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医药

甲流来势汹,谁知今日果,原是前日因!中医有效防治方法

玄鹤评说 · 2023-03-04 · 来源:千尺青松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不论是新冠还是甲流,只要对症用药,都是很容易治疗的,只是很多人不得其法,往往用错

  青松看到,这几天,全国各地甲流频发,不少甲流患者在药店抢购奥司他韦,部分药店已出现断货情况。

  如网友司马平邦所说:就我所目击,现在北京孩子(少年、儿童)里甲型流感已经在大面积感染,昨天是星期天,北京亦庄的一家医院急症一直开到半夜,有三四百个孩子就诊。至少之前的3年里,这种甲流大流行的情况是没有的。

  今年的甲流发烧症状很吓人,甚过新冠阳性,小孩子可能会烧到40度,浑身无力,不停呕吐,而且也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特效药紧缺……

  甲流一般是39-40℃甚至更高的高烧,发烧快且高烧不退,全身乏力,咳嗽咽痛、拉肚子呕吐。不少人在药店抢购奥司他韦,部分药店已出现断货情况。

  其实,青松想说,奥司他韦对于掩盖甲型流感病毒的症状是有一些效果,但有耐药性和毒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

  另外与此同时,奥司他韦是处方药,使用时有很多的禁忌症,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最好别自己乱吃。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往年的甲流都没这么严重,为什么今年这么形势严峻?

  司马平邦就对此提出了疑问:不知道这次甲流暴发,与两个月前的奥密克戎感染海啸已经冲击了孩子们的抵抗力是否有直接关系?

  在青松看来,这完全是意料之内的!

  因为这就是温病,立春节气过后,出现咽喉肿痛、高热、烦渴、甚至痉厥等症。就是所谓的温病。很符合《伤寒论》提到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温病的发生多因阴亏、正气不足、冬季感寒(伤寒)、寒水郁而木旺生热所致。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因为很多人在之前阳了之后,给小孩治疗方法不恰当!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一句出自《素  问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也就是说体质虚弱之人冬天感受了风寒治疗不当,虽然当时好像症状过去了,但是寒邪却会积聚在体内,春天气候暖和了就会导致温病。

  而且有一点现象很有趣,甲流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不论是发热程度还是症状的难受程度都强于新冠。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去年冬天感染(发烧)之后,很多人不顾内寒之证,只看外热之表象,大吃清火之凉药(西药退烧药、连花清瘟等);甚至大寒天的给孩子输液往血管里灌“凉水”凉药。虽然当时能把体温降下来,但是留下了看不见的隐患,并容易患心血管类疾病,这就是《难经》所说的:“中工治已病,不知中工之所害”。

  春天不播种,秋天无收获。而今天的这一切,恰恰就是:冬天“播种”的寒邪(新冠)之因,导致后来“收获”的温病之果。

  在去年十二月,青松在文章中反复提及感染之后如果早期症状轻微,我们在家的处理方法:将生姜30克、葱3大段、红糖适量熬水,喝后发汗、把体内的寒邪发出来,病症自然就好了,烧也就退了。或者去药店买点中成药荆防颗粒,再加生姜和葱泡水喝,效果又迅速又好。

  奈何很多人不听,不停的给小孩用布洛芬、连花清瘟等大寒凉之药。现在到了春天天气转暖,转为很严重的温病也、其实毫不意外……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甲流患者舌苔,这位患者的症状就是高热,咽痛,腹泻。舌头红,尖多有草莓点,说明体内有郁热,舌苔白厚腻是有湿浊之气。但整体看,整个苔是干燥的,说明津液也是不足的。苔是白的,外加高热说明还夹杂了一点外感风寒之气。

  现在搞明白了甲流是的性质,那么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针对这一病机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青松在这里附上青松的老师对春温病的辩证施治方法:

  一、邪入少阳证: 以身热、口苦而渴、胸胁不舒、脉弦为主症,兼见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症。治以小柴胡汤去半夏加天花粉方。

  二、邪入太阴证: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候疼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尺肤热。方用银翘散加玄参方。

  三、邪入阳明,以壮热、烦躁、汗多、烦渴、脉洪大为主症,兼见心烦、面赤、舌红、尺肤热等症。方用白虎汤。

  四、阳明热结:里热炽盛,耗灼阴液与阳气。邪热可盛于小肠,下注膀胱,形成阳明腑实与小肠热盛兼见之证。表现为腹满、便秘等证。方用增液沉气汤等。

  另外,还有网友有另一种思路,列举了一个简易清单,大家可参考:

  1、保济丸

  此药既有藿香、苍术化湿和中之品,还有稻芽、薏仁、神曲健胃消食,再加上辅助的一些钩藤、蒺藜可以疏风,配合小儿肺热经常可以收到奇效。

  2、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

  此药构成接近于麻杏石甘,宣肺,化痰,清热,解表。

  3、葛根芩连片

  针对腹泻较为严重的患者,尤其是腹泻臭秽,拉完菊花还有灼热感的,适合服用葛根芩连片。

  4、小柴胡颗粒和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清热,湿热重的配合藿香正气一起使用,既能化湿,又能清热,防止藿香正气过燥过热。而且针对春温的药方就是小柴胡加黄连丹皮汤,外加是春天,小柴胡正适合。

  5、藿香正气口服液

  藿香正气适合外感风寒,内有湿邪的情况。现在的天气仍旧容易着凉受寒,外寒内湿的情况下就适合用藿香正气。

  另外,在饮食方面,如果已经中了甲流,青松想跟大家说,发烧期间一定要清淡饮食,不要听那些网红专家说的什么吃大鱼大肉,肥甘厚味。因为身体本来就是因为很虚弱,没法代谢湿浊才生的病,再吃这些难消化油腻的食物,只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会让病程越拖越长。

  起居方面,早睡觉是比什么药都管用的法子。现在的成年人非常习惯在半夜12点上床,再磨蹭一下到凌晨1点入睡。太晚睡觉,对心脏非常不好!这都是晚睡导致身体相火浮越的表现。

  《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地承天,万物的生长繁衍和迁徙是依据自然气候的变化而进行的;自然气候,天象变化遵从宇宙间的“大道”运行。

  人在大地上生存,也必然要遵守大地万物生长作息的规则。我们人体几百万年来都是随着天地气机变化的,长期晚睡会造成明显的相火不藏和肝血不足,以及引发身体湿热,从而削弱体内正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免疫力,更加容易中招。

  其实,在青松看来,不论是新冠还是甲流,只要对症用药,都是很容易治疗的,只是很多人不得其法,往往用错。

  比如寒湿的新冠还用寒凉的连花清瘟,就是恰恰用反了,无良的网红院士带货,导致很多人越吃越重,最后回过头来怪中药没用。

  真是让人感到可气又惋惜!

  最后,祝青松用一句黄帝问岐伯的对答结束全文: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

  祝大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保护好自己家人,健康顺遂!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滠水农夫:刀郎新歌爆红乃是深沉的悲哀
  2. 涿州水灾是一个信号,华北地区今后可能会经常遭遇类似情况
  3. 绝不允许“清华二胎奶爸”诋毁中国人民和人民领袖
  4. 美国人害怕了,不让中国人幽默了么
  5. 成都大运会严禁转基因,中国出生人口倒退回抗战,应调查!
  6. 改革到底难在哪里?——小岗村参观有感
  7. 来自台湾的狠话:最早2年后美国就要对中国开战!
  8. 反间谍,是谁“脊背发凉”?
  9. 子午|大灾面前,先斩“巨婴”?--别再污名化人民群众了
  10. 拨开人口问题迷雾
  1.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2.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3. 今夕何夕、竟然遍街的黄世仁和他的狗腿子?
  4. 我们都被骗了!像“美国特工”见面会,说成耶伦与经济学家聚餐会
  5. 赵磊:远离胡锡进
  6. 发现《罗刹海市》爆火后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玩味。
  7. 老板们敢听《罗刹海市》看得懂《欢颜》?
  8.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9. 戚本禹海口谈写《回忆录》的想法
  10. 做梦解决不了房价下跌
  1. 赵磊:可懂“惊险的一跃”?——评林毅夫“消费拉动误导中国”
  2. 《罗刹海市》为什么突然爆火?
  3. 对中国渗透没白费,美国扶持的“内鬼”,开始露头了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将要来临
  5. 不许援朝?34国施压中国,话音刚落,中方宣布将派高官赴朝访问
  6. 你这么叼,中纪委知道吗?
  7. 常征:胡锡进的舞蹈再拜与山呼万岁
  8. 扒一扒北京耶伦女性精英饭局
  9. 余建洲长篇小说《心愿》连载(87)
  10. 刘振起:最痛的感受,剥功予罪,天下奇冤
  1.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丨因为毛泽东,解放军成就了“仁义之师”
  2. 预测全错,反杀好莱坞
  3.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4.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5. 毛主席时代的《人民日报》准确预判当下中国
  6. 还在卖,国家的利益还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