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中死难的32位县委书记

渠长根 向倩倩 · 2025-04-27 · 来源:炎黄春秋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浙江陆军监狱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关押、残害政治犯,尤其是囚禁、迫害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重要监狱之一。仅在1927年到1937年间,就关押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等革命者1512人,他们中还有很多人在狱中被杀害,其中包括浙江的32位中共县委书记、8位共青团县委书记、4位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代理书记)和14位省委常委。

县委书记,是我党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开展革命和建设的最基层的党委负责人,是我党政治制度史和党建工作史上极其重要的角色。在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由于革命形势的复杂性、艰难性,县委书记们除了确保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更面临着残酷的牺牲和考验。在浙江就有这么一群县委书记,他们在革命的风云里,不忘初心、不怕牺牲,即使身陷“魔窟”一般的“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以下简称“陆监”)依然毫无惧色,继续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陆监位于美丽的杭州西湖边(现今原址上建有望湖宾馆),曾是一个闻听便令人毛骨悚然的“魔窟”,以至于多少年来尤其是在民国时期,杭州有一句非常有效的吓唬小孩子、教育不良之辈的俚语:“要么坐小轿车,要么去小车桥。”因为这个陆监原址位于小车桥,老百姓也俗称其为“小车桥监狱”。

1928年,《时报》刊载有关浙江陆军监狱的报道(图源:《藏在运河里的红色杭州》)

其实自南宋以来,这里便是专门关押要犯、重犯的大理寺狱,一代名将岳飞就冤死于此。元明清三代,这里作为监狱的地位未变。国民政府对其予以改建扩充,用来关押军事犯、盗窃犯及其他刑事犯。1927年国民党实施“反共清党”后,这里几乎就成了专门关押革命者、共产党人的集中营。

在1927—1937年间,国民党竭力扑灭革命火种,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浙江各县的中共县委书记和共青团县委书记,几乎都有被捕和被害的情况,而他们绝大部分被关押进陆监,其中有32位就被残酷杀害于此。如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由县委书记成长为省委书记的徐英、病魔缠身无法行动而被抬着入狱又被抬着枪毙的县委书记叶天底、痛恨黑暗而坚决革命的林去病等。

“陆军监狱是莫斯科大学”

1927年4月,随着大批共产党员被捕,各地党组织相继遭到破坏,幸免于难的共产党人不得不再次隐藏起来。是年冬,徐英临危受命,回到家乡金华武义,重建中共武义县委。奉命于危难之际的徐英不顾安危,东奔西走,千方百计联系失散的同志,又秘密发展了一批新党员。10月,新的中共武义县委成立,徐英任县委书记。

1929年1月,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徐英被任命为省委书记。此时的浙江省内白色恐怖加剧,基层党组织破坏严重,许多支部解体。为了尽快恢复各地党组织,重振旗鼓,徐英等几位省委负责人决定亲自到各地巡视,直接领导工作。

每到一地,徐英不仅详细指导当地党的工作,还总是教导当地负责人说,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在临安,徐英告诉县委书记邹子侃:“我们共产党人从来没有个人的追求和打算,党的宗旨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一切从党的事业出发,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因党的活动有所恢复,渐渐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警惕,他们摸索出共产党的活动轨迹后,派出大批军警四处搜查逮捕。为了保存实力,徐英将大部分执委派遣到乡下继续开展活动,自己坚持留守在宁波君子道三街4号楼上的特支机关。有些执委对他说:“在城里太危险,你也转移到乡下去吧。”徐英只是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这里可以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便于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出生入死、积极工作,大批党支部重新建立起来,还连续成功地发动了几次工人斗争和学生斗争。1929年12月17日,特支机关被国民党包围,徐英在被捕之前,临危不乱,将党的重要文件迅速烧毁。

押解到杭州后,徐英被关进陆监。在狱中,他时常对难友们说:“法庭是战场,监狱是熔炉,陆军监狱是莫斯科大学。我们革命者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坚持与反动派战斗。”他还坚持每天带领难友们锻炼身体,做徒手操、八段锦。他说:“我们关在狭小的笼子里,终日不见阳光,什么病都会出来。反动派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身体搞垮,成为不能再干革命的残废人。所以我们要学习、要锻炼,准备出去再干。”

他领导狱中党组织成员编写了《囚徒歌》,创办了《火星》《洋铁碗》两种刊物,利用放风的机会向狱友传达党的有关会议精神,鼓舞士气、指导斗争。

被投入陆监后,徐英很快与狱中党组织负责人李临光、裘古怀取得联系。监狱条件恶劣,监狱长虐待囚犯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少难友死于狱中。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维护囚犯合法权益,徐英和李临光、裘古怀带领狱中难友积极开展绝食斗争。在绝食过程中,大家齐声高唱《国际歌》,悲愤高昂的旋律日夜响彻监狱,持续了整整3个昼夜。监狱当局被迫让步,接受了难友们的条件。

狱中部分难友合照,前排右二着黑衣者为裘古怀

绝食斗争胜利后,徐英强烈地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而要有所行动。利用“放风”的机会,他对裘古怀说:“我们不能在这等待死亡,要想法逃出去继续革命。”他和裘古怀一面设法与狱外的党组织取得联系,一面在狱中卫兵中做策反工作,努力创造越狱条件。就在年轻的革命者们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准备执行越狱计划的前三天,敌人有所觉察,并将原来的卫兵调走。

越狱计划的失败,令徐英预感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时日无多。果不其然,1930年8月27日,国民党对共产党人进行了疯狂屠杀。临刑前,徐英与难友们一一握别,并沉重地对大家说:“今天我也要被反动派屠杀了。人总是要死的,不过我死得太早了一些,因为我对党的事业贡献得不多。反动派既然决定我死,我一定要对得住党对我的教育,慷慨地付出我年轻的生命。我希望同志们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努力奋斗,实现全人类崇高的理想!”

听罢,难友们含泪高唱《国际歌》。在歌声中,徐英最后向难友们挥手:“同志们,永别了!你们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流泪,你们该为我而努力,该为我而奋斗!我在九泉之下等待你们胜利的喜讯!亲爱的同志们,永别了!”

当天遇害的同志还有: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同班同学、中央特派员、浙江省委代理书记罗学瓒,省委军委书记杨晟,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监狱中共特别支部委员裘古怀,学生运动领袖、共青团杭州中心市委书记、南洋富商之子李临光,浙东北巡视员吴云以及5位县委书记赵刚(杭县)、余逸民(湖州县)、王屏周(永嘉县)、曹素民(绍兴县)、詹梓祥(海宁县)和诸暨县团委书记边世民,中共宣平县南乡区委书记郑士俊,此外还有叶自然、李海炽、陈金森等省内外党、团、军负责人等,共19人。

箩筐中的犯人

在陆监相继关押的1500多名政治犯中,中共上虞县委书记、上虞中心暴动负责人叶天底是唯一一个用箩筐抬进来的囚徒,也是唯一一个用门板抬赴刑场的囚徒。

1927年10月,浙东暴动计划被泄露,给浙江党组织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叶天底等领导人成为敌人搜捕的重点对象。11月中旬的一天,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派人到上虞逮捕了家中卧病在床的叶天底,把他用轿子抬到县政府。警察局局长亲自审问:“叶先生,只要你告诉我上虞共产党组织的情况,我可以替你求个情,让你留在家里治病。”

叶天底只是冷冷答道:“上虞的共产党只有我一人,我替劳苦大众做工作!”警察局长见叶天底神情坚定,知道说服不了他,第二天便弄来一个箩筐,将他装进去,押送至省党部,后关入陆监。

叶天底入狱后,病情日益加重,但他仍坚持与逞凶作恶的狱吏进行斗争。叶天底被用尽酷刑依旧守口如瓶,敌人便企图从政治上“软化”,劝他说:“只要你在自首书上签一个字,就可以释放。”叶天底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要我签一个字,我宁可死。”敌人又降低要求说:“那就讲一句,‘我以前走错路了’也行。”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天底走的是光明正大的道路,有什么错!”

敌人不甘心失败,又找来叶天底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劝降,结果同样被严词拒绝。计谋失败后,敌人仍心有不甘,佯装关心叶天底的病情,允许他“保外就医”。表面上让他出狱到杭州亲戚家里养病,实际上却是想放长线钓大鱼,暗中派特务秘密监视。叶天底识破敌人的伎俩,在“监外就医”期间,拒绝一切探望,并对亲友说:“我天底相信共产党,加入共产党。现在因患病被敌人抓住,我遗憾的只是我替党做事太少了。我既然被抓,就不免一死,我早就预备好,天为棺材盖,地为棺材底,为共产主义而死是光荣的。我要郑重告诉各位,谁要在我面前说一声‘自首’,那就是对我的侮辱!”敌人无计可施,不久又把他关进了陆监。

再次入狱的叶天底意识到敌人不会再有耐心了,于是在1928年2月3日给哥哥写了一封绝命书,其中写道:“我决无生路,不死于病,而死于敌人之手。大丈夫生而不力,死又何惜,先烈之血,主义之花。……我决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2月8日拂晓,敌人用门板把病得不能动弹的叶天底抬到狱中刑场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叶天底撑着几乎瘫痪了的病体,挺起胸膛,昂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时年仅30岁。

烈士叶天底的遗书

视死如归林去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共瑞安县委书记林去病便是这样一位铁血英雄。为了洗刷被称作“东亚病夫”的耻辱,他为自己取名为“去病”。他时常在进步报刊上发表爱国救亡的主张,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积极指导温州工人的罢工运动,深受群众欢迎。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面对敌人的疯狂搜捕,林去病和同志们不得不转入乡间,继续开展斗争。1928年初,林去病担任中共瑞安县委书记,他以桐浦小学教师身份作为掩护,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同年3月,接到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指示,要求温州加紧暴动的准备,林去病便立即召集各区的党组织负责人,商讨永嘉、瑞安、平阳三县的联合暴动。

由于考虑不充分,加之敌强我弱,暴动以失败告终,温州地区的革命随即跌入低潮。林去病竭力重整队伍,为了革命事业废寝忘食,身患疾病。同志们劝他休息,他总是说:“医好自己身上的病是私事,医好社会的病是公事。现在反动派像毒蛇一样乱咬同胞,我们必须赶快去抢救,怎能为了私事而耽误公事呢?”

林去病义无反顾的斗争,使他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党组织为了保护林去病,于1929年3月间调他到宁波担任市委书记。由于浙江省委发送给各地党组织的信件被国民党当局拦截,联络地点暴露。

5月22日,林去病以及另外两个同志在宁波不幸被捕。被捕时,林去病一口咬定自己是上海布工厂的一名工人。敌人一时无法查明,便将他判处3年零6个月的徒刑后关进宁波第四监狱。在即将刑满释放时,监狱里出了叛徒,林去病的真实身份暴露,当即被送往杭州陆监。

1932年5月12日,林去病被押走,同狱难友见他视死如归,高呼文天祥的就义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去病将自己的一双布鞋脱下,送给难友,说:“留作永别的纪念吧!”然后慷慨就义,时年仅27岁。

烈士林去病的遗作

为了缅怀先烈、激励后人,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建造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在主馆以南约200米处的一座小山坡上,修起“浙江陆军监狱牺牲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陈云同志的题词“死难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由苏渊雷教授(曾经被关押于此狱)所书的碑文。后来,在陆监旧址南缘,今庆春路边,树起一块石碑以述事存史,让人们永远记住那些曾经献身理想信念的赤胆忠心者。

浙江陆军监狱牺牲烈士纪念亭(图源:《藏在运河里的红色杭州》)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2. 中科院专家:"如果房子价格一直下跌,你我都将没有饭碗"!老百姓回怼:先查查你名下几套房?
  3. 用心良苦
  4. 李进同志(四)
  5.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6.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7.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8.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9.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10.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7.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8.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9. 李进同志(三)
  10.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把判国者当座上宾,是叛徒间的惺惺相惜吗?
  8.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9.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10.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