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是谷雨节气,做农民种庄稼完全靠这24节气操作,什么节气种什么,而且根据这些节气编了顺口溜,包括气象,气象就是看天吃饭,哪天下不下雨,哪天刮什么风,就会出现什么天气,照办一定没错。于是,我们按照谷雨浸种,育秧,提苗,满月插秧,到小满过后,将秧苗插到稻田里。我们深深感谢皇天后土,感谢老祖宗对农耕的精确总结,而且顺应自然,用传统种子,生态方式种植作物,栽完秧,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美美睡了两天大觉,过端午节,此后管理好秧苗等待秋天收成。
这几年,天气变化日益反常,我们需要水的时候,天气大旱,从去年七月份,到今年没有发过洪水,超级的反常天气,造成严重干旱,库、坑、塘、堰、坝缺水,22年以前,在插秧时段,河水是哗哗的流的,而今年却眼睁睁的看着稻田没水插秧,心急如焚。种田大户用育秧盘育秧,20天就得用机器插秧,而且提前在清明节大棚育秧。我们谷雨浸种,到我们插秧河水都被他们抽干了。好在五月四号下了小雨,八号下了阵中雨,河里积了点水,大家都把抽水龙头伸进河里,乡下所有河道,抽个底朝天,是泡一块田,耕一块,插一块,整个插秧过程是过去的时间一倍多,而且耗费了不少人力电费。
这还不算,我看到,今年的插秧情况有了的变化,因为有两人晕倒田间,要么低血糖,要么高血糖患者,如果救助不及时,晕倒田里,造成严重后果,就麻烦大了。这时候我就警觉起来:一算跟我们一起干农活的人大多七十余岁的人了,十三年前,他们还不到六十岁啊,转眼间都是古稀老人了。再算算,疫情期间至今,跟我们一起种田的农户,已经走了好几位了,再数数还有几位住院的各种病的病号,把两个村民组的村民集中起来才二十来人,男人只几位,女人插秧,男人支持不了,接送老太太们,出现在眼前的真的是残兵败将,再往下走,溃不成军,农活请不起人了。别说用工工钱增加请不起,连人都快没了!
关于农业生产,尤其是生态农业生产,艰难程度不是一般人头脑一热能够做成的,十余年来,我做了艰难的探索,有了些体会。我一直主张,让会种庄稼的人种庄稼,对乡土有深厚感情的人尽快回乡,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吸引四十岁以上在城里有成就,对家乡有情怀的人回乡种庄稼,把农业搞起来。可那哪儿成啊,因为人家在城里可以挣大钱,他们有了技术,有了专业队伍,哪里有活,眼睛一亮,一溜烟跑了,还是不行!所以,如果没粮食,价格疯长,可能会回来,那时候肯定晚了。所以,我以为,想办法也得让农民回乡种庄稼,让他们劳有所获,有所值。必须给农民自主权,才能吸引更多年纪轻一点的人来接力,可是行吗?可能吗?还是不让烧荒,喇叭里不喊,建个微信群吆喝!不知道是不是这些人的眼睛耳朵视力听力严重下降,他们看不到,听不到今天农业生产中的问题,照样说农业生产形势大好!
我看到了当下农业生产的危机,没有办法的事,本不是我关心的事情,因为我不差生活费即吃饭的钱。但是,看到农民断代,种子失传,农化粮遍地开花,吃不下饭,吃不了饭,想吃生态粮食吃不到,只能拼着老命种庄稼。而种庄稼,跟乡亲们打交道,不能当外行,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能对人家指手画脚。曾经有人说过,干部带头,群众有劲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你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你不带头种别人不种的田,你不带头育好种子,你不带头种走在前面,哪里需要你在哪里,能种好庄稼吗?
所以,今年,随着人们的年龄增长,身体体力衰减,插秧时除中途要加餐外,我一直把食物,开水、红糖带在地头,随时准备给低血糖冲泡红糖水给他们喝。挑秧的人累了,随时让他们休息一会我来挑,哪里少秧,跟着插秧人递秧,一场插秧一直屁颠屁颠,我也是七十开外的人啊,待插秧完成,累得直不起腰,浑身似挨过痛打,不休息都不行。
也许是本人愚蠢,在本人的头脑中,一向不看好这样的举动:“水稻上山”,“中”字头下田。水稻上山,开垦的稻田是生土,土壤和土是两回事,土就是土,壤就是壤,土是没有耕作过,缺见阳光和空气微生物的活性,叫死土,水稻上山,这样的土根本长不了庄稼,庄稼长在壤上,不是土上,可是就有砖家出来说水稻上山,很受农民欢迎,亩产788公斤,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产量,估计吹破天了,云南水稻上山50万亩,长势如何?今天咋一点动静都没有呢?怎么自谋体暴料看着都荒着呢?
再有,中字头企业下乡圈地种田,种的怎么样,如果好的话,这些企业笔杆子多的是,照片视频成果肯定全网开花!奇怪的是,没有见到一点动静,你以为你们是当年的南泥湾,北大荒啊!当年的南泥湾,北大荒是千千万万农家子弟参军入伍,个个都是庄稼行家里手,边战斗边生产,今天呢?非本科生不能进这样的企业,他们读了不少书,但从小到大没接触过农业,连庄稼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他们能种出好庄稼来?他们奔着项目款来,他们能够真心种庄稼?这是谁想的主意啊,放着那么多农家子弟,还可以种田的农民,非得将他们赶进城里,却让外行种庄稼,现在倒是有自谋体拍出这些企业种的庄稼很不理想,不像庄稼人,这可怎么办?
土地流转,已经有二十年时间了,但土地流转后的这二十年,除了大面积撂荒外,没有出现农业繁荣景象,城市改革工人下岗失业可以再就业,房地产业眼看维持不下去了,靠中字头圈地并非好办法,农业种植不是机械化,现代化验可以完成,庄稼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成片土地清一色的庄稼,没有多样性,将会使更多种子失传。非得把农民赶进城,而农民完全消失,代价迟早要付。所以,我的孙辈高考后赶他们下地,已经下了决心了,别人不做的,我们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争取做到。不仅仅培养他们有文化有知识有学问,更重要的是懂农业会操作,十八般武艺样样懂一点,我们世代都去做不合时宜的事情去。
让外行指挥种庄稼,让外行种庄稼,把钱花在不会种庄稼的种庄稼,这就是奇葩,我一直没看懂。但我可以说,任何违背大自然规律的砖家,在那里云天雾地瞎吹,但在农民面前不值一谈,所以,这些砖家们就利用某种有利条件,对农业生产横加干涉,比如不准焚烧秸秆,不准农户养殖,干涉农民自留种等等,也之所以,没有主流媒体批判他们,只有小老百姓靠自媒体天天嘲弄他们,但是,农业生产中的用工荒,是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引起高度重视?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