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李进同志(六)——北京之路(下)

罗克珊·维特克 · 2025-09-26 · 来源:人境网
字体: / /

(接上)李进同志(五)——北京之路(上)

     李进同志(四)

     李进同志(三)

     李进同志(二)

     李进同志(一)邂逅

战争,既昂贵又痛苦,几乎是他们每日都要面对的现实。但如果共产党要收复陕甘宁边区的大片土地,并在全国范围内赢得最终胜利,他们别无选择。他们所到之处,都致力于与当地人民建立融洽关系,这是壮大自己力量的唯一途径。她接着说,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解放军成功地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97.5个师,并消灭了120万国民党军队(她在这里指的是全中国的情况)。她赶紧补充道,当她说“消灭”时,并不一定意味着肉体上的消灭。

与投降的国民党士兵接触意味着与他们共事,重点是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解放军战士与战败的敌人面对面时,会主动交谈,建立信任,并鼓励他们“回忆痛苦的过去”。有时,这种深埋于遥远过去的个人痛苦会让他们泪流满面,感到无助。然后,他们会恳求加入解放军。但这样的转变并非易事,几个月来,那些选择投奔共产党的人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担心自己会被国民党抓捕,并因逃兵而受到惩罚,甚至被处决。她和她的政治指导员意识到这些恐惧,继续与新兵们密切合作,解放他们的家乡和城镇。自然,许多人都不愿意把革命带到他们家人一直居住的地方。作为一种激励,解放军向他们每个人承诺,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将给他们土地,这是他们向以前的主人复仇并最终向国民党复仇的唯一手段。她毫无保留地宣称,这些新兵和共产党人一样清楚:是国民党强征他们入伍的。

从国民党投奔过来的人数众多,但他们并非新兵的唯一来源。其他人来自农村,尽管这种补充是有限的,因为陕甘宁边区人口稀少。

这些新兵首先接受为期一周的政治教育,随后是军事训练。大多数人很快就成为了勇敢的战士。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他们对物质的期望非常朴素。他们想要的,仅仅是一顶缀有红星的军帽,以此来表示他们“属于我们”。解放军军装的其他部分则不那么重要。人们有什么就穿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壮大的共产党军队穿着各种各样的服装。她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显然感到很高兴。

她严肃地继续说道:“关于西北军事历史有很多虚假记载。”其中一些记载竟然他们自己人干的。一个名叫王超甫的人,后来被证明是蒋介石的特务,他在《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无耻地吹嘘自己。另一个是严长林,她本人认识他。因为他没有文学才能,所以请一个报社记者代笔写文章。他告诉他的“枪手”的很多内容都是假的。例如,他声称他的部队有一百万之众——这是一个夸大其词的说法。她解释说,在从小河村到田茨弯的行军中,敌人实际上是占据了山顶,但严长林却声称敌人在山脚下,而解放军反倒是在山顶。此外,严长林写道,李进当时在为毛主席做鞋,而实际上李进本人在做的是政治工作!事实上,她是中央委员会下属的一个支队的负责人,严长林完全清楚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做群众工作。但当他最终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他选择了不报告这些事实。在她看来,除了少数例外,唯一可靠的报道是毛主席的那些。

当他们在春天开始行军时,几乎每天都下雨,但到了夏末,天气异常干燥。田地干涸,这使得他们和当地居民一样,难以获取食物。自然条件本已恶劣,又因敌人的破坏而雪上加霜。敌人所到之处,对所有事物都毫无人性:家畜被杀,庄稼被毁,粮食被抢走并藏起来,不让当地百姓找到。敌人对他们占领的任何地方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至于“鸡鸣狗吠之声都听不到了”。

1947年8月1日,解放军从小河村出发,以每小时平均三英里(约4.8公里)的轻快速度向西北行军。十天后,他们抵达了绥德。绥德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但现在已经衰落,人口急剧减少。在那里,他们突然遭遇了一支强大的敌军。七个师的兵力迅速从三个方向向他们合围。

他们迅速做出反应,从小河村行军,大约在8月17日抵达佳县,这里是前往黄河以西的白龙庙的必经之路。她愉快地回忆道,在佳县那几个充满焦虑的钟头里,她设法为主席买了一些海棠果。当时主席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敌人依然从三个方向快速追击他们,这是对他们第一野战军的首次钳形攻势:一个钳子从南面的吴堡而来,另一个从西面的榆林而来,第三个则来自榆林西南的横山。主席召集了一次紧急会议,重新调整战略。因为没有参加会议,她便在一旁观察着解放军战士,发现他们流露出不安的情绪。这时,一位来自密码科的年轻战士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米饭走过来。他话里有话地说,他想在黄河东岸把这碗饭吃了,言语间流露着急于撤退到河对岸山西的念头。李进当即说轻蔑地说道:“你胆子也太小了吧!”

尽管敌军距离他们只有五里路,但他们显然对解放军的位置感到困惑。主席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命令他们的队伍,也就是主力部队,加速前往白龙庙。他们照做了,最终停在了宽阔的黄河边,他们的目的地是河对岸。由于春天的大量降雨,浑浊而湍急的河水水位上涨且仍在继续上涨。他们如何过河呢?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拆除了岸边的一座庙宇,并利用其构件建造了一座桥。他们单排快速通过。当最后一个人到达对岸后,他们拆除了桥梁,以阻止敌人追赶过来。随着他们的队伍第一次在黄河东岸重新集结,他们开始了解放战争的一个新阶段。

这次迂回行军中最具转折性的一段,李进说是发生在1947年8月第三周初的沙家店战役。这场胜利结束了战争第一年的防御战略,开启了反攻,并将在第二年年底为他们带来辉煌的胜利。多年后拍摄的电影《沙家浜》,重新演绎了他们如何运用高超的游击战术,战胜了实力更雄厚但组织涣散的敌人。

8月18日,行军的势头加快了,他们经过杨家园子,前往梁家岔。第二天黄昏时分,他们到达了目的地。梁家岔是一个小村庄,几乎容纳不下他们当时几百人的部队。它位于沙家店以北约七英里处,敌我双方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那里。毛主席在梁家岔通过无线电指挥了沙家店战役。

当时气氛紧张而疲惫,所有人都知道,战役的结果将决定他们是否会被迫再次向西撤退。由于敌人的其他部队正在攻击西面的榆林,毛主席不愿将所有兵力都投入沙家店。他计划通过一次“佯攻”解决这个困境。这个计策奏效了!他们有限的兵力不仅歼灭了敌人的主力——胡宗南的第126师,还摧毁了该师的指挥部,消灭了国民党第126旅的大部分有生力量,并俘虏了大约六千名由一名旅长指挥的敌军。

现在他们再次东进,来到朱官寨,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以四季豆为生,但他们的精神仍然很高昂。在那里,主席撰写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提出了打赢战争的基本步骤。这个方针规定,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以主力打到国民党区域,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也就是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阶段。

一段蜿蜒的行军之后,他们在10月18日到达了谭家坪。主席和她拜访了一家造纸厂。他们与群众的关系非常好。和别处的村民一样,他们也通过用“他”来称呼主席,从不直呼其名的方式来保护他。三天后,他们继续前往南河底,然后到了神泉堡。当指导大队留在那里时,主席去了别处,李进很快也与他会合了。他们一起穿过小巷和街道。群众们出来迎接他们,喜极而泣。有些人说,见到毛主席之后,他们就能坦然面对死亡。

11月1日,他们驻扎在卢家坪附近。在那里,接连不断的胜利让他们感觉到历史的潮流正在转向他们这边。受到这种变化的鼓舞,李进暂时离开了主力部队,去执行一项个人任务。她既紧张又兴奋地渡过黄河东岸,前往古城双塔。在那里,她被带到她女儿李讷藏身的那户人家。李讷在延安撤离后不久就被留给了邓颖超。当时,邓颖超因后方委员会的工作已去了别处,把李讷留给了其他人照看。自李进上次见到女儿,已经过去了近八个月,孩子有了显著的变化。母女团聚后,她们准备尽快离开双塔,但在出发前,她们爬上了城墙。从城墙顶上,李进最后看了一眼远在西方的延安,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怀旧之情:她在那座临时首都度过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人生。命运现在将她们带向了另一个方向。

当李进和李讷重新回到部队时,毛主席的注意力已完全投入到争取军事上的优势。他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政策制定和发表宣言。在神泉堡的十二天左右时间里,他撰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日期为1947年10月10日),有时因其发布日期而被称作“双十宣言”。他还撰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1947年10月10日),这再次申明了解放军的基本精神。这两份文件塑造了后续政治工作的特点。

《双十宣言》号召全体人民打倒蒋介石,统一国家。她推荐我们阅读这两篇文章,它们收录在《毛主席选集》第四卷中。她所在的支队,作为中央委员会下属的三个支队之一,利用这个机会开展了“诉苦运动”(一种有组织的,将痛苦的过去与美好的现在和更光明的未来进行对比的方式),并进行了所谓的“三查运动”(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执行情况的常规检查,这些原则最初是由毛主席在1928年于井冈山向红军阐明的)。作为她所在支队的政治教员,她的职责是管理“诉苦”活动。当她以自己的过去苦难作为榜样时,内心因最近的经历而激起的情感一定流露了出来。她说,所有听她诉苦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1月11日,他们拔营,十天之内便抵达吴龙堡。群众们含泪欢迎他们。不过,他们并未久留。22日,他们到达杨家沟,在那里停留的时间比预期长得多——整整四个月,并继续制定争取群众支持和结束战争的战略。

从12月25日至28日,中央委员会召开了一次特别重要的扩大会议,因为毛主席在会上朗读了他撰写的文章《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李进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因为是主席口述,她逐字逐句记录下来的。但她迅速补充道,所有的文字都出自主席本人。

她说,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反响迅速。从12月28日开始,所有四个解放区的野战军都发起了一场新型的军队整顿运动,堪比1942年在延安开始的整风运动。这场以“诉苦”和“三查”为开端的运动,是随后立即进行的土地改革的序曲。在杨家沟停留的四个月里,主席还创作了其他几篇文章,这些文章也收录在《毛主席选集》第四卷中。

李进现在拿起了桌上的一张地图,这是一张涵盖华北地区的形势图,展示了截至1947年7月战争的进程以及敌人部队被消灭的阶段。随着1948年春季的战略转变,共产党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党和军队联合再次开展了12月开始的整顿运动。

反攻在多个战线展开,但他们的主力部队被部署用于对抗蒋介石仍牢牢控制的地区。在北方,共产党解放的边区(在抗日战争期间)被合并成新的行政单位,名为“晋察冀”(结合了山西、察哈尔和河北的部分地区)和“晋冀鲁豫”(结合了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的部分地区)。这些政治上的重新整合,构成了建立华北人民政府的第一步。

1948年大进军的势头,以及李进此刻的回忆,都带着一种“终局将近”的紧迫感。3月21日,他们从阳家沟出发,前往徐柏沟,当天便抵达赤城县店。3月23日,他们穿过川口,渡过黄河,抵达山西省的寨子山。仅仅三天后,他们又途经双塔,抵达蔡家崖。到了4月,他们来到岢岚县,占有了敌军遗留下来的一些吉普车。换上新装备后,他们继续向前,经神池,再向东北跨过长城,又折返,再次翻越,到达代县,不久又到了繁峙。

1948年晚春,积雪覆盖的五台山巍然耸立在他们眼前,壮丽非凡。北面不远处便是内蒙古。4月11日,他们集结起来,准备翻越五台山。那时空气湿冷,他们沿着狭窄的小道,手牵着手,艰难地攀登。刚落的积雪极深,每走一步都要抬起脚,并微微后仰身体(她当时还特意示范了一下这种行进姿势)。随着高度上升,气压下降,许多同志感到头晕目眩,连主席也觉得不适。翻越五台山的那一段路,海拔接近一万英尺。主席和她最终被吉普车送到最近的一座山峰顶上。在那里,他们下车,调整呼吸,片刻间俯瞰壮丽无比的全景。

当天,他们又抵达五台山寺庙。这座庙宇规模宏大,屋顶覆盖着琉璃瓦——甚至比她后来见过的北京庙宇还要华丽。她补充说,语气里带着一丝锋芒:再宏伟的庙宇也掩盖不了这样一个事实——那里的住持活佛,其实是一个名叫杨灵杰的大地主。

4月13日,战事稍稍平静,他们抵达河北省城南庄。突然,密集的炸弹如雨点般落下。后来,他们发现,队伍里藏着一个叛徒,正在通过无线电秘密指挥轰炸。在空袭下,他们继续行军了五天,一路遭遇不幸。第五天,他们到达了秦岭山脉的华山。炸弹依然疯狂地在他们头顶降落并爆炸,甚至在没有人或部队移动的区域也是如此。空袭平息后,他们在山脚下安顿下来。主席再次从人群中抽身,撰写了另外两篇文章。

李进回忆说,此时华山峭壁上高高的积雪开始融化,瀑布倾泻而下,蔚为壮观。然而,这些山峰显得如此险峻,他们无法想象如何攀登并最终翻越它们。当部队排成纵队准备攀登时,主席起草了《新解放区工作的策略问题》(1948 年4月8日)。在这份重要文件中,他制定了解放全国各城市的九项程序规则,这些城市在那年春天开始逐步被解放。

1948年4月18日,一直在外执行其他任务的周恩来抵达西柏坡,这是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方向几英里的一个小村庄。毛主席直到5月27日才到达那里与他会合,随后他们在西柏坡停留了长达十个月。之后,主席前往了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东北方向不到两百英里处的古都北京。在西柏坡期间,毛主席依然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关于土地改革、党的纪律和军事战略等方面的文章。

即便如此,毛主席依然像以前一样积极地指挥着战争。在西柏坡的指挥部,他同时为三场重大战役制定了战术和战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她再次强调,毛主席不仅指挥我军,也指挥敌军。她拿出了一叠小笔记,总结了这些战役的数据:辽沈战役歼灭敌军三十三个师,共计47.2万人;淮海战役歼灭敌军二十二个军团,共计55万人;平津战役则俘虏了敌军第三十九军团,共计52万人。在最后一场战役结束后(1949年1月),国民党总司令傅作义投奔了共产党。

在1948年,由刘伯承指挥、邓XX担任政治委员的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采用了从敌军战线中迂回穿插的战略。当他们的部队穿越大别山,在前往武汉的途中抵达南京东侧时,敌军几乎被彻底击溃:“国民党几乎无法招架我们。”

1948年底,迫不得已请求停战。因此,1949年1月21日举行了一次会议,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署提供给他们的和平协议。鉴于国民党已陷入无力回天的境地,蒋介石于1949年1月名义上辞去总统职务,将这一职位交给了李宗仁,以此默认了自己的无能。然而,真正的权力仍然紧紧地掌握在蒋介石手中。

尽管在战争的最后阶段,领导人意识到敌人正在迅速溃败,但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仍然继续宣传“打倒蒋介石”的口号!为了激励沿途的群众,他们不断地向他们灌输这样的信息:敌人仍然很强大;他们必须继续和解放军一起战斗,直到取得完全的胜利。

1949年3月25日,主席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抵达北京后,他检阅了带领他们取得今日胜利的部队(直到1949年9月27日才正式宣布北京为首都)。1949年3月,主席主持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将党的工作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计划,并制定了全国解放后要实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这些政策将指导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以及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至于李进,她保留了政治指导员的职位,同时还负责领导一个宣传小组,直到他们最终将总部设在西柏坡。在北京新政府组建期间,她升职了,升任书记处书记。她向着地图桌对面的张清华点头,说西柏坡是她与他分道扬镳的地方。

李进重申,当党第一次向“国民党反动派”提出和平协议时,他们拒绝签字。但他们没有真正的选择,因为他们已经穷途末路:他们无法回到原来的地方,因为那些地区已被共产党军队占领。158个国民党师(154万正规军)被歼灭。直到局势似乎陷入僵局,即敌方有290万军队而己方有300万军队时,蒋介石才屈尊要求进行和平谈判。

1949年春天的和平谈判中,国民党一方由张治中作为代表。谈判破裂后,他也放弃国民党,加入了他们这一边。这或许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早在几年前,当共产党还在延安时,张治中(自1946年起担任蒋介石的西北行营主任)就曾拜访过他们,并且显然对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着迷不已。当主席准备对陕甘宁边区进行视察时,张治中表示希望陪同。这让他们感到奇怪,但后来他们明白了,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张治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把他们的政治资本视为自己的了。”(她补充说,他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

和平谈判一直持续到4月20日,那天南京政府拒绝了提出的协议。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进军,毛主席在4月21日号召“独立和领土完整”,并命令解放军向西北和南方进军进行扫荡。大批共产党部队随后渡过长江并向南挺进。23日,他们解放了南京,一个月后又解放了上海。随后,他们向所有其他战线推进,所到之处都“扫荡”了敌军。

“至于最后的决战,”李进利落地说道,“解放军歼灭了190万国民党正规军和98万匪徒;120万国军投奔到我们这边。然后,除了台湾,整个国家都解放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在那个划时代的庆典上,李进身在何处?她没有在主席身边。后来,她解释了原因。

时间已过凌晨三点。尽管李进从傍晚开始几乎不间断地讲述,但她没有表现出任何疲惫的迹象。她现在以一种个人的口吻结束了对解放战争的记录,这比她可能想要表达的,更尖锐地暴露了她在那些年里,在男性领导人之间所处的脆弱地位。

她回忆道,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主席曾发出一份至关重要的电报给负责最高机密文件的秘书。尽管她是主席的妻子(并且在中央书记处工作),这份电报没有给她看,这是一个明显的疏漏。后来,她将此事告诉了长征老兵李涛。李涛被她的遭遇激怒了,他找到对这一行为负责的领导同志,并对他们说:“你们必须尊重女同志!”

待续……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2.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3.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4.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5. 毛主席临终无言之托:人民政权,永不变质!
  6. 张家兄妹,掌管上海学生餐的神
  7. 毛远新 | 毛主席谈“天才”
  8. 李进同志(五)——北京之路(上)
  9. 为什么会失业?
  10. 张志坤:谨防有人借和平统一之名行破坏中国统一之实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4.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5.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6. 李进同志(三)
  7.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8.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9. 农民“十九宗罪”:一不小心就违法的乡村生活
  10. 这记重棒,武汉大学该清醒了!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前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都是前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