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理想之旅

走进南街村16:社会风气的变坏从发奖金开始!南街村从不发奖金,从不发加班费,业务员得到的回扣、礼品都交给公家

袁杰伟 · 2025-10-07 · 来源:资江评论公众号
字体: / /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母亲是年年都得奖的。我的父母亲是农民,他们得什么奖呢?我的父亲是大队长(后民改称为村主任)兼大队(后改称为村)信用站的负责人。那时候的信用站,就相当于现在农商银行的村级分行,负责全大队(村)的放贷款、收贷款等,对大队的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父亲这个大队长长年带着全公社的民兵在外面修铁路、修水库,由于工程进度快、质量好,年年被评为先进。母亲具体负责大队信用站的会计工作,贷款发放到位,没有欠款,账目清楚明白,也年年被评为先进。

那时公社评的先进奖什么呢?在我的印象中,最多的就斗笠和奖状。斗笠上写着:“奖给先进生产者”,这是公社奖给父亲的。还有一个斗笠上写着:“奖给先进工作者”这是公社信用社奖给父亲的。如果那一年得的是奖状,写的也是同样的字。所以小的时候我,最大的光荣就是戴着这样的斗笠去放牛,放牛的时候,觉得头上的那一行字无尚光荣,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我的根红苗正。再看看别人头上的斗笠,都一律地写着斗笠主人的名字,有的还在后面加一个“记”字,看上去简单、孤独、枯燥、毫无特色。

那时候我的姨父在县里的一个工厂上班,他也经常被评为先进。他的奖品是一条白色的毛巾,上面印着一行红色的字:奖给先进工作者。那行红色的字特别醒目。有一回姨父带着那条毛巾到乡下我家门前的红旗水库洗澡,那条毛巾很是吸引洗澡的乡人的眼球。

那时的人们只需一张奖状或一个斗笠、一条毛巾的奖励,就足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后来,我姨父所在的工厂不再奖励印着“奖给先进生产者”的毛巾了,而是搞物资刺激,直接发奖金。发钱后,开始大家笑呵呵的,高兴得很。可后来,工人的干劲不是更大了,而是更闹架了,说厂里发的不公。没有几年,姨父所在的工厂倒闭了,姨父也下岗另谋生路。

后来,我也没看到父亲年底时再从公社领回印着“先进工作者”和“先进生产者”的斗笠,有没有别的奖励我也不再关心。再后来,村里的信用站也被撤销了,有门路做大生意的都到城里找银行贷款去了。没有门路的我也不知他们怎么过。

发奖金的风气也刮到了学校。

我一九八三年考上大学,转了户口,吃上了国家粮。国家每月补贴我们35斤粮(据说本科是36斤,我考上的是专科),还有19元钱的菜金。

读了期末时,班上评比优秀学生,一共评三个,评上了发奖金。奖金从哪里来呢?就从我们那19元钱里面来。老师说,我们放寒暑假在家里吃,这里有三个月,这三个月的菜钱就充公,用来发奖金。就这样,我们眼巴巴地看着这三个月的19元钱发给了班上得奖的同学。我们本来想吃上国家粮了,不用再吃家里的了,寒暑假继续住到学校,在学校看书学习,也是没有条件了。只好回家干点农活,吃家里的。

开始那三个同学还有点不太好意思,从商店里买回一堆糖,每个人的桌子上放了一小堆糖。看着三个月的菜钱化为了桌上的一小堆糖,我的心情可想而知。经过这一奖,班上的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我感觉并没有起到激励更多同学的作用,大多同学都对此不满,敢怒不敢言,也不好意思说。谁叫你成绩不拔尖呢?活该!

后来,获奖的人变得心安理得,糖也不买了,直接揣兜里。

说着这段心酸的往事,我的老同学如果看到了,可能以为我几十年了还在怨他们。其实我是在说当年的奖金制度让我们大多数的同学心受了伤害。

也因此我更认识到南街村不发奖金是完全正确的。

南街村重搞集体以后,对企业的管理没有进行个人承包,也没有发过一分钱的奖金和加班费。南街村认为,个人承包是一种懒办法,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体现“我们这一级”党组织无能的办法。南街村认为,奖金起发,人的私心越大,奖金越发,人的觉悟越低,奖金越发,党组织的形象越坏,党群关系就越紧张。说的真是好啊!

可是发奖金是当时的大气候。

我大学毕业后在农村的学校教书,学校没有钱发奖金。年终的时候,校长说,学校没有钱,每个老师发三十块钱,买一挂鞭炮回去过年。学校里有一个老师家里是做鞭炮的,趁机宣传说:我家的鞭炮怎么怎么好,1万响的卖给别人是40元一挂,卖给我们学校的老师算30元一挂。我是喜欢放炮的,我的父亲在旧社会挖煤赚的辛苦钱,到过年时都要买一百个猪崽炮放的。于是我那年终奖就换成了一挂鞭炮。

而我听说有钱的单位是发一万元的奖金,有的单位直接发存折,还有的发金器。据说那时的大学生是吃香的,整个社会都是喧嚣着提高教师待遇。但这就八十年代乡村教师待遇的实际情况。全社会都在发奖金,其对教师这个群体的伤害可想而知,虽然,教师也发了“奖金”。

而南街村不发奖金。如果我知情,那真是恨不生在南街村。

这不是南街村有意与大气候唱反调,而是从经验教训里总结出来的。

这我完全相信,因为有亲身休验。

奖金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加剧了两极分化的形成。

那么,难道南街村“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吗?非也。

南街村实行的是名誉奖励。比如对村民进行十星级评比,星级既是名誉,也是实惠。为什么说是实惠呢?因为南街村实行的是供给制加工资制,七成是供给,三成是工资。也就是说七成是福利。南街村的福利已经覆盖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早就移走了压在人们头上的住房、医疗、教育这三座大山。

村民最高可评十颗星,少一颗星就少一项福利。笔者采访南街村村民委员会时,问南街村十星户有多少。回答说绝大部分是十星户,只有极少数个别是九星。

看来,名誉的评比,比单纯的物资刺激好的多,这种名誉的主评比,静化了风气,规范了行为,提高了文明的程度,村民也获得相应的福利。

南街村对企业的管理还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外圆”。南街村认为,这圆是逼出来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举世混浊,唯我独醒,估计那只对于个人的精神层面而言。按马克思的理论,世界是物质的,南街村也必须讲究物质。所以南街村必须“圆”,别无选择。

但是,南街村企业的圆,是围绕“方”而圆的,不是无底线的“圆”。比如,要让销售与市场接轨,就难免有吃回扣、送礼品等。对于销售员的这种行为,南街村也是认可的,但明确规定,所得的回扣、礼品等一律归公。王宏斌2001年3月13日在中西部地区干部研讨班上介绍经验时说:流通领域人家实行的那一套,我们村也实行。也就是该给人家的我们也给人家,人家该给我们的,我们的同志也接住。交回来的有现金、有好烟好酒、有电视机、录像机、照相机、也有金银首饰等。交回来的好酒我们招待客人用了,交回来的录相像、照相机、电视机我们办公用了,交回来的金银首饰我们放住送给新开发关系的人、关系户,作为流动物品使用了,交回来的现金我们作为流动资金使用了。

一句话,一切都是集体在使用。所以,这种围绕内方的外圆,才有效地避免了腐败,避免了两极分化。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智慧的源头:驳“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结晶”之修正主义谬论
  2. 毛主席治国“无能”?放屁!这是奴才对巨人的无耻构陷!
  3. 盛世的越修,什么时候能爆发革命?
  4. 三问右右
  5. “一个月几千块,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
  6. 私有制国家没有国家利益,只有包装成国家利益的个人利益,也就是国家私有化!
  7. “那些脱离大众的文化精英们,却垄断了文艺创作”:一名国庆档观众的自白
  8. 抹黑伟人,只是为了护住自己嘴里多吃的那块肉!
  9. 毛主席: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10. 当通报只说"不信谣",却不告诉你真相:一个跳河者的最后自由
  1. 最危险的叛徒,害咱们错失了统一最佳时机!
  2. 毛主席晚年究竟忧虑什么?答案刺痛现实!
  3. 张春桥在《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究竟说了啥?
  4. 历史的唯一“擎天柱”:一个没有毛泽东的中国将会怎样?
  5. 国庆节,不纪念毛主席就是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
  6. 毛主席晚年还在和它斗争!
  7. 国庆76周年再现“一短两长”之由来
  8. 所谓“盛世”
  9. 国庆日,毛主席与邓小平的时空对话
  10. 中国有多少体制内人员?
  1. 朱德这两首诗是读懂文革的重要文献
  2. 【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9.9缅怀毛主席,毛主席与邓小平谁准确地预见了未来?
  3. 闫宏伟:谁定伟人去世次日为节?
  4. 《李进同志》译者序
  5. 李克勤|把周总理抬到不合适的高度是捧杀:李宗仁的“赝品”,毛主席为何比周总理看得深看得透?
  6. 【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毛主席和江青的爱情婚姻究竟怎样?
  7. 人民不再好骗!一场由预制菜引爆的消费觉醒与阶级博弈
  8.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9. 说谎不打草稿
  10. “臭弹”的谎言:从《高山下的花环》看伤痕文学如何恶毒地污蔑毛泽东时代
  1. 千秋大业的“守夜人”:毛主席对接班人问题的毕生求索与忧思
  2. 李进同志(九)——北京和莫斯科(上)
  3. 毛主席晚年究竟忧虑什么?答案刺痛现实!
  4. 欧美的老路或许能走,但欧美的错误不必重犯
  5. 国庆日,毛主席与邓小平的时空对话
  6. 国庆日,毛主席与邓小平的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