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产业研究

10月1日起,很多闷声发大财的电商老板们也要开始交税了

大何 · 2025-10-02 · 来源:大何日拱一卒公众号
字体: / /

很多人可能没留意到一条6月份的消息,我看很少有主流媒体在报道,但对每个做网络生意的人却很重要。

当时税务总局发了两个公告 ,明确自2025年10月1日起,灵活用工人员通过平台取得的收入,不再按经营所得交税,而是适用 3%-45%超额累进税率,由平台代扣代缴,且需在年底进行汇算清缴。

简单来说,就是从那天起,你在任何互联网平台获得的收入,平台都要帮你“算清楚”,并直接代扣个税了。

无论是你的身份信息还是收入流水,平台都需要按季度打包好,共享给税务部门。

你可能会立刻想到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

但有趣的是,规定里留了个口子,明确写着:从事配送、家政等便民劳务的从业人员,信息免予报送。

主要原因是这部分群体因为收入和税收优惠,本就基本无需纳税,免去报送也为平台减了负。

大家都不容易嘛,理解万岁。

那么,这张网真正的目标是谁?

我想大概是那些在平台上开店的商家、带货的主播、知识付费的博主,以及形形色色的网络掘金者。

过去,一个电商卖家年入百万,但可能只按十万去申报,甚至“暴力零申报”,税务很难核实(据说是某地税务局在摸排“直播带货类商户”“小店商户”的纳税情况时,向某某平台发函要求报送商家数据,结果平台表示没有法律依据支持“直接提供商家详细流水”)。

但现在,平台会直接把你真实的销售额报上去,税务再拿着这个数据,去和你的银行流水、物流信息做交叉比对。

一旦发现你的申报收入和银行流水差异过大(比如说超过30%),你就会立刻成为稽查的重点对象。

当然了,这张网也并非要“一网打尽”。

它对小微群体留足了温情,比如月销售额10万以下的商户免增值税,年综合收入12万以下的个人,扣除各项费用后也基本不用交税。

所以你看,这次调整影响的不是中低收入者,而是那些过去游离在灰色地带的高收入群体。

像薇娅那样通过复杂操作来避税的故事,在平台这一层,往后恐怕很难再上演了。

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针对电商和网红,那就把事情想简单了。

因为这其实只是更大一幅拼图的其中一块而已。

正如我之前文章说的嘛,一种围绕着普通人的趋势,越来越强烈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这几个月,关于“税”和“费”的新闻,一个接一个地冲上热搜,像约好了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

先是境外投资收益要补税了。

不少在海外炒股、投资的大户都现身说法,说接到了税务的电话,分红和盈利都要按20%交税。

很多人纳闷,为啥我大A股民不用交,偏偏“出海”的就要?

其实这是个误会。

咱们的税法一直都规定股票收益要交税,只是A股一直享受着“暂免”的福利。

注意,是“暂免”,不是“永免”。

这就像头顶悬着一把剑,虽然一直没掉下来,但它确实在那。

冷知识:我们存银行的利息,理论上也属于个税征收范围,只不过同样处在“免征期”。

为什么现在才开始严查境外收入?

很简单,以前盯着那点小钱,征税的成本可能比税款本身还高,不划算。

现在技术进步了,大数据一跑,谁在全球有多少资产,一目了然,征税成本大大降低。

以前只抓大鱼,现在“小鱼小虾也是肉”了。

紧接着,国债利息也要恢复征税了。

根据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的公告,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要恢复征税。

你可能觉得,我又没买国债,这事儿与我无关。

但你买的银行理财,底层资产大部分就是这些债券。

源头的收益要交税了,你拿到手的理财收益,自然也就会跟着缩水。

然后就是最近让很多人焦虑的社保新规。

有人会说,社保是保障,怎么能算税?

如果你看得透一点,社保,尤其是被“统筹”走的那部分,本质上就是一种税。

它强制缴纳,由税务部门征收,在地方财政里,它和税收被放在一个叫“全口径收入”的篮子里。

所以,所谓的社保新规,其实就是更严格地在收一种“社保税”。

接着就是9月15号《住房租赁条例》的落地,房东税也向我们迎面走来。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规定不是早就有了吗?

没错,法条一直在,但过去基本是“民不举,官不究”,大家心照不宣嘛。

但是新规的杀手锏就两个字:强制备案。

房东出租房子必须去备案。

租客呢,可以用备案信息抵扣个税,这就有动力了。

万一房东偷懒不备案,租客反手一个举报,房东就得面临罚款。

好家伙,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告缗令”吗?

租客和房东之间,突然多了一层微妙的博弈。

境外税收紧、债券利息开征、社保强制征收,房东税,平台涉税信息报送……这一系列操作,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指向同一个方向:应收尽收,税收征管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硬核”模式。

为什么偏偏是这几年?

答案,可能就藏在国家每年的收支账本里。

2024年全国财政收入21.97万亿元,税收收入却同比下降3.4%,非税收入暴增25.4%。

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2915亿元,同比下降1.2%,政府性基金收入19442亿元,同比下降2.4%,非税收入22651亿元,同比增长3.7%。

一边是卖地收入断崖式下跌,曾经赖以为生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2024年全国卖地收入较上年跌16%,相比2021年巅峰期缩水近六成);

另一边,养老、医疗、刺激经济……哪哪儿都要花钱,支出只增不减。

钱从哪儿来?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答案只能是:开辟新税源,把以前没收上来的钱,一分不少地收上来。

根据财政部17日发布数据显示,1-8月全国税收增速由负转正,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0.3%,其中个税增长 8.9%,增幅遥遥领先。

我觉得照这个力度,今年这个数据还能再上一上。

不过如果你把时间线拉长看,会发现这一切早就有迹可循:

2018年,个税APP上线,社保划归税务局管;

2019年,明确把你的全球收入都纳入征税范围;

2021年,直播网红们被查税,动辄上亿;

2024年,一些企业被“倒查30年”……

与此同时,一个叫“金税四期”的系统已经全面铺开,它就像一张巨大的、无形的天罗地网,让每一笔资金流动都有迹可循。

你猜未来还有哪些领域可能会成为目标?

遗产税还是房地产税?

不过未来的税收会有多重要,我给你看个数字就明白了。

2025年国考计划招录近4万人,其中税务系统自己就占了2.3万,接近六成!

这国家在用最实际的行动告诉你,未来什么最重要。

我觉得,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征税的重点,正在慢慢地从企业、从机构,转移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身上。

不信你现在打开个税APP看看,除了工资,是不是已经多了很多关于“资本收入”的选项?

这感觉,越来越像美国了。

在美国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税收无法避免。”

过去,我们对后半句的体会或许不深。

而今天,这句话似乎正在被赋予全新的、无比真实的含义。

全文完

-END-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毛主席晚年究竟忧虑什么?答案刺痛现实!
  2. 毛主席晚年还在和它斗争!
  3. 国庆日,毛主席与邓小平的时空对话
  4. 李进同志(九)——北京和莫斯科(上)
  5. 北京的一天
  6. 难如登天
  7. 千秋大业的“守夜人”:毛主席对接班人问题的毕生求索与忧思
  8. 关于中美关系,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9. 李进同志(十)——北京和莫斯科(下)
  10. 毛主席说,我们有不少党员变成了资产阶级分子,他们是为个人服务而不是为群众服务
  1.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2. 李进同志(六)——北京之路(下)
  3. 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
  4. 李进同志(五)——北京之路(上)
  5. 引狼入室!K字签证:这不是“招才”,是“引狼”的灾难之门!
  6. 张家兄妹,掌管上海学生餐的神
  7. 毛远新 | 毛主席谈“天才”
  8. 毛主席晚年究竟忧虑什么?答案刺痛现实!
  9. 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指望“鞠躬尽瘁”的领袖、明君重回社会主义道路,靠谱吗?——以越南为例
  10. 你知道新疆是如何和平解放的吗?
  1.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2.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3.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4.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5.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6. 形式主义:一场悄无声息的巨大浪费
  7. 天眸 | 写在2025“九月九”
  8. 释永信再次“被迫出山”
  9. 《李进同志》译者序
  10. 李克勤|把周总理抬到不合适的高度是捧杀:李宗仁的“赝品”,毛主席为何比周总理看得深看得透?
  1. 走进南街村(6):南街村是怎么“剥削”外来工的?
  2. 新寓言故事“缺驴”!
  3.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4.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5. 浩然自传体长篇小说连载6-《乐土》第六章
  6. 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