.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10.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赵小鲁|律师是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力量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大学的底线在哪里?这还有脸过那个恶心人的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