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列宁的早期革命活动

云光君 · 2025-05-10 · 来源:人境网
字体: / /
列宁总是用笔杆子战斗。

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无产阶级革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他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邃的理论思考,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在1870年4月22日出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父亲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是国民教育督察员,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德罗夫娜通晓多国语言,家庭氛围注重教育启蒙。列宁自幼聪慧,中学时期以全科满分毕业,精通拉丁语、德语和法语。

1887年兄长亚历山大因参与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被处决。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列宁的人生轨迹。他拒绝了民粹派的个人恐怖主义,转而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寻找答案,逐渐形成“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推翻专制制度”的信念。同年,他因参加喀山大学学生抗议活动被开除并流放,由此踏上职业革命家之路。

1887年,列宁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在大学期间,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开始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开始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1889年,列宁因参与学生抗议活动被捕,随后被开除出喀山大学。但他并未放弃学业,而是自学并通过了大学的校外考试。1891年他通过法律考试,并在圣彼得堡从事律师职业,同时秘密组织工人团体。

1893年,列宁移居圣彼得堡,在那里他加入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小圈子,并开始更深入地研究资本主义和工人阶级的状况。在圣彼得堡,乌里扬诺夫积极参与地下革命活动,他撰写了大量的政治小册子和文章,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并致力于团结工人阶级和其他反对沙皇制度的力量。

在《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中,列宁首次批判民粹派关于俄国农村“特殊性”的论点,论证资本主义已在俄国农村萌芽。

1895年,列宁因组织和领导“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被捕,随后被流放到萨拉托夫省。1897年,列宁被转移到西伯利亚的舒申斯克镇,期间与克鲁普斯卡娅结婚。在这里他完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重要著作

1900年流放期满后,列宁流亡欧洲,与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等创办《火星报》,提出“报纸不仅是宣传工具,更是组织工具”,试图通过统一思想为建党做准备。

1901年他首次使用笔名列宁,这也成为他最响亮的名字。

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中,系统批判“经济派”的自发工运论,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强调职业革命家组织的必要性。

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但参与建党的人员很快被沙皇警察逮捕,党的机关报《工人报》未出版即被捣毁。党的领导人列宁和尤里·奥西波维奇·策杰尔鲍姆也就是马尔托夫都在西伯利亚流放。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和伦敦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代表们就多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党的中央机关报《火星报》的问题: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关于党的中央机关报《火星报》的编辑权。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成员主张保持现有的编辑委员会,而尤里·马尔托夫和其他孟什维克成员则要求重新选举编辑委员会。

党员资格问题:

列宁提出“党组织必须由革命者组成,而不是任何愿意加入的人”,这被称为“列宁主义者的立场”。而马尔托夫则主张更宽松的党员资格,认为党应该向所有支持党的人开放。列宁主张的“先锋党”理论成为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原则。

列宁及其支持者坚持认为,党应该是一个由坚定的革命者组成的紧密组织,他们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

马尔托夫和他的支持者主张党应该是一个更广泛的组织,包括所有支持党的人,他们被称为“孟什维克”,意为“少数派”。

分裂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各自发展了自己的政治路线和组织结构。布尔什维克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和党的集中制,而孟什维克则倾向于与资产阶级合作,支持议会民主和党的民主集中制。

1905年,日俄战争失败引发俄国革命浪潮,1月22日“流血星期日”事件发生后,列宁认为革命形势已经成熟,从日内瓦秘密回国指导斗争。1905年秋:列宁秘密回到圣彼得堡,并参加了布尔什维克的会议,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和著作,包括《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指导布尔什维克在革命中的行动。

列宁敏锐关注圣彼得堡工人自发成立的苏维埃(代表会议),视其为“未来革命政权的萌芽形式”,但孟什维克主导的苏维埃未能抓住武装夺权机会。

革命被镇压后,革命陷入低潮,列宁再度流亡欧洲。他总结教训,认为革命需更严密的组织与军事准备,同时批判党内“取消派”放弃秘密斗争的主张。

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提出“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主张通过武装起义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批判波格丹诺夫等人的“经验批判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基础,为革命实践提供认识论武器。

在《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中针对第二国际内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潮,列宁指出:“修正主义者试图用“阶级合作”取代阶级斗争,本质是背叛革命。资本主义矛盾无法通过议会改良解决,暴力革命仍是唯一出路。”

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批判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的“民族文化自治”方案,主张无产阶级应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自决权”,但反对以民族主义分裂工人运动。民族问题是阶级斗争的附属问题,社会主义革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

面对党内的孟什维克,列宁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

1912年列宁召集布尔什维克代表在布拉格秘密开会,宣布开除孟什维克“取消派”,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政党,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结束党内长期分裂状态,布尔什维克成为纪律严明的革命先锋队。

此外,列宁指导创建《真理报》成为新的党报。

针对第二国际理论家考茨基主张“超帝国主义论”,1915年列宁在《第二国际的破产》中批判其幻想,强调帝国主义战争是垄断资本争夺殖民地的必然产物。

1910年哥本哈根代表大会上,面对紧张的世界局势,列宁联合罗莎·卢森堡等左翼,提出反战决议案,要求各国工人“以一切手段阻止战争爆发”。然而第二国际多数派拒绝该提案,暴露出其无法超越民族主义立场的局限性。

列宁在瑞士伯尔尼图书馆研究帝国主义经济数据,着手写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揭示垄断资本与战争的必然联系,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特征和革命的策略。

列宁总是用笔杆子战斗,仅在列宁全集中就收录了他3300万字的著作。这些思想在一战爆发后迅速转化为行动纲领,最终为十月革命铺平道路,列宁已完成从马克思主义者到革命领袖的蜕变,最终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走向成功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王卧龙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2. 用心良苦
  3. 李进同志(四)
  4. 网民不满意,武大尘埃继续飞扬
  5. 走进南街村(5)| 答网友问:南街村撑不下去了吗?
  6. 性别、性取向、性身份认同、娘化
  7. 人民的证言:从亲历者的怒吼,彻底粉碎《高山下的花环》对毛泽东时代的无耻栽赃
  8. 现当代最伟大的人,你选谁?
  9. 质疑西方历史,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个教授或许说出了她心目中的实情。
  10. “人民作家”的荆棘之路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李进同志(二)
  4.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5.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6. 长征时,张闻天夫人刘英担所任的“中央队秘书长”是个什么职务?
  7.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8.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
  9. 李进同志(三)
  10.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1. 唐国强,已不配饰演毛主席
  2.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3.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4. 毛选违禁?孽障!
  5. 斯诺的谈话——关于文化大革命
  6.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7. 张CQ: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把修正主义根子挖掉
  8. 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都是形式
  9. 郝贵生 | 没有反抗斗争,能“把苦日子过成花”吗?——评《生万物》导演《人民日报》文章
  10. 评为什么中国不是修正主义!
  1.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2.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3.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5. 光刻机残骸现身,原来毛主席时代就有光刻机!现在却被卡脖子,这么“伟大的功劳”,谁的?!
  6.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的腐败内幕——不新鲜的靠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