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公知?
教科书是这样定义的:公知,即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是指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并发表意见的知识分子群体。
张维为,上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东方卫视综艺节目《这就是中国》主讲嘉宾、中国智库十大人物之一。

根据教科书的定义,张维为教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公知。
张公知在《这就是中国》节目演讲中,为了证明前30年“政治上走过一些弯路”,“民生的欠账太多”,言之凿凿地说:"我80年代中期去非洲的津巴布韦和科特迪瓦,感觉他们的首都看上去比北京还发达。这就是改革开放历史巨变初期中国的大致状况。"
张公知说的80年代中期非洲的津巴布韦和科特迪瓦的首都比北京还发达,意思很明显,就是改革开放前中国,比非洲的津巴布韦和科特迪瓦还穷。
相信大多数国人跟笔者一样没去过非洲,更没去过津巴布韦和科特迪瓦的首都,这应该也是张公知信口雌黄的底气。
然而,张公知似乎忘了,在互联网时代,任何国人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在手,就可以穿越时空,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真实情况。
不说别的,就拿首都的基础建设和标志性建筑来简单比较一下。
我国首都北京1959年就建成了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宴会厅能容纳7000人的国宴、大礼堂能容纳10000人开会的人民大会堂,且1969年就有了地铁运营,这可是我国人人皆知的事情。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

1969年北京地铁
津巴布韦的首都在哈拉雷,哈拉雷的标志性建筑非国会大厦莫属。

津巴布韦原国会大厦
别说津巴布韦80年代中期的国会大厦,就是2023年中国为津巴布韦援建的新国会大厦,建筑面积也不过3.3万平方米,众议院议事厅最多也只能容纳300多个座位;至于地铁,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至今都还没有,更别说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了。

中国援建津巴布韦新国会大厦
科特迪瓦的首都在亚穆苏克罗,亚穆苏克罗的标志性建筑非和平圣母大教堂莫属。
亚穆苏克罗和平圣母大教堂建造于1985至1989年间,内部面积约0.8万平方米,外部面积约3万平方米。
就是这座被誉为世界最大教堂,其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都还不到我国人民大会堂的零头,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综合国力又怎么可能跟中国改革开放前相提并论?

亚穆苏克罗和平圣母大教堂
至于地铁,科特迪瓦人民同样至今都不知为何物。
中国前三十年比非洲国家还穷,不仅张公知这样说,几乎大多数公知都这样说。
他们这样说的底气,无非就是国内普通老百姓都没出过国。他们这样说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否定毛主席时代,否定公有制的优越性。

只是,在互联网时代,公知们想用谎话来误导国人,只会自毁公信力,都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